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兄封我戾王?称朕明中宗 第39章 年号景泰

作者:一时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0 04:45:07
最新网址:www.biquw.cc

朱祁钰踢开了曾经龙椅之下的小四方桌,一步一步的走向象征着权力的皇位。

他站在龙椅前摩挲着把手,随后转身一担衣袍,大马金刀地坐在了上面。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龙椅并不舒适,甚至有一些硌身体,可上面的风光足以让世间所有人为之疯狂。

朱祁钰看着跪拜的群臣,感受着后面无能为力的太后夺命的目光,向大明朝发布了他的第一封诏书:

“朕以凉德,嗣守祖宗鸿业,方当与天下休息。讵意虏寇猖獗,先皇北狩,神器无主,国本动摇。

今有礼部尚书胡濙、兵部侍郎于谦等合词陈请,以社稷安危为念,万民倒悬为忧,谓「国不可一日无君」。

朕虽再三固辞,而群臣伏阙泣血,援引「大义灭亲」之典,复以「汉文帝继统」为比。

太后面谕:「皇帝陷虏,郕王宜即大位以安人心。」

兹者俯徇舆情,于正统十四年祗告天地、宗庙、社稷,即皇帝位。

定年号景泰,俟来年改元。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短暂地沉醉在权力带来的快感后,朱祁钰自然得给这些从龙之臣开始封赏:“升授礼部尚书胡濙太子太傅,主持登基典礼及与瓦剌的谈判交涉。”

“升兵部左侍郎于谦为兵部尚书,暂领京城防御之事。”

“升陈循为户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继任内阁首辅。”

如此一番封赏之后,朱祁钰勉强是将诸多已经随英宗出征战死官员的空位填补之上,其余还未收到确切阵亡名单的便暂时空置,万一有几个逃回京城的。

胡濙等人见大局已定,心中也是吐出一口气。

虽然参与废立之事有违群臣伦理,也不符合他们一贯的性子。

可如今看着郕王,现在该称陛下的朱祁钰井井有条的发号释令,一直悬着的心也终于是落地了。

只是胡濙不曾向朱祁钰说的,是太后懿旨中所留的隐患。

作为六朝老臣的胡濙,经历这么多次的改朝换代,一眼就看出来太后所留的手段。

形势之下,太后不得已将皇位过继到了朱祁钰的手下,可原定的太子之位却未曾提及,仍然由先皇之子朱见濡即位。

陛下到底年轻!

即便如今先皇被尊为太上皇,若是皇位继承人不更改,大明的传承兜兜转转终究将回到先皇一脉上。

而废立太子之事,自古便是争议不断之事。

若是陛下不趁此机会,日后想要再更改怕是不易。

但这些话,胡濙都没有说,而是默默的烂在肚里。

他可以拥立新帝,那是因为国家需要一个皇帝。

可在国本之事上,他终究是一个外臣,不应明目张胆地插手皇家之事。

胡濙所言不错,结束朝会后快速回到郕王府的朱祁钰确实未曾想到立刻更改太子之事。

毕竟他也是第一次当皇帝,不像英宗那么有经验,能够二次登基。

他脑中还是充斥着大权在手的兴奋感的。

二来,朱祁钰在感受到权力的同时,也仿佛更加直面感受到了也先的兵锋,正在一门心思地思考对策。

只是在文华殿之上,碍于太后与群臣,很多话朱祁钰不方便说,这才将于谦等人匆匆召入郕王府议事。

“恭喜高升啊,于尚书。”胡濙笑眼盈盈地向于谦打着招呼。

“胡太傅折煞我也,京城布防之事到时还望胡大人帮助一二。”面对胡濙的打趣,于谦嘴上也是不输的揶揄一番。

先一步退朝,来到郕王府的众人互相恭维着。

这些大臣心知肚明,朱祁钰登基第一日便招入府中的,不是朝中重臣便是心腹。

既然自己日后免不了打交道,不如提前熟络些关系,朝中也好办事。

只是众人的寒暄在看到雷厉风行、走路生风的朱祁钰时,立刻停止了,跟着他快步走入府中。

看着人满为患的茶室,朱祁钰心中都有些许感叹了。

不过短短一月,在这茶室中发生的事太多了。

他拿起面前准备好的浓茶,收回那发散的思绪,按照路上做的腹稿率先向胡濙询问道:

“如今当务之急是将先皇迎回,既让先皇不再瓦剌受辱,也可使得我边疆将士不在束手。”

“太傅可有合适人选与瓦剌人交涉?只怕瓦剌蛮夷,出使者恐有性命之忧。”

见到朱祁钰心系先皇,这些大臣们心中多少是有些赞叹的,虽然陛下做事雷厉风行了一些,但心中还是很念旧情的。

他们对于自己未来的处境也感觉更加心安一些,念感情的帝王手下的日子总归不会太差。

可真的是朱祁钰自己向迎回堡宗吗?

他巴不得哪儿的流矢射中了堡宗,或者是堡宗突然良心发现自刎归天了。

只要朱祁镇死在塞外,朱祁钰也不用担心什么夺门之变了,处处使绊子的孙太后也可以跟着他儿子一起归天。

思念成疾、痛哭不止,最终心力憔悴地病逝,朱祁钰连理由都给她找好了。

哪怕对堡宗自身来说,只要他死在关外,也不至于遗臭万年,不过是御驾亲征牺牲了而已。

那叫门的人?瓦剌人的抹黑罢了!

可就是这般双赢的局面,他朱祁镇不愿意死啊!

他不愿为了大明的再次伟大付出他小小的生命!

偏偏朱祁钰继位的正统性是来自于朱祁镇的,所以上位之后必须迎回朱祁镇,同时还不能抹黑朱祁镇,不然和骂自己没什么区别。

他只能装模做样的向胡濙请教,看看能不能在他的人选里面安插几个能让堡宗溶于水的好手。

“臣愿意亲自前往,迎回先皇!”

“不可!太傅那是国之砥柱,岂可亲身冒险。如今情况不明,还需年富力强又心怀家国之人前去!”

朱祁钰立刻制止了胡濙的话语。

这位太子太傅兼礼部尚书是真正的国之重臣,六朝元老。

他考进士的时候,那时候还叫建文二年,如今史书上的洪武三十三年...

让他年过七旬的身子去直面也先,朱祁钰于心不忍也觉得太过大材小用了。

朱祁镇死就死了,胡濙可要保重身体啊。

“那臣以为工部右侍郎赵荣、御史杨善可为使者,于瓦剌谈判。”

朱祁钰不怀疑胡濙看人的能力,根据他的印象,这两人好像确实也能力出众,尤其是杨善善于雄辩。

历史上就是这二人成功把英宗给带回来了!

正当朱祁钰绞尽脑汁地像有没有能够坏事的人选时,一个人名骤然浮现。

徐珵,徐有贞!

这睚眦必报的小人用对了,那可是大有用处。

朕就要用这小人治小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