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万历:我只想保命撬江山 第42章

作者:森上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2 12:04:53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张居正回到首辅值房时,天光已近正午。

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处理公文,而是破天荒地,将值房的门从里面插上了。

他将那份被皇帝“批改”过的奏疏,平摊在桌案上,又取来一张全新的宣纸,提起了笔。

他的手,不再有丝毫的颤抖。

那双原本深沉如古井的眸子里,此刻燃起了一簇许久未见的火焰。

那不是权力熏心的欲望之火,而是一种遇到了平生知己,即将要大展拳脚的创造之火。

他不再去想皇帝那深不可测的城府,也不再去计较自己将会背负的骂名。

他的脑海里,只剩下那“五条大策”。

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颗璀璨的星辰,为他那张原本还略显模糊的改革蓝图,指明了最清晰的方向。

他奋笔疾书,将皇帝口述的那些惊世骇俗的构想,逐一落于纸上。写到酣畅处,他甚至忍不住拍案叫绝。

“好一个‘常平兑银局’!以国家之力,调控市场,这……这简直是管仲、商鞅之术,却又多了几分仁心!”

“妙啊!‘火耗归公熔铸炉’,釜底抽薪,一劳永逸!那些蠹虫,再也无处藏身了!”

“‘永免力役凭照’……啧啧,万岁爷这心思,竟能体恤到最底层的纤夫身上,此乃圣君之相,圣君之相啊!”

张居正越写越兴奋,越写越心惊。

他发现,皇帝的每一条建议,看似天马行空,实则环环相扣,彼此呼应。

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而精密的系统,从货币、财税、仓储,到吏治、民生,几乎无所不包。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一条鞭法”,这简直是一部……一部足以让大明朝脱胎换骨的《治国全书》!

他完全沉浸在了这宏伟的蓝图之中,浑然忘却了时间的流逝。

文华殿内,朱翊钧小小的身子陷在宽大的龙椅里,两条小短腿悬在半空,一晃一晃的。

冯保新送来的奶皮酥酪,香甜软糯,他吃得津津有味。

张居正那副被打了鸡血的模样,他看在眼里,心里却跟明镜似的。

“物银双轨”、“火耗归公”、“四柱清册”……这些听起来高妙的法子,不过是他那套现代经济学理论里,拆出来的几块砖头罢了。

真正厉害的,比如土地收归国有,彻底废除人头税,只收单一的土地和工商税,他一个字都没提。

现在还不是时候。

他如今就像个刚在棋盘边上坐下的新手,手里只有寥寥几颗子。

皇后是颗闲棋,杨思年是颗冷子,冯保和张宏朱翊亨是三颗互相牵制的活子。

就这点本钱,要去掀翻对面那片由士绅、宗室、勋贵、文官集团组成的黑压压的棋阵,无异于痴人说梦。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现在,就先让张居正这剂猛药下去,把那潭死水搅浑了再说。

先让他们疼,让他们难受,让他们知道朝廷要变天了。

等他们被折腾得死去活来,自己再拿出真正的杀手锏时,那点痛,兴许就不算什么了。

他舔了舔嘴角的奶渍,露出了一个孩童般纯真的笑容。

可那双黑漆漆的眼眸深处,却藏着与年龄不符的冷酷与算计。

张居正回到首辅值房时,已是两日之后。

这两日,他几乎未曾合眼,整个人瘦了一圈,眼眶深陷,唯独那双眼睛,亮得吓人。

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先处理堆积如山的公文,而是将房门紧闭,把一份重新誊写、装订成册的奏疏,平摊在桌案之上。

奏疏的封皮上,是他亲笔书写的六个大字《经国理财刍议》。

他舍弃了“清丈田亩”这个过于扎眼的旧名,换上了一个更宏大,也更具野心的名字。

他将朱翊钧口述的五条大策,用自己数十年浸淫官场的经验和笔力,逐一拆解,揉碎,变成了条理清晰、引经据典、无懈可击的条文。

甚至在某些细节上,比如“永免力役凭照”的可抵押性和流通性,他还做了更为周密的补充

让其更像是一种真正可以流通的“朝廷债券”。他深吸一口气,捧起这份耗尽了他心血的奏疏,推门而出。

文渊阁内,气氛一如既往的沉静。高拱正为宣府镇的军饷拖欠问题焦头烂额,一叠声地骂着户部和兵部的堂官。

高仪则在一旁慢条斯理地喝着茶,偶尔附和两句,实则眼观鼻,鼻观心,不偏不倚。

张居正的脚步声很轻,但高拱还是第一时间察觉到了。

他抬起头,看到张居正那副仿佛刚从棺材里爬出来的模样,眉头一皱:“叔大,你这是……修仙去了?”

张居正没有理会他的调侃,只是默默地将手里的奏疏,分别递了一份给高拱和高仪。

“看看吧。”他的声音沙哑,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高拱接过奏疏,只看了一眼封皮,便冷哼一声:“《经国理财刍议》?好大的口气!

我倒要看看,你张叔大又想出了什么经天纬地的妙计。”他嘴上虽然刻薄,但还是耐着性子翻开了第一页。

阁内再次陷入了安静,只剩下纸张翻动的“哗哗”声。

起初,高拱的脸上还带着几分不屑和审视,可越是往后看,他脸上的表情就越是凝重。

那双总是燃烧着怒火的眼睛,此刻却像两潭深不见底的古井,倒映着奏疏上的字句,波澜起伏。

高仪那边,更是早已放下了茶杯,几乎把整张脸都贴在了纸上,嘴里不时发出“嘶嘶”的抽气声。

许久,高拱“啪”的一声合上了奏疏,他没有像往常一样暴跳如雷,也没有拍案叫绝。

他只是死死地盯着张居正,那眼神,复杂到了极点,有震惊,有疑惑,有赞叹,甚至还有一丝……恐惧。

“叔大,”高拱的声音,前所未有的干涩,“这东西……是你一个人想出来的?”

高仪也抬起了头,揉了揉发酸的眼睛,那表情,仿佛刚刚看完一本天书。

“叔大,此法……非同小可啊!”高仪的声音有些颤抖

“你那份初稿,我与首辅都看过。虽也算精妙,但终究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可眼前这份……物银双轨,火耗归公,四柱清册,动态调整……这……这简直是把咱们大明朝的根

都给刨出来,重新种了一遍!一环扣一环,一策连一策,几乎堵死了所有能钻的空子。

我甚至觉得,此法若是能配上万岁爷前段时日推行的‘五行稽功笺’

简直……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仿佛……仿佛本就该出自一人之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