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季汉书 第33章 曲辕犁

作者:倚夜听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8 19:07:17
最新网址:www.biquw.cc

春耕时节到来,算是整个大汉最为繁忙的时候。

就算羽林卫,刘禅也安排他们去体会体会什么叫春耕,对于此关兴张苞等人也多有微词。

但这次,刘禅果断出面道:“若将来你们中有人要坐镇一方,首先要解决的便是屯田。

自古以来,凡会屯田的将领,纵然不会成为一代名将,但也能成为朝廷栋梁之才!”

刘禅说实话,自己收养的这些羽林卫,刘禅是真没指望他们中出现如霍去病,能自带GPS导航,千里奔袭敌人,又或者韩信这种攻必胜,战必克的顶尖军事天赋。

只要他们是吃经验的寻常将领,只要会老老实实的屯田,那基本上都能到各个关口作为一名合格的守关将领,成为大汉军队中的栋梁,在大汉需他们顶上去时,基本都能顶上去。

刘禅出面了,羽林卫的战士们还是听的,哪怕张苞满脸不愿意,但还是拿着锄头下田了。

当然,羽林卫们参与到屯田的工作也只寻常,与其说训练他们种田的能力,还不如说只是让他们看看如今大汉掌握的各种农具,以及对屯田的重视。

毕竟在将来他们中肯定是有人会逐渐成为大汉军队的栋梁之才,去镇守一方。

所以,他们参与农耕也就只是春耕最是繁忙的这些天而已,等到这些天过去,又会重新恢复到原本的学习方案中。

这时真正繁忙的倒是杨洪与张裔,杨洪本就负责粮草囤积,所以春耕自然是重中之重。

而张裔回来后,诸葛亮首先给他的第一个任务,便是他原来最为擅长的农具与兵器制造。

毕竟蜀地原本的农具生产线就是张裔搭建出来的。

这时候,李譔则带着研发出来不久的曲辕犁找上张裔,需要张裔帮忙量产。

看着李譔送上来的曲辕犁,张裔眼前一亮,兴奋的开口道:“这是哪位匠人的杰作?”

“这是按陛下吩咐制作的曲辕犁,我紧赶慢赶总算在春耕前研发出来!”李譔道。

毕竟刘禅只知道曲辕犁的作用,看过大概图画,但曲辕犁实际的样子,刘禅是真没见过。

在这样的情况下,工匠们也就只能按照刘禅的指点,进行不断尝试,所以如今才做出来。

“没想到陛下有如此机巧之能,想是丞相所授,这曲辕犁别具匠心,明年可多备一些,今年能生产多少就先生产多少吧!”张裔看着曲辕犁,感叹道:“倒可惜了!”

说实话,曲辕犁这种东西,并不是什么地方的土地都适用的,它是水田专用的耕犁。

在汉朝来说,绝大多数开发出来的土地都是旱田,所以就算拿出了曲辕犁这种工具,也会因为自身轻量化的原因,远不如直辕犁“二牛抬杠”的牵引力,在坚硬旱地的开垦效率。

而从唐朝中后期才出现曲辕犁也能看得出来,正是因为经济中心的不断向南移动,让水田在耕田的比例不断上升,使得农民百姓迫切需要一种工具能开垦水田,曲辕犁才应运而生。

但在各种华中华北之类的平原,因为旱地田块大而规整,开垦过程中无需频繁转弯,曲辕犁的核心优势小半径转向在此场景下价值不大,所以对北方来说,曲辕犁没直辕犁好用。

但偏偏现在成都平原的都江堰,是中国西部最大的水田农业区,其水田比例远高于旱地。

水利设施覆盖成都平原约7000平方公里,干支渠总长超1万公里,每平方公里有1.4公里渠道,堪称全球最密集灌区之一,使得形成“塘-堰-渠”系统遍布,确保随时引水入田。

这样完善水利设施的水田区域,使得四川的都江堰成为如今少数成熟且适合曲辕犁的农耕区域,尤其主要的耕种作物还是水稻,几乎同北宋之后的江南水乡极其接近。

而这么适合水田耕犁的曲辕犁,张裔拿了样品,恨不得抱在怀里多看几次,心中或多或少感慨,要是陛下的少府能早点把这曲辕犁拿出来就好了,那今年收成怕能多增加一成。

而刘禅对推动曲辕犁并不是非常积极。

正如前面分析过,曲辕犁是在水田地区较为适用的一种耕犁,换句话来说也就只是在都江堰这一片使用。

而这里生产出来的粮食,想从这一路运输到最前线,粮食的损耗程度着实有些太高了。

所以,想北伐还是要开发出汉中作为前沿基地,去种植小麦。

而想要开垦汉中的土地,那需要研发的就是八牛犁,镂车,龙骨水车之类的生产工具,以及小麦专属神器水磨。

至少在刘禅的判断中只有汉中开发出来了,粮食储备足够了,北伐才能有那么少许希望。

所以刘禅的研究重心,基本上都是在这些旱地耕犁设备与小麦设备上了。

不过,曲辕犁到底是过度的产品,刘禅看着春耕即将到来,曲辕犁进度依旧没进展,也只能把李譔调度过去,加紧攻克这项技术的难关。

而李譔这种青史留名的擅长机关之人,与普通匠人之间的差距,自然天壤之别。

在普通匠人研究了这么久的各种经验,以及积累下来的无数次的失败之作,李譔几乎非常短暂的时间便吸收掉了。

然后在他们失败的基础上,轻轻松松便是把曲辕犁给制造了出来。

李譔也没有感觉这是自己的功劳,毕竟陛下都已经把制作曲辕犁的精要指点的清楚。

这不就是一眼就会的东西,虽然不理解为什么这些工匠尝试到现在都还没把曲辕犁制作出来,但看着工匠们一地的失败品,也不能说这些工匠没有努力,顶多就是蠢了点。

而对于蠢人李譔还是能包容的,毕竟蠢人本身并没有罪,只是耽搁了陛下的要事,就是大错了,可惜陛下对这些无能的匠人,还是太过于宽容了些。

很快,在张裔主持下,第一批专业曲辕犁很快便送到基层,春耕也在蜀地所有人的繁忙中,一点点的度过。

就这时,张温代表东吴已经过了永安来到成都,正式出访大汉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