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村口的炊烟还未散尽,空气中飘着淡淡的柴火味。李龙站在村公所门前,手里攥着一张纸条,那是昨夜可疑男子供出的情报——一份由日军特务拟定的宣传计划,内容直指八路军“私藏粮食、克扣药品”,并附有伪造的账册和物资清单。

他抬头望向远处,几个战士正在搬运木料,缝纫组的棚子里已经传出机针的哒哒声。新的一天开始了,但昨天夜里那场风波的余波仍在心头回荡。

通讯员从屋里走出,递来一份登记簿:“昨晚盘查了五名外来者,其中三人已确认身份,还有两人还在审问。”

李龙点点头,翻开登记簿,目光在几行字上停留片刻。突然,他的眉头微微皱起。

“这个人……”他指着一个名字,“昨天是不是进过村里?”

通讯员低头一看,点头道:“是,他说是从北边逃荒来的,还带了几张破布换粮。”

“把他也带过来。”李龙语气沉稳,“我要亲自问。”

通讯员应声而去,李龙转身走进屋内。阳光透过窗棂斜照进来,落在桌上的地图上,那些钉子依旧松脱,地图轻轻晃动,仿佛随时会滑落。

他没有坐下,而是站在桌前,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关键点:谣言来源、传播方式、心理影响、群众反应。每一项都指向一个清晰的方向——敌人并非靠武力进攻,而是试图瓦解军民之间的信任。

这比一场正面战斗更危险。

他放下笔,走到墙边,取下驳壳枪,熟练地检查了一遍弹夹。冰冷的金属贴着手掌,让他感到一丝踏实。

外面传来脚步声,紧接着是哨兵的声音:“报告!人带来了。”

李龙转身出门,清晨的风扑面而来,带着些许凉意。他大步走向临时审讯处,那里站着两名被捆住的男子,其中一人低着头,满脸惶恐,另一人则神情倔强,眼神中透着一丝不服。

李龙扫了一眼,径直走到那名倔强的男人面前,低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男人不答。

李龙也不恼,只是静静地盯着他,过了片刻才缓缓开口:“你知道我们为什么抓你吗?”

男人终于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疑。

“因为你说了不该说的话。”李龙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你说我们八路军抢老百姓的粮食,说我们私藏药品,对不对?”

男人嘴唇动了动,终究没说话。

“我告诉你。”李龙语气一转,平静而坚定,“我们吃的饭,是我们自己种的;我们用的药,是我们省下来的。你散布这些话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是谁在保护你们不受日本人欺负?”

男人低下头,不再言语。

李龙看了他一眼,又转向旁边那个胆小的男人:“你呢?你也被人收买了?”

那人连连摇头:“不是……我是听别人说的,我就……我就顺嘴一说……”

“顺嘴一说?”李龙冷笑一声,“一句话,就能让百姓怀疑我们的付出。你以为这只是几句闲话?这是敌人想让我们自乱阵脚。”

他停顿了一下,环视四周的村民和战士们,继续说道:“我们不怕打仗,但我们怕人心散了。今天,我们要做的不是惩罚谁,而是让大家看清真相。”

人群开始骚动起来,有人低声议论,也有人露出迟疑的表情。

就在这时,王大娘走了出来,手里拎着个竹篮。她径直走到李龙身边,站定后高声说道:“我说句话,你们听不听?”

众人纷纷回头,看着这个平日里总是笑眯眯的大娘,此刻却一脸严肃。

“我知道你们有些人不信,觉得八路军藏着东西。”她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可你们知道吗?昨天晚上,我亲眼看见一个小战士饿得晕倒了,还是别的同志分给他半块窝头才缓过来的。”

她顿了顿,声音有些哽咽:“他们吃什么?他们吃的是我们剩下的渣子面饼,喝的是我们煮菜的水。他们穿的是补丁摞补丁的衣服,睡的是草垛子。你们说,他们会偷咱们的粮食?”

人群中一片沉默。

王大娘接着说:“我孙子生病了,是八路军连夜翻山背去卫生员那儿治好的。你们谁家孩子发烧咳嗽,他们哪次不是第一时间送药上门?你们说,他们会克扣药品?”

她的声音越来越高,情绪也越来越激动。

“这不是谣言,这是有人故意挑拨!”她指着那两个被绑的人,“你们要信他们,不如信我们自己的眼睛!”

人群中响起一阵窃窃私语,有人开始点头,有人则陷入沉思。

李龙走上前一步,朗声道:“我相信大家心里都有数。但我也要说一句实话——我们现在确实困难。粮食不多,药品紧张,但我们每一分资源,都是先想着老百姓。”

他扫视全场,语气放缓:“我不求你们感恩戴德,只希望你们能明白一件事——我们和你们一样,都是中国人。敌人想让我们互相猜忌,好坐收渔利。如果我们真信了这些话,那就正中他们的下怀。”

人群中的气氛逐渐变得凝重,不少人低下头,似乎在思索。

李龙最后说道:“接下来我们会加强管理,确保每一份物资都公平分配。但我更希望大家能一起想办法,怎么把日子过得更好。只要我们心齐了,就没有打不赢的仗。”

他说完,朝王大娘点了点头,示意她可以回去了。

王大娘却没有立刻走,而是从竹篮里拿出一个干粮袋,递给李龙:“这是我家里攒的一点米,给受伤的小同志们补补身子吧。”

李龙接过袋子,郑重地点了点头。

人群渐渐散去,阳光洒在每个人脸上,驱散了些许阴霾。

李龙站在原地,望着远去的百姓们,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这场风波还没有完全过去,但至少,他已经让大多数人看清了方向。

就在这时,通讯员匆匆跑来,递上一张纸条。

李龙展开一看,上面写着一行字:“村东头,林子里有人鬼鬼祟祟。”

他将纸条折好,放进口袋,转身朝工程组走去。

阳光正好,风轻云淡,新的一天,才刚刚开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