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林檎的意识从《华夏》的世界中抽离,眼前是熟悉的宿舍,以及刚熄灯后群魔乱舞的景象:

对面是老大王皓,作为刚上大学就谈上恋爱的成功人士,如今正把自己团成一个不可名状的球体。

手机倒映的光芒透过纹有皮卡丘的床单,传达着爱情的电波,偶尔夹杂着悚然的笑声从中嗡鸣。

脚正对着的床铺是老三李弗临,人称水牛,不是因为吃苦耐劳的性格,而是他的鼾声。

铿锵有力,顿挫而富有动感,仿佛是楚地人士的歌谣,带着九头鸟般浓郁的生命力。

斜侧方的则是老二刘明轩,作为这个404宿舍顶级的掠食者,他拥有的是随时随地入睡的能力。

戴上眼罩,塞上耳塞,外边敲锣打鼓,天崩地裂都无法影响他婴儿般的睡眠。

在这些高手面前,只是熄灯后偷偷玩游戏机的林檎仿佛一个稚嫩的新兵蛋子。

此刻在水牛的轰鸣声下,林檎随手把游戏机塞到枕头底下,闭上了眼睛。

脑海中回荡的,是秦末的烽火与百姓朴素而艰苦的生活。

还有刘邦在灯火下的那句“我刘季,要亲自去一趟薛地!”的豪言壮语。

这些与老三那富有节奏的鼾声奇妙地交织在一起,最终化作一片混沌,勾人陷入黑暗之中。

一夜无梦。

第二天,林檎依旧是踩着上课铃声,踏入了那间熟悉的阶梯教室。

不过和上一次早八的中国古代史不同,此刻的林檎充满了兴趣。

因为在这获得的知识,都将化为千年前改变历史的助力,为自己的祖先铸就荣光。

所以林檎甚至倒反天罡的选择了前排的座位,以期能够更多的和那位知识渊博的钱教授有所交流。

然而,今天的钱教授却一反常态,并没有在点完名后立刻开始他的长篇大论。

相反,他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脸上带着某种促狭的笑容,清清嗓子说道: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讲新内容之前,先来个随堂小测验,大家放轻松,就当是检验一下近期的学习成果。”

“啊!”

话音未落,教室里便响起一片压抑的,此起彼伏的哀嚎声。

见状,钱教授亮出了底牌:

“放心,不及格的不计入期末成绩,优秀的有额外加分。”

“哦!”

学生们立刻充满了斗志,毕竟答错了没惩罚,答对了有奖励,正是大学学子最爱的项目。

而林檎则心中“咯噔”一下,一股不祥的预感油然而生。

他突然发现,自己对教科书上那些用宋体字印刷,名为“标准历史”的记忆不知什么时候起开始变得模糊。

取而代之的,是那一段段鲜活到仿佛还带着温度的亲身经历。

试卷很快发下,教室里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还有空调内机不知疲倦的轰鸣,仿佛在为学生们加油。

前几道题是常规的选择题。

【1.《韩非子·五蠹》中提出的“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的核心思想,主要冲击了战国末期哪一学派的主张?】(5分)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纵横家

这道题他几乎可以秒答。

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国策,正是对儒家尊先王,重礼教思想的彻底颠覆,也是教科书里反复强调的重点。

林檎毫不犹豫地在在题目旁的括号里填上了A。

【2.“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此句出自于哪部著作?】(5分)

A.《吴子》 B.《孙膑兵法》 C.《孙子兵法》 D.《尉缭子》

林檎的笔尖微微一顿。

这句话他也再熟悉不过了,在《华夏》中给刘邦献计时,他几乎就是照着这个思路来的。

示敌以弱,攻心离间......这些计策的内核都源于此。

来自于孙子兵法的【计篇】。

林檎运笔如飞,选择了C的选项。

做完选择题后,林檎稍稍松了口气,感觉钱教授或许真的只是在例行抽查,并无他意。

不过当林檎看到最后一道简答题目时,上面的文字却使得它的呼吸猛然停滞了些许。

其上白纸黑字的写着:

【简答题:请结合史料,论述雍齿叛丰后,汉高祖刘邦集团所面临的军事与政治困境,并简述其向外部势力(项梁)求援的经过与历史意义。】(40分)

林檎的大脑中,两个截然不同的“历史”瞬间开始了激烈的对决。

记忆A,是教科书上记载的历史:

刘邦在雍齿反叛后数次强攻丰邑惨败,损兵折将,几乎陷入绝境。

在走投无路之下,他不得不放下豪帅的身段,先去投奔景驹,借兵后再次讨伐丰邑失败。

再然后才是亲自去薛地向实力远超自己的项梁求援来借兵复仇。

这一事件,标志着刘邦正式融入了反秦的大联盟,但也深刻暴露了他和沛县集团早期的弱小与依附性。

与之相对的记忆B,则是他亲身【经历】的历史:

在祖宗林檎的三策之下,刘邦集团以极小的代价智取丰邑,大获全胜,军心民心空前高涨。

而楚地霸主项梁听闻其声威,主动遣使者桓楚前来会盟,双方地位不说是近乎对等,起码也不是依附的丧家之犬。

刘邦更是意气风发,决定亲自前往薛城,去和天下英雄“掰一掰手腕”。

这两段记忆此刻在脑海内激烈交战,控制着他的笔尖在不住的颤抖。

他该写哪一个?

林檎握着笔,攥紧的笔杆处渗出微微的汗珠。

写下他亲历的“真实”,就等于在学术考试中宣称教科书错了,先不提飞走的加分,更像一个胡说八道的笨蛋。

可若是写下教科书上的标准答案,难道不是在否决自己所做的改变与努力?

最终,现实的理智压倒了挣扎的情感。

他深吸一口气,笔尖在雪白的试卷上落下。

他开始书写那个正确的,能够得分的历史:刘邦是如何狼狈,如何落魄,如何去求得项梁援兵成为其客将的经历。

测验结束,钱教授当堂拿起一叠试卷,满意地开始现场评讲。

“嗯嗯,大部分同学的基础知识都还不错。”

他轻松地评点了前几道题,甚至还拿起了林檎的卷子,对着灯光看了看。

“嗯,这位林檎同学的卷面整洁,写作思路也很清晰,而且对史料的引用非常规范,看来是有认真复习过的。”

林檎有些郝然的笑了笑,毕竟和自己的祖先切身相关,不用心学习可不就辜负了人家?

然后钱教授放下卷子,其话锋却猛地一转,语气中带着隐隐的严肃和激动。

“但是,同学们,都听好了!

历史研究的魅力就在于,它并非一成不变的故纸堆,而是永远在等待着被新的发现所修正!”

教授猛地转身,从电脑上点开了文件,一张张模糊但足以震撼人心的竹简扫描件占据了整个大屏幕。

“就在上周,在楚地,也就是今天的滕州附近的一座汉初墓葬中出土了这批竹简!

而这些竹简为我们揭开了一段被正史所掩盖,被世人所遗忘的往事!”

钱教授打开激光笔,一束红光在屏幕上跃动,最终定格在一列模糊的汉隶字迹上。

他没有直接念出,而是先对下面发问道:

“我们都知道,雍齿叛丰时刘邦面临的最大困境是什么?”

有前排学生回答:“军事上打不过,政治上没威信。”

“说对了一半!”钱教授的声音铿锵有力。

“最大的困境是雍齿打出的魏国旗号,这让刘邦面临着与六国旧贵族势力直接对抗的风险!

在当时,对于草创的沛县团队而言,这是一个近乎无解的死局!

因为他们不会有后世的眼光,得知当时魏国的复杂局势。”

然后钱教授深吸了一口气,激光笔指向竹简上的一句关键内容。

他一字一顿地念出,声音带着史刀凿刻般的锋利:

“时沛公纳谋主林子诚之议,以三策克复丰邑。”

说完后,他停了下来,环视全场。

“同学们,注意这里的用词,是三策克复丰邑!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刘邦集团非但没有陷入苦战,反而是以极高的效率,通过智谋迅速平定了叛乱!

这展现了何等惊人的军事实力和政治手腕!”

不等学生们反应过来,他继续指向下一句:

“其后,楚将项梁闻沛公之名,遣使桓楚往会之,约为同盟......”

钱教授提高了声调,目光灼灼地扫过全场呆若木鸡的学生:

“闻其名,遣使往会!

同学们听清楚了吗?是项梁听说了刘邦的声威,主动派人来结盟!

这意味着刘邦根本不是去求援,而是去会盟!这名汉高祖的早期崛起,远比我们所有人想象的都要强势得多!”

“而这一切的关键,似乎就落在这位史书中记载寥寥神秘人物,林檎林子诚!”

他拿起林檎那张得了高分的卷子,在空中轻轻晃了晃,嘴角带着一丝教育者特有的,狡黠的笑意。

“所以,按照最新的史学前沿成果,刚才这道压轴题,你们所有人......都答错了!”

“当然,这道题我不会算分,所以大家如果有好好复习,都会有加分哦~”

带着钱教授的笑意,课堂下清澈的大学生们顿时为了学分而在欢呼。

连带着这节课的参与度都提高了不少。

下课铃声响起时,林檎独自坐在原位,还未从之前的震撼中回过神来。

他写的“正确答案”成了错误。

他亲身经历的“虚假历史”却成了被考证后的真实。

《华夏》,原来真的可以在华夏历史的源头,进行改变吗?

——————中国古代史(上)随堂小测参考答案:

出题人:钱穆之

一,雍齿以丰邑叛投魏国,对初生的刘邦集团造成了严峻的挑战,但并非绝境。

军事困境:

1.后路被断:丰邑是刘邦集团的根基与后勤重地,其失陷使得部队面临补给中断的风险。(5分)

2.攻坚压力:叛军雍齿依托坚城防守,强攻城池对于兵力尚不充裕的刘邦军而言,将是一场消耗巨大且胜负难料的硬仗。(5分)

政治困境:

1.威信受损:家乡被叛将占据,严重挑战了刘邦作为起义领袖的威信,若不能迅速平叛,极易造成军心动摇和人才流失。(5分)

2.外部势力干涉的迷雾:雍齿打出魏国的旗号,使得刘邦集团必须面对一个重大的战略抉择:是单纯的内部平叛,还是可能要与六国旧贵族势力直接对抗?这种局势的不明朗,是当时最大的政治压力。(5分)

二、建立联系的经过与历史意义:

根据最新出土的竹简等史料记载,刘邦集团在此次危机中则展现了卓越的应对能力:

经过:刘邦采纳了谋士林檎林子诚提出的方略,通过示敌以弱、攻心离间、内外夹击等计策,以极小的代价迅速攻克丰邑,斩杀雍齿平定叛乱。

此战的胜利极大地彰显了刘邦集团的军事实力与政治手腕。

而楚地崛起的反秦领袖项梁听闻刘邦的战绩,于是主动派遣使者桓楚前往沛县邀请刘邦至薛地会盟,共商反秦大计。

历史意义:

战略地位的奠定:通过此战的胜利与随后的会盟,使刘邦集团摆脱了地方起义军的身份,正式成为楚地反秦联盟中一支拥有独立战略决策权的方面军。

为其日后发展壮大,乃至先入关中的结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核心团队的成熟:此次危机,充分检验并证明了沛县集团已具备应对复杂局势,制定高水平战略的能力。

评语:历史是复杂的,它既由胜利者书写,也由时间和尘土所掩埋。

传世的文献为我们勾勒出历史的主干,而出土的文物记载则为我们填充了血肉。

雍齿之乱,既是高祖一生中的一次重大危机,也是其政治与军事生涯的第一个重要转折点。

它让我们看到,一位卓越的领袖不仅需要自身的坚韧与魅力,更需要身边有能够洞察时局的良臣辅佐,方能力挽狂澜。

以上答案还请同学们辩证看待,须知历史研究是永无止境,推陈出新的,钱某在此与各位同学共勉。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