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朝开始一统天下 第11章 都是重量级人物

作者:小小摸鱼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2 21:57:20
最新网址:www.biquw.cc

次日,刘义隆召来自己的四大文官心腹徐湛之、江湛、何尚之和王僧绰。

至于刘义恭,因为北伐失利,现在被贬为骠骑将军,刘义隆暂时没叫他。

刘义隆召来四人,拿出刘诞的奏书放在桌子上,让四人观看。

四人看了,表情各异。

何尚之寒门出身,颇有学识,一边看,一边在心里感叹:“思想,教化,整军,吏治,农业,刑狱,土地,方方面面,随王大才啊!”

王僧绰是王昙首的儿子,出身琅琊王氏,又娶了刘义隆的女儿,妥妥的门阀子弟,但年轻有为,只有二十八岁,看了刘诞的奏书,心中怀疑:“这见识在我之上,但随王只有十八岁,又是皇子,他真的有这般见识?”

江湛则有些担忧,心道:“随王如此见识,南平王不及啊。”

徐湛之昨天才跟刘诞见过,他和刘诞最熟,看到最后一条,他顿时便明白刘诞为什么昨天不跟他说出镇的事。

以刘诞这个见识,刘义隆若真听了他的话,想要改革,必定要重用他,到时候,他不是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但是,禁止世家大族圈占山泽,这事说起来只有一句话,真要做起来,没有铁腕手段,不仅难以施行,恐怕还会引火上身。

徐湛之又不禁担心起来,担心他女儿受到牵连。

刘义隆待四人看完,问道:“诸卿以为随王所奏如何?”

王僧绰年龄虽小,但说话大胆,率先说道:“随王所奏,句句真言,但牵扯面广,推行难度很大,有些事更是难以实行,比如禁止圈占山泽,许多地方豪族必然不答应。”

王僧绰特地强调地方豪族,因为他是北方迁来的高门,虽然也不纳税,但是王氏圈占山泽的能力显然比不上其他大族,所以,只要不让高门纳税,王僧绰就能接受。

何尚之赞同王僧绰的观点,说道:“有些地方过于异想天开,有些可以施行,比如先治心,敦教化,就说得很好,陛下向来也是这么做的。”

江湛是激进派,虽然和刘铄更亲近,但对政事处理相对不论亲疏,当即道:“随王所奏,句句是为了朝廷,为了天下大局,按随王所言施行,有利社稷,臣以为,无论多难,都应该施行。”

徐湛之以亲疏为重,之前退亲就得罪了刘诞,现在他没有不支持刘诞的理由,说道:“臣附议江尚书之言,当年武帝勤王定难,岂是轻易之事?然而武帝不畏艰难,大破桓玄,终得功成。现在随王上体圣心,下念百姓,提出了六条治国之策,陛下应当大力推行才是。”

刘义隆算是个实干家,心里本来也认同刘诞的建议,只是怕太多人反对,做不下去,现在江湛和徐湛之同意,他稍微放了心,道:“现在的情形,不做改变,大宋恐怕难以回到先前的盛况。”

何尚之听到这话,立时明白刘义隆的心思,当即道:“只要陛下决心施行随王之策,无论多难,臣都听命行事。”

刘义隆点头,看向王僧绰。

王僧绰道:“臣只是担心难度过大失败后,引起局势动荡,若陛下决心已定,臣也不反对。”

“如此看来,大家都是同意了。”刘义隆十分高兴,“你们看看有哪些需要改的地方,再商议商议,然后报朕。”

王僧绰道:“此六策既然是随王所提,应当让随王一起商议才是。”

刘义隆道:“随王后日大婚,等他大婚之后,再让他一起来商议。”

“是。”王僧绰四人领命。

……

二月二十四,刘诞府。

刘诞经过一天的折腾,终于完成拜堂,把新娘送入新房,他自己则还要去招待宾客。

他今日大婚,刘义隆亲至,建康城中的达官显贵基本都来祝贺。

拜完堂,刘义隆准备返回,其余包括刘劭、刘骏、刘骏两岁的儿子刘子业、刘彧、萧道成、萧道成的十一岁的儿子萧赜等则安心等着。

刘诞没想到,他一场婚礼上,可以看到历史上的七个皇帝,都是重量级人物,他心里莫名其妙的冒出一个荒诞的念头。

历史上,刘劭杀刘义隆,刘骏杀刘劭,还有原主,刘子业继刘骏之位,刘彧杀刘子业,萧道成杀刘彧的儿子,萧赜继萧道成之位。

那如果他把萧赜杀了,是不是就可以达成无人生还成就?

刘诞想着,不由摇头笑笑,前去拜见刘义隆。

刘义隆拍拍刘诞的肩膀,没有说什么,在禁军的护卫下,回去了。

刘义隆一走,刘劭便上前,说道:“今日六弟大婚,我便不多打扰了。”

“是。”刘诞恭恭敬敬,“弟送大哥。”

“不必了。”刘劭留下一句话,走了。

刘骏接着上前,打圆场道:“大哥就这个性子,六弟不要多想。”

“自是不会。”刘诞微微一笑,“还要感谢三哥亲自来祝贺。”

刘骏道:“父皇刚调任我都督南兖州、南兖州刺史,镇守山阳,我也是进京述职,恰巧遇到六弟大婚,当然要来。”

刘诞道:“那三哥何时离京?”

刘骏道:“明日便走,萧军主与我同路。”

刘骏提到萧军主,萧道成便上前行礼。

刘诞随口问道:“萧军主去哪里任职?”

“回随王,到雍州。”萧道成满脸笑容,“雍州各军,先前都是随王的部下,还需随王关照。”

现在,刘义隆已经调萧思话为雍州刺史,接替了刘诞,萧道成便跟着萧思话去了雍州。

频繁调动各州藩王,不让藩王在一处坐大,也是刘义隆制衡的手动。

刘诞笑道:“大家都是父皇的臣子,自然应当相互关照。”

这时,刘彧插话道:“三哥远去南兖州,不知何时才能回来。”

刘骏道:“下次回来,还给你带礼物。”

“我也要。”一旁牵着刘子业的刘英媚跟着说道。

刘英媚是刘诞的十妹,现在十来岁,还是一个小女孩,但是刘诞知道历史,看到这刘英媚和刘子业,脑子里立时想到两人以后的场景。

刘诞赶紧晃头,甩开这个让他生理不适的记忆。

“好,也给你带礼物。”刘骏答应了刘英媚,见刘诞摇头似乎有不适,又道:“今日你大婚,少饮酒。”

“嗯,多谢三哥提醒。”刘诞道。

“快去招待其他人吧。”刘骏又道。

“好,三哥先座。”刘诞应付了刘骏,转身去了。

好不容易熬到半夜,刘诞终于送走了所有客人,回到新房。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