鹰眼视野中。
无数的奴隶在监工督促下挖掘泥沙土方,并用独轮车运上斜坡,堆积在一起。
这些土方暂时不会移动,等明人过来,会用来作为建造明城的材料。
整个建筑场地,大概有6000多奴隶,分成大大小小不同的工程队,每天完工量都会被工部的书吏记录在案,当做月底结清报酬的数据。
为了能够完成每日任务,监工们非常积极,有时候也会出现用皮鞭抽打奴隶的情况。
这些是无法完全制止的,毕竟如今整个亚细亚地区都是奴隶制王国,那些奴隶的工作积极性只能通过鞭打来维持。
就算那些监工中有一部分曾经也是奴隶出身的自由民,依然会这么做。
这时,各处工地突然乱了起来。
朱文奎不禁紧张,难道是奴隶们要暴动?
并不是,那些奴隶们兴奋的放下手里的工具,蜂拥爬上斜坡,排好队等待放饭。
对他们来说,在苏伊士这里,每天最好的日子就是能吃上饱饭。
看着奴隶们狼吞虎咽的样子,朱文奎突然意识到一件大事。
现在的建筑奴隶远没有达到工程要求的数量,估计需要常驻建筑奴隶五六万才行。
这么多奴隶,每天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苏伊士城可没有那么多粮食供给。
而且,明人也将在一个月后抵达,那也需要粮食供应。
苏伊士地峡并不适合农业种植,粮食来源主要来自于尼罗河流域和地中海的几个产粮大岛。
但阿拉伯帆船的运力还是少了,福船的速度又太慢。
要是有运力更强,航程更远的大船,还有一个地方可以获得更多的粮食。
那就是南亚的占城一带,那里的占城稻一年两熟,可以提供更多大米。
大米这种东西好啊,可以满足各种族人类的主食要求,也更适合明人口味。
看来,该加速蒸汽轮机的研究了。
不管是攻略塞浦路斯,还是为了远洋航行,以及建立强大海军,蒸汽轮机的重要性都毋庸置疑。
远超时代数百年的科技力量,才是他真正的底牌。
其他的,不过是补充而已。
如果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这运河,这国土,这一切都是虚幻,不过是他人的嫁衣而已。
是以,他召回雄鹰,转身下楼。
回到御书房重新开始了他的设计工作。
...........
御书房内,一张张图纸平铺在桌上。
朱文奎看着图纸,心中思索。
这些图纸,都是他根据记忆,仿制出的蒸汽轮机以及船体结构图。
这些都是往复式运动蒸汽轮机。
通过连杆和齿轮带动外部桨轮滑动水面从而产生推进力。
他设计了两种:一种是前后桨轮推进船,一种是左右桨轮推进船。
这种外部桨轮推进结构,看起来很原始,但制作方便,不需要考虑构建的精细化,材质方面也能降低要求。
朱文奎准备以这种设计,先做出第一代原型船。
因为是实验型的原型船,他不考虑使用外部铁甲,而是选择了更容易实现的木制船体。
随即,他让牛旺德去把皇家机关营造司的鹤九山叫来。
牛旺德领命退出御书房,不多时,便带着身着六品官服鹤九山匆匆赶来。
“臣鹤九山,叩见陛下!”鹤九山伏地行礼,声音里带着几分忐忑,皇帝有天授秘技,每次召见自己都有要求,这次不知道会是什么。
朱文奎抬手示意他起身,直接指向案上图纸:“鹤卿,朕命你督造新式战船。此船不用风帆,以蒸汽轮机驱动,可逆风疾行,载重远超福船。”
鹤九山闻言一怔,目光扫过图纸上那些交错复杂的齿轮与桨轮结构,瞳孔微缩。
他虽曾参与建造蒸汽机和蒸汽纺织机,却从未想到会见过如此奇思。“陛下,这‘蒸汽轮机’……臣愚钝,恐难领会其中玄机。”他硬着头皮拱手,生怕耽误国事。
“其实很简单,你想想纺织机,其实纺织机比它还要难做。只要蒸汽机动起来,那转轮连接的连杆就会不断往复运动,连杆另一端,连上外面的齿轮,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大齿轮再带动桨轮,不就动起来了吗。”朱文奎说着,取出一只巴掌大的木制运动模型,手动转动连杆,然后带动齿轮和桨轮产生运动。
看着在动的模型。
鹤九山明白了,这不是和水车一个道理吗?
但千百年来,水车一直用来运水,在皇帝手里,却又有了全新用途。
鹤九山扑通一声又跪下了:“天佑陛下!此物若放大百倍,确可推巨舟破浪!”他激动得胡须微颤,方才的疑虑一扫而空。
朱文奎满意地收起模型:“朕给你三日,调集机关营造司所有巧匠,另外,港口船厂的工匠也听你调遣,在船厂内辟一处隐秘船坞。所需铜铁木料,悉数由工部调配。”他顿了顿,语气转沉,“此事关乎国运,若泄密于外……”
“臣以身家性命作保!”鹤九山重重叩首,后背已沁出冷汗,年轻的皇帝,深谋远虑,又受天佑,他心声中丝毫没有任何叛逆之意。
“去吧。等船坞建成,朕会过去,亲自督导你们建造。”朱文奎挥袖示意鹤九山离去,他心中浮现蒸汽巨舰的汽笛声响彻红海,而地中海诸多势力的战船在这钢铁洪流前,终将化为齑粉。
.........
三天时间的紧张筹备,鹤九山幸不辱命,在船厂里新设了一个船坞。
随后,便装出行的朱文奎,在便衣侍卫和牛旺德陪同下来到船坞。
在那里,他化名“温涛”,向工匠们讲述设计思路。
其实并不复杂,先做出一个平底船,在中部做一个轮机室,然后前后各安装一个桨轮。
通过轮机室延伸出来的连杆带动桨轮内的齿轮组。
为了尽快做出来,船体,桨轮,轮机室都是用木料制作,至于齿轮,连杆,则交给铁匠按照规格反复捶打而成。
十天时间里,工匠们完成了朱文奎要求的零部件,船厂的船工也做出了船体和轮机室。
随后,工匠们将蒸汽机装入轮机室内,然后安装连杆和齿轮组。
这一步,因为工匠们还不熟悉,出错了几次,经过朱文奎指正拆卸重装,最终终于完工。
随后,鹤九山命令工匠们将船放入水中,开始试航。
奇怪的木船停泊在船坞外的水面上。
随着蒸汽机启动带动桨轮转动,前后桨轮激起浪花一片,船体向着前方驶去。
工匠从轮机室伸出头,高呼:“司主,我们成了。”
工匠们欢呼。
鹤九山难以压抑心中兴奋,向便装的朱文奎低声道:“陛下,成了。如若将其包铁,做大十倍,再安装上大炮,那郑和舰队就无需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