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会上关于和威尼斯外交政策的讨论结束,此事交由礼部执行。
接手了差事的礼部以官府身份与那位姓波罗的威尼斯商人接洽。
此人并不能代表莫罗西尼家族和威尼斯总督做出任何决定,不过是一个传声筒罢了。
为此,礼部撰写了一份国与国之间的外交信件。
这信件是有严格的要求的。
以明为主体,向外国送达的政府外交信件,分两种:“敕书”、“国书”。
敕书又叫敕谕:是朝贡体系下的宗主国文书。
如今明继承了宋元大统,也是周边诸国的宗主,所以即便是帖木儿汗国,也曾经收到过朱元璋的敕书。
而朱文奎那位夺位的叔公朱棣,也命郑和舰队下西洋时携带敕书,明确要求海外诸国“循礼安分,毋得违越”
这套体系,也是朱文奎想要在欧罗巴和亚细亚实现的。
但现在,实力还不够的朱文奎这支明势力,还只能用另一种外交信件‘国书’。
国书是用于朝贡体系之外的国家的,给予对方平等地位。
当然,国书中不会提及那些计划,而不过是些冠冕堂皇的外交话语。
真正代表朱文奎意思的,是另一封密信,也是由威尼斯商人带去,交给罗西尼家族出身的现任总督。
这份密信内容,要是对方接纳,那就算是定下了私密联盟。
但为了保证消息能够及时传回来,锦衣卫情报局也派出了一个5人小组,携带无线电装置跟随威尼斯商队回去,既可以作为安插在威尼斯国内的密探,探查情报,也能为朱文奎和威尼斯总督建立沟通渠道。
............
浩拓元年,九月下旬。
来自威尼斯的队伍离开了苏伊士城,商人怀揣国书密信,还有东方王者馈赠给总督的精美瓷器、丝绸、茶叶离开。
在皇宫城堡上,朱文奎目送队伍离去,出声问道:“他们何时能抵达威尼斯?”
身旁的锦衣卫情报局指挥使邢靖宇回道:“由苏伊士城到塞得城再坐船去威尼斯,至少要一月时间。“
“嗯。此事你看着,有消息立即禀报。另外两边情况如何?”
朱文奎问的是马穆鲁克和帖木儿两地事宜,作为皇帝不可能随时关注两边情况,因此他交给了邢靖宇来负责。
邢靖宇回道:“禀陛下,马穆鲁克苏丹巴尔斯贝伊因为开罗内乱,失去了其他将领的信任,他正在攻打突厥裔奴隶将领阿尔斯兰控制的拉希德港口。两方在城外交战,苏丹的部队并没有打败阿尔斯兰,双方互有损伤。”
这局面,正符合朱文奎的预期,他不由点头:“继续给他们援助,但也不能太多,阿尔斯兰拖的越久,对我越有利。”
“是陛下。”邢靖宇接着报告帖木儿的情况。
“我们的人已经了解清楚,关于明使团的具体情况。六年前,伪帝派出第一批使团,试图与帖木儿重新建交,从甘肃出发,经哈密、吐鲁番、焉耆等地,历时一年抵达撒马尔罕。当时继承帖木儿汗王位的是沙哈鲁,他王权不稳,对明朝使团极为重视,派大臣出城 20里迎接,并在王庭设宴款待。陈诚向沙哈鲁递交伪帝的国书,要求其“恪守藩礼,共享太平”,沙哈鲁则表示愿“岁岁朝贡”。”
听到这个,朱文奎不禁羡慕。
自己那父亲乱搞,把皇位败掉,朱棣却捡了个现成,啥风光事情都是他的。
这万邦来朝的局面,什么时候才能在自己手里实现呢。
挥去思绪,他继续听邢靖宇汇报。
“后来沙哈鲁为表诚意,派使团携狮子、名马等贡品回访明朝,并送还帖木儿囚禁的我大明使者,而后伪帝再次派陈诚出使,携带丝绸、瓷器等赏赐物,册封沙哈鲁为“帖木儿汗国国王”。一来一回,我大明回礼丰厚,那沙哈鲁乐得占便宜,不断遣使入贡。”
“哼。”
朱文奎不禁冷哼。
他羡慕万邦来朝的场面,但不羡慕朱棣弄的这套花架子。
“厚往薄来”的朝贡模式,有什么好的,面子有了,里子却亏了。
帖木儿汗国这么做明显是在占便宜,反正不过是一些虚假头衔,还能得财。
这种情况不光是帖木儿汗国那边有,郑和下西洋也是如此。
外邦小国带回来,往返一大帮人吃喝拉撒都负责了,还回赠大量珍宝,封个官名国号,人家不过是喊了声‘天朝皇帝万岁’而已。
而过去的时候,耗费物资无数,更是负担巨大。
搞到现在,年年出去,年年入不敷出,
国内朝堂大臣们纷纷进言要重新禁海,不再派郑和舰队出行。
他不禁在想,所以朱棣死后,刘大夏才会火烧郑和航海图吧。
挥去思绪,回到正题,他出声问道:“这么说,我那叔公再派人去帖木儿,需要至少1年时间。那就算郑和舰队抵达红海,帖木儿汗那边的使团恐怕都还没有接到国内的传信。”
“是的陛下,你造出的千里传音,神异无比,就凭此物,我们已经占了上风。“邢靖宇适时夸赞道,作为臣子,要是不会拍陛下的马屁,那就是水平不够了。
手下的人一个个说话越来越好听,朱文奎笑纳,却没有因此迷失。
他很清楚,自己现在的情况,以及未来要做什么。
“通知那边,暂时不要动使团的人,在当地潜伏下来,等候启用。”
“是陛下。”
“下去吧。”
邢靖宇行礼离开。
城堡上只剩下朱文奎和牛旺德以及贴身侍卫。
他将皮套带上,伸手,鹰架上已经长大了的雄鹰扑腾跳到皮套上,等待命令。
不需要语言,通过戒指传达的心声控制,雄鹰领会到朱文奎的意思,展翅飞向城北。
同时,朱文奎的视野也切换成鹰的视角。
高空之上,鹰眼所视极宽,并且清晰度远超人眼,让朱文奎可以清楚看到下面的情况。
通过鹰的视角,他看到了城北之外,连绵的运河挖掘工地,正在热闹开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