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朝开始一统天下 第7章 长远谋划

作者:小小摸鱼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2 21:57:20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彭城,午夜,月华如水。

江夏王刘义恭和彭城的将军们都还没有入睡。

今日白天,彭城的将军们得知拓跋那挟持一万余百姓去萧县,纷纷请命出战,要救回百姓。

但是刘义恭不敢出击,并勒令所有将士不得出战。

历史上,这一万多百姓,都被拓跋那所杀。

但现在,刘诞大胜拓跋那,救回了百姓,并把消息送回了彭城。

刘义恭正兀自沉思,互听门外士兵禀报道:“大王,随王大军到了城下。”

刘义恭回过神,走出房门,道:“传令武陵王和萧护军,让他们随我去迎接。”

“是。”士兵领命去了。

不多久,彭城城门打开,刘义恭、刘骏、护军将军萧思话,萧思话手下军主萧道成等人一起出城。

看着这么多人出城迎接,薛安都低声吐槽道:“前几日我和大王来的时候,可没有一人出城迎接。”

刘义恭来到刘诞跟前,笑道:“休文今日得此大胜,必将震动天下,真是年少有为啊!庆功酒席已备好,快随我入城。”

刘义恭说着,拉着刘诞进城。

刘诞笑道:“这还要多谢五叔给我粮草。”

“应该的,应该的。”刘义恭哈哈一笑。

刘诞笑道:“先前顶撞了五叔,还望五叔恕罪,如今我全军上下,皆听五叔调遣。”

“我蒙主上恩典,受命节制各路人马,但你这次行动是主上亲命,便不在我节制之内了。”刘义恭一改先前的强硬态度。

两人有说有笑,一起入席落座。

“恭喜六弟大胜拓跋那!”刘骏端起酒杯,率先说话。

“谢三哥。”刘诞跟着举杯,特地留意了一下刘骏的酒糟鼻,脑子里冒出了历史上刘骏儿子刘子业的锐评:“这个人有酒糟鼻,怎么不给他画上?”

两人隔空对碰,一饮而尽。

刘骏接着道:“佛狸狂傲自大,此次被六弟所败,六弟觉得他会不会去而复返,报这大败之仇?”

“弟……”刘诞正想回答,转眼看到坐在末尾的萧道成,嘴角露出一抹笑容,对萧道成道:“萧军主以为呢?”

萧道成一怔,像是个上课被点名的孩子,思索片刻后,回道:“佛狸先前围攻盱眙一月不下,今日又被随王您所败,现在索虏粮草必然十分短缺,应当不会去而复返。”

刘诞点头,对刘骏道:“除此之外,我还听闻拓跋焘和其太子拓跋晃政见不合,如此平城恐怕还有危机等着拓跋焘前去解决。”

刘骏眼里闪过一丝惊讶,心里确认了刘诞这次大胜并非偶然,随即笑道:“六弟言之有理,我受教了,来,再饮一杯。”

“三哥早已成竹在胸,只是考考我罢了,三哥请。”刘诞回敬刘骏,美酒入喉时,心道:“要不是你父子和刘彧父子都不是正常人,这刘宋江山能被萧道成夺了?”

主座的刘义恭等刘骏和刘诞喝了酒,道:“索虏既不敢来,今日便可开怀痛饮。”

“正是。”众将同声。

宴会变得欢快起来。

……

两日后。

拓跋焘派使者送来书信,

信中,拓跋焘大骂刘诞不讲武德搞偷袭,要动用婆罗门法师收了刘诞。

其言辞比之前骂刘义隆还激烈。

刘诞看了书信,哈哈一笑,在众将的注视下,提笔写下:“省示,盼你回去之后,身康体健,我在南方等你,若不能亲自取你人头,此生遗憾。”

写罢,刘诞将书信交给拓跋焘的使者。

使者将信送回给拓跋焘,拓跋焘更气了,但无论多气,眼下都不宜再战,拓跋焘只能班师回去。

次日,周盘带着家人来投刘诞,刘诞亲自摆酒给周盘龙接风洗尘,让周盘龙做自己的亲卫。

又过了五日,刘义隆传来诏令,让薛安都带雍州军先回雍州,让刘诞只带亲卫回建康。

众人按旨行事。

彭城外。

薛安都给刘诞行礼,道:“大王,末将暂且先回,在雍州等着大王。”

刘诞微微一笑,拍拍薛安都的肩膀,道:“今年能不能回雍州,犹未可知,山高水长,薛将军多保重,我们来日再见。”

“是,大王保重。”薛安都再次行礼,然后回身上马,领兵去了。

一旁的周盘龙看着薛安都的走远的背影,突然道:“听闻薛将军有万夫不当之勇,若有机会,真想和他比试比试。”

“会有机会的。”刘诞回了一句,带着周盘龙等亲卫向建康去了。

到了建康,刘诞直入皇宫,觐见刘义隆。

……

紫极殿。

刘义隆让刘诞入座,高兴道:“此次萧县大胜索虏,休文你功不可没啊!你报上来的赏赐名单,朕已经批了,明日便能发下去。至于你的赏赐,你想要什么,你尽管说。”

刘诞起身道:“这次得胜,上仰父皇天威,下赖将士用命,儿不敢居功。”

刘义隆闻言,不由得打量了刘诞一眼。

不知怎的,刘义隆有种莫名的感觉,他这个儿子和以前很不一样。

刘义隆沉默了会儿,问道:“你真不要赏赐?”

刘诞道:“儿愧不敢受。”

刘义隆脸色冷了下来。

因为他觉得刘诞不要赏赐,并不是真心实意,而是认为刘诞要么是另有所图,要么是虚伪。

而无论是另有所图,还是虚伪,都不是他喜欢的。

刘义隆再次沉默,过了很久,突然道:“你四叔,朕赐他自尽了。”

刘诞知道这事。

就在他打拓跋那的时候,刘义隆派遣中书舍人严麝带着毒药去赐刘义康自尽,刘义康不肯服药,并说:“佛有言,自杀的人不能投胎为人。”然后,严麝用被子把刘义康闷死了。

但刘诞虽然知道,还是表现得很惊讶,且不知所措,吞吞吐吐道:“这……这……”

刘义隆很满意刘诞的模样,接着问道:“你觉得朕这样做对吗?”

刘诞装作沉思,过了半晌,说道:“现今局势晦暗,四叔以前的余党想趁机作乱,为家国天下计,父皇确实应该赐死四叔,但是,四叔毕竟是父皇的亲弟弟……”

“放肆!”刘义隆大怒,猛的站起身来,“你是觉得朕错了?觉得朕太无情?”

刘诞当即下跪磕头,但一言不发。

刘义隆狠狠的盯着刘诞,紫极殿里安静得落针可闻。

过了许久,刘义隆面色逐渐柔和下来,道:“起来吧。”

刘诞站起身,低着头。

刘义隆确定了,刘诞敢这么顶撞他,责怪他,那么刘诞刚才的不要赏赐就不是虚伪,也不是另有所图。

“好了,你也累了,回去休息吧。”刘义隆道。

“是。”刘诞回复。

“对了,你和徐娴的婚期朕和孝源已经定下,二月二十四,你成了婚再出镇。”刘义隆补充道。

“是。”刘诞恭恭敬敬的行礼,退了出去。

刘义隆看着刘诞的背影,心中感叹:“能打仗,不居功自傲,又重情义,真是个好孩子。”

刘义隆感叹着,回想起之前他病重时,刘义康经常入宫照顾他的生活起居,替他品尝汤药试毒,经常忙得好几天睡不上一个好觉,不禁暗自落下眼泪。

刘诞走出紫极殿,回头看了一眼,再回过头来,脸上的恐惧、不安之色全部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平静。

今天的对答,刘诞已经在脑海里想过无数遍,也分析过无数次。

刘义隆不是太平盛世的君主,也不是刘宋后面几个皇帝那样的神经病,他是一个历经波折的正常人。

他从藩王登上大位,杀掉扶他上位的功臣,杀掉跟随多年的权臣,杀掉自己的亲弟弟,与北魏周旋,这么多年宦海沉浮,养成了他务实的个性。

所以,刘义隆不在乎别人是否敢顶撞他,也不在乎身死之后会不会背上薄情寡恩的骂名,他在乎的是,能不能握紧手中的权力,能不能解决他的问题。

基于此,刘诞不受赏赐,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不居功自傲。

不居功自傲,自然就不会威胁到刘义隆,也不会威胁到刘劭。

而顶撞刘义隆,卑微的表态刘义隆杀错了刘义康,则是为了表现自己重情重义,给刘义隆心中埋下一颗种子:“他不会轻易对自己的兄弟痛下杀手。”

刘宋诸王镇藩,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这样的安排,必定会导致藩王做大,骨肉相残,即使刘义隆现在觉得刘宋不会重蹈西晋八王之乱的覆辙,但再等一些时日,等太子刘劭动手杀他,他怎么都会明白。

到时候,如何让自己的儿子们不自相残杀,如何保证刘宋安稳不内乱,就是刘义隆最大的问题。

那时候,刘义隆就会知道谁是能解决问题的人。

谋划,要着眼于长远。

当然,刘诞现在这样谋划,也代表他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行玄武门之事,不会和刘义隆对掏。

毕竟刘宋不是大唐。

以刘宋诸王镇藩的情况,他要是和刘义隆建康对掏,其他皇子绝对会联合起来起兵反抗,这样的话,即使他打赢了其他皇子,刘宋国力也下去了,那还怎么干北魏?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等刘劭政变被废,自己顺承继位。

刘诞思索着,缓步回了府。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