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晨光未散,林间的露水还凝在草叶上。李龙站在村东头的老槐树下,手指轻轻摩挲着树干上的裂痕。昨夜通讯员递来的纸条还夹在他衣兜里,字迹虽浅,却像钉子一样扎进他心里。

“村东头,林子里有人鬼鬼祟祟。”

他抬头望向那片林子,枝桠交错间透出一线天光。风不大,可树叶簌簌作响,仿佛藏着什么秘密。他知道,敌人不会就此罢休。谣言只是开始,真正的危险,还在后面。

“李队,人都到齐了。”通讯员小张从山坡下跑上来,气喘吁吁地汇报道。

李龙点点头,转身走向村口的空地。十几个战士已经列队等候,神情肃穆。他们都知道,昨晚那场风波还没完全平息,今天就又得面对新的挑战。

“我们不能再被动防守。”李龙站在队伍前,声音不高,却穿透晨雾,“敌人会趁着夜色、借着混乱潜入村里。我们要做的,不是等他们来,而是让他们不敢靠近。”

他环视众人一眼,继续说道:“从今天起,巡逻路线重新划分,三班轮换,每班四小时,重点区域必须有暗哨。王大娘那边也组织了几位热心的乡亲,成立情报传递小组,确保消息能第一时间传达到每个人手里。”

队伍中有人低声嘀咕:“晚上站岗太累,白天还得干活……”

李龙听到了,却没有发火。他走到说话的战士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信不信,敌人不会挑咱们休息的时候来?”

那人低下头,没再说话。

“今晚就开始演练。”李龙语气坚定,“所有人都参加,军民一起。我们要让每一个村民都知道,怎么认人、怎么报信、怎么防备。”

安排完任务,他独自走向工程组那边。几个年轻战士正在修整木桩,准备用来加固村口的围栏。看到李龙过来,一个满脸雀斑的小战士赶紧站起来敬礼。

“李队。”

李龙摆摆手:“继续干你们的活,我看看。”

他蹲下身,摸了摸刚削好的木桩。木质粗糙,但结实。他抬头问:“这些够不够用?”

“差不多吧。”小战士挠了挠头,“就是数量不多,得轮流替换。”

“那就多做些。”李龙说着,顺手拿起一把斧头,砍下一截树枝,“别心疼力气,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省。”

话音刚落,远处传来一阵铃声。清脆而悠长,随风飘过田野。李龙转头一看,是王大娘正往老槐树上挂一串铜铃。

“这是俺爹留下的。”她一边系绳子一边说,“风吹铃响,就是来了外人。”

李龙走过去,看着那串铜铃在晨风中微微晃动。他伸手轻拨了一下,铃声顿时清亮许多。

“谢谢您,大娘。”他说得很轻,也很认真。

王大娘摆摆手:“谢啥,咱们是一家人。”

李龙没再说什么,只是默默记下了这个细节。他知道,在这片土地上,百姓的支持,才是最坚固的防线。

暮色渐浓,炊烟袅袅升起。村口的灯火一盏接一盏亮起,像是星星落在了地上。

演练开始了。

李龙亲自带队,带着十几个战士和二十多个村民,分成几组,在村边模拟敌情。一个战士扮成特务,混在人群中试图偷听消息,结果不到十分钟就被识破。

“你怎么发现他的?”李龙问一个年近四十的汉子。

“他走路不看路。”汉子咧嘴一笑,“咱这儿都是泥地,谁不知道低头看脚底下?他倒好,眼睛到处瞟,跟贼似的。”

人群哄笑起来,气氛轻松了些。

但李龙没笑。他看着那个被抓住的“特务”,眼神沉静如水。

“记住,敌人不会穿军装来。”他说,“他们可能是个赶集的、卖货的,甚至是你认识的人。只要不对劲,就要警觉。”

演练持续到深夜,直到月亮爬上树梢。结束时,不少村民脸上带着疲惫,但也多了几分踏实。

李龙站在高处,望着远去的人群。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敌人不会停下脚步,他们只会更狡猾。

但至少,现在,大家的心,是齐的。

“李队!”通讯员小张急匆匆跑来,手里攥着一张纸条。

李龙接过,展开一看,眉头皱了起来。

“王大娘刚才回村路上,碰到个赶集回来的老人,说最近好几处村子都听说‘八路藏粮’的事。”

李龙沉默片刻,将纸条折好放进衣兜。

“把王大娘请来。”他说,“还有,明天开始,夜间巡查加派人手,尤其是仓库周边。”

小张应声而去。

李龙抬头望向夜空,星子稀疏,风有些凉。他紧了紧外套,转身朝村公所走去。

灯火未熄,屋里传出低语声。他推门进去,看见王大娘正坐在桌旁,手里端着碗热汤。

“大娘。”李龙坐下,“辛苦您了。”

王大娘摆摆手:“不辛苦,该做的。”

李龙点头,从口袋里掏出那张纸条,递给她。

“您觉得,这事儿是不是有点奇怪?”

王大娘看了眼纸条,神色渐渐凝重:“不止一处村子?那就是有预谋的。”

李龙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她。

“要我说,”王大娘放下碗,声音压低,“这回的谣言,比上次更狠。”

李龙缓缓点头:“上次是想让我们自己乱了阵脚,这次……是要让整个根据地的人都怀疑我们。”

屋内陷入短暂的沉默。

外面,铜铃轻响,随风荡开。

李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那片漆黑的林子。

他知道,这场仗,才刚刚开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