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主位上的刘邦第一个反应了过来,那因震撼而略显僵硬的面容,瞬间被喜悦所吞没。
赤龙眼中的火焰,从未燃烧的如此剧烈。
“快!快请使者上堂!”
一声令下,亲兵赶忙飞奔而去。
厅内众人方才如梦初醒,议论声汇成一片嗡鸣的海洋。
而每一道投向林檎的目光,都充满了近乎于仰望的敬畏。
这种只存在于古老竹简中的“未卜先知”传说,此刻活生生地在眼前上演,不由得让人拜服三分。
没过多时,项梁之使桓楚便大步迈入堂中。
他的出现,让堂上那股混杂着汗水,烈酒与勃勃野心的喧嚣仿佛被一柄无形的利刃从中劈开,霎时为之一滞。
划分出一幅泾渭分明的画卷。
堂上,是樊哙敞开的胸衣,是刘邦短须上淋漓的酒液。
他们是破土而出的野草,粗砺,带着锋利的边缘和蓬勃到近乎蛮横的生命力。
而桓楚,却像是一块被岁月与门第精心打磨过的古玉。
其腰间佩一把名贵长剑,内里系着一条暗色宽布腰带,上面挂着一枚小巧的皮质囊袋。
身上则是上下连裳的玄色深衣,那严谨的剪裁和古朴的样式遵循的是被废止的楚国旧礼,那是几年前被秦朝亲手毁灭的物事。
在被派往这里之前,他便听闻过沛县刘季的名号:一个仗义的游侠头领。
而桓楚自己也是楚地数得着的豪侠,也曾被秦吏追的满处跑,只能依靠楚地的大泽隐没行迹。
因此,当他那双锐利的眸子扫过全场时,看到的并非一群乌合之众,而是一群在刀口上舔过血,在生死间打过滚的狠角色。
所以他的眼中非但没有轻蔑,反而闪过一丝只有同类才能看懂的欣赏。
然而,当他的目光最终定格在客座首席的林檎身上时,便有些轻微的愣神。
惊讶的是此人太年轻,也太“干净”了。
他身上没有那些江湖气,反而更像是那些高门深宅中被知识浸润长大的子弟。
懂事,知礼,目光里却又带着某种不经世事的清澈。
他迅速收回目光,对着主位的刘邦,不卑不亢地拱手一揖。
其声音清朗,每一个字都带着楚人特有的,铿锵的顿挫:
“在下桓楚,奉项燕将军之后,项梁将军之命,特来拜会沛公。”
项燕!
这个名字砸入堂中,比刚才更加沉重。
就连粗豪如樊哙,也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
对于在座的所有楚地男儿而言,这个名字不仅代表着一段历史,而是烙印在血脉里的回忆。
是故国最后的悲壮与荣光,是父辈们口中那个永远不倒的战神。
“好!”
刘邦大笑着起身还礼,他同样被这个名字震撼,但更多的是一种英雄惜英雄的激动。
他豪爽地摆手道,声音洪亮:
“原来是项燕将军之后遣使而来!
我这儿都是些杀猪屠狗的粗人,礼数不周,还请先生莫要见怪!”
这句江湖气十足的开场白,让恒楚微微一笑,他接话道:
“沛公说笑了,在下也曾仗剑亡命于大泽。英雄不问出处,只看其行为。”
一句话,瞬间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而此刻桓楚话锋一转,切入了正题:
“如今天下义军四起,皆因陈涉于大泽振臂一呼。
然陈涉虽首倡大义,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言,看似激昂,实则是乱了纲常,失了人心。
楚地父老,盼的是楚王归来,而非再出一个秦王,其行为终究是匹夫之怒,因而难成大器。”
这番话由外人之口说出,瞬间印证了林檎之前的判断,让厅内众人望向林檎的目光愈发炙热。
桓楚的目光扫过众人,声音中透出一股激昂的力量:
“我家将军已于会稽起兵,诛杀假守殷通,高举‘复楚’大旗!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此非虚言,乃是楚地万千百姓心中不灭的誓愿!”
“而我家将军特遣我前来,便是想问沛公一句,尔等可愿与我等同举义旗,共赴国难,还六国一个朗朗乾坤?!”
“复楚”!
这两个字,仿佛带着千钧之力,重重砸在议事厅内每个人的心头。
众人沉默不语。
最终还是由沛公做出了决断。
刘邦微微提上一口气,给出了他的答复。
............
当夜,送走了心满意足回去复命的桓楚后后,丰邑的府衙内灯火远比以往更加旺盛。
是刘邦召集了核心圈子的弟兄们,开始了安排。
地图在案几上铺开,灯火将席内每个人的脸映照得轮廓分明。
会盟的地点是薛城,在地图上距离丰邑有好长的一段距离。
在这个时代,甚至往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参加会盟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因此选择前去的使者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在刘邦准备开口之前,他心有灵犀的与萧何对视一眼,心知已选择了同样的人选。
他的目光转向林檎,带着不容置疑的信任与倚重:
“子诚贤弟远见卓识,更能洞察天机,正是我方使者的不二人选!
此事,便劳烦贤弟走一趟薛地,代我向项将军陈说结盟之意!”
林檎暗叹一声,心知这就是此前的误会所催化出的反应。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要让祖宗出趟远门了。
“子诚领命!”
于是他正躬身应下,准备切出去狠查资料,将这副重担扛在肩上时。
然而,刘邦却突然抬起手制止了他的动作。
只见刘邦环视了一圈堂下这些跟自己从沛县一路杀出来的老兄弟,又看了一眼面前尚显稚嫩,却已显露出非常人之才的林檎,脸上浮现出一抹豪迈而坚定的笑容。
“不,”他摇了摇头,声音沉稳而有力,传遍了整个议事厅。
“我刘季想了一下,此事不能只让子诚一人前往。”
他来到林檎身边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那动作充满了老大哥式的信赖与担当。
仿佛在说:你的能力我是相信的,但风险还得大哥我来扛。
“能与项将军会盟,是我等走出沛县丰邑,图谋天下的第一步!”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响彻整个议事厅:
“这是决定我等生死存亡,奠定未来根基的大事,岂能只让我兄弟一人去为我等探路冒险?
我刘季若是安坐家中,等着子诚带回消息,我还配做你们的大哥吗?!”
他猛地转身,面向所有追随他起事的兄弟,张开双臂,如同一只要将众人护在翼下的雌雉:
“所以我刘季,要亲自去一趟薛地!”
“我要亲眼去看一看那位楚国名将之后项梁是何等的英雄!
我更要让他看看,我刘季和我刘季的兄弟是怎样一群好汉!”
“我们不是去归附强者,是去会盟!是去和天下英雄好好掰一掰手腕!”
此言一出,满堂皆寂,继而热血沸腾!樊哙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大声应诺。
萧何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但旋即被更深的认同所取代。
他知道,这才是他决心追随的刘邦,那个会给站在所有人面前遮风挡雨的泗水亭长,风流游侠。
待众人的情绪平息后,刘邦开始了这段时间的布置:
他看向萧何,神情无比郑重:
“萧兄,沛县、丰邑是我等的根基所在。粮草,兵员,民心,这些大事就压在你肩上了。
我就这点家底,全交给你啦!”
萧何起身,一揖到底:“沛公放心,吾定不负所托。”
刘邦点点头,又看向曹参:
“曹参,我走之后你当为留守主将,统帅兵马协助萧县丞。
若有宵小作乱,给我就地平了!我回来时,要看到一个安安稳稳的丰沛!”
曹参捶胸应诺:“末将领命!”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樊哙和林檎身上。
“樊哙,你带上最精锐的亲卫随我同去。
此行是去会盟,我刘季的排场,可不能弱了!”
“喏!”樊哙兴奋应道。
而后是林檎,眼神中的倚重几乎化为实质:
“子诚贤弟,此行你为我之谋主,当与我同行,为我出谋划策。
到了薛地,见的都是人精豪杰,我刘季看的书少,届时就都要看你的了。”
他顿了顿,脸上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到时我刘季负责和他们喝酒称兄道弟,而你负责让他们知道一件事。
那就是我刘季的酒,可不是那么好喝的。”
帐内众人皆发出了善意的哄笑声。
一场决定沛县集团命运的战略部署,在刘邦这种半是豪迈、半是无赖的独特风格下,变得清晰而坚定。
秦末正戏的大幕已然拉开,而沛县的潜龙也不再遵循之前的落魄轨迹,而是将要提前出渊俯瞰这纷乱的世道。
他们的第一站,便是那风云际会的薛地,去直面那头即将咆哮天下的江东猛虎!
看着眼前这支草创的沛县天团,看着他们眼中对未来无尽的憧憬,林檎的脸上也不免浮现出会心的微笑。
于是林檎心念一动,眼前的灯火与隐隐绰绰的人影都如同潮水般从眼前褪去。
他选择了切出《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