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二,
大同城远方的乌云密布,在城中都能隐隐听到远方传来的雷声。
好好休息了一日的朱祁镇,此刻看着城外的乌云都却觉得无比的顺眼!
无他,唯心情愉悦尔!
多日来随军出行,虽然吃穿用度都是军中最佳,可受条件限制,距离朱祁镇平日所用相差甚远,更别说历来出征不允许有女眷随行了。
昨日官员进献的侍奉女子,虽比不上京中美人,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至少对于在男人堆中混迹了半月的朱祁镇来说,宛如久旱逢甘霖一般,让今日的他春风拂面。
只是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在短暂的得到满足后,朱祁镇变得更加思念京中的奢靡生活了。
而此刻他的大伴王振,正面色铁青的听着另一个宦官汇报。
那人,正是郭敬!
那个第一次瓦剌攻击时,躲在草丛之中才逃过一劫的宦官,如今正有声有色的描绘着瓦剌人的恐怖,以及他监军部队的无能才会导致惨败。
听着郭敬的描述,王振眼前仿佛浮现出了那瓦剌人的弯刀在如同收割麦子般杀死明军的模样。
感受着脸上滚烫的血迹,他们不仅不感到难受,反而眼神里更添一分疯狂与嗜血之色,舌头将嘴角的鲜血舔入口中,继续提着刀冲向明军!
虽然王振之前也曾听人说过瓦剌的恐怖,他也不过当作那些文官想要让陛下班师回朝的说辞罢了。
但现在向自己汇报的人,是自己一手提拔的郭敬。
王振面对一众大臣的能够耀武扬威,因为他知道有陛下在这群大臣弄不死自己。
可瓦剌人不一样啊,他们可不管自己的权势如何。
再者,素来听闻胡人擅骑射,若是被战场中的流矢击中,夺去自己性命也不是不可能。
听到瓦剌人屠杀完后,好像已经撤回草原,王振心想:
“郭敬的说辞正好给了陛下一个能够班师回朝的台阶,只要不面对瓦剌便不会有性命之忧!”
于是,他带着自己的小弟郭敬,将瓦剌人的凶残又添油加醋的描述了一番,同时表示:
“这样凶残的民族,在听到陛下的消息后都已经抱头鼠窜回到草原了,陛下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啊!”
本来就思念京城的朱祁镇一听这番言论立刻同意了撤退,同时心中大喜:“没错,朕并非没有战胜也先,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此刻班师回朝,倒也合情合理。”
收到旨意的王振立刻招呼着大军撤退。
在他看来,只要早一步离开大同这个危险的地方回到京城,就不会遇到郭敬说的那般危险,自己的小命和荣华富贵就还能保得住。
可王振到底是缺乏领兵的经验,他并不清楚所谓撤退可并不是往后行进那般简单的,如果不慎就是溃败!
而他的焦虑与恐慌已经顺着命令,一层层的传到了下面的将士之中。
就在大军混乱的撤出大同城之时,黑夜中一直暗自注视着明军的那头来自北方的狼,行动了!
-----------------
远在京城之中的朱祁钰,看着大军已经撤出大同的消息,内心五味杂陈。
虽然很早就知道是既定的事实,可是当事情真的要在面前发生的时候,还是感慨万千。
一旁的马顺,在见识那么多次朱祁钰对于边疆的预言后,已经从震惊、惊讶到此刻的麻木了。
他甚至觉得自己没有必要去看什么军报,直接问郕王就行了。
但两人未曾明说却心知肚明的是,虽然也先大军即将到来,但这也预示着皇位正在一步步向朱祁钰靠近!
在皇帝率领大军行进的这几日中,朱祁钰也忙着增强自己对于京城的控制力。
尤其是自上次朝会之后,朱祁钰如今几乎是暂时性的控制住了整个朝堂。
随着周航的口供,以及南城指挥使家里的证物被呈现在了朝堂之上,朝中重臣串通边将勾结瓦剌的事情已经摆在诸位大臣面前。
有如此一顶帽子在,即使面对锦衣卫的挨个问讯,文官们对此也无法发难。
更让朝廷上大臣们感到人人自危的是,他们并不知道下狱的御史姚宗交代了些什么,会不会牵连到自己。
姚宗的证词,如今像一把利刃悬在衮衮诸公头上。
但其实,姚宗压根什么都不知道!
朱祁钰和马顺之所以没放出风声,一方面是继续借此机会扩大权力,另一方面也是知道炸不出幕后黑手。
姚宗被逼迫参与的手法,与当年威胁周航一模一样。
在南城指挥使的尸首被刑部大理寺发现的当晚,有人拿着当年姚宗在翰林院时期,拿着家族给的银子贿赂吏部官员的事情威胁他,让他推着整件事情往前走。
本来因为周航的侍郎二字,朱祁钰对于刑部侍郎抱有极大的期待,可没想到结果出人意料。
这刑部侍郎竟然是个二愣子!
不像其余一些大臣,锦衣卫通过言语诱导、恐吓的方式,最终他们交代了是太后一党的人,
刑部侍郎他和什么势力都不沾边,还真是纯粹的觉得南城指挥使是马顺害死的,满心都是为国除去马顺这种残害大臣的人!
面对这样的人,朱祁钰也没有难为他。
在他看来虽然蠢是蠢了点,但是刑部需要这种坚持司法公正的人,蠢点也好!
一个刑部侍郎也霍霍不到百姓!
对于朱祁钰来说,这次的事件还是有一份意外之喜。
面对可能与外族勾结的边军,在太后、自己、以及朝廷诸位大臣的同意下,竟然调动了一万余人的威海卫到保定府附近待命,一旦有北方反叛的消息,立马北上!
朱祁钰知道北上是肯定来不及的,北方的大军不过三天就全军覆没了!
但那一万威海卫,将为自己抵御也先的增加一份大大的底气。
只是京城中的事物,并不是全部都一帆风顺的。
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朱祁钰的心头。
京城和边军之中,通敌卖国的人究竟是谁?
侍郎?
刑部侍郎已经排除,礼部和吏部的侍郎跟着皇上出征了。
可朱祁钰对于剩下的结果,本能的感到害怕。
因为直接管辖军中事务的兵部,其左侍郎正是于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