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北宋当牛马 第18章 暗流藏杀机

作者:明天oy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3 18:22:21
最新网址:www.biquw.cc

一连几日,县粮仓前的人越来越少。

最初三日,尚能维持百十人排队借粮,到了第七日,整整一上午,也不过寥寥十数户人前来递上户贴。

“今儿才来了七家。”小玉将最后一张户贴登记完,合上册子,眼神里也透出一丝忧色。

李长安坐在简陋案后,低头翻看今日的账目,神色淡然,心中却早已有了判断。

谣言,还在发酵。

可问题在于,光靠口舌挑拨,县衙并无确切证据,要是贸然抓人,不但得不到支持,反倒会让百姓觉得“果真有鬼”。

李长安合上账册,揉了揉额角,朝黄策道:“得去趟县衙了。”

黄策点头:“那我陪你。”

“不用。”李长安站起身,“这种事,你在反倒不好说话。县令若真为民着想,自会听进去。”

他收拾了契纸,回头吩咐石大牛几人看好粮仓,又瞥了眼不远处几个缩在墙角窃窃私语的农人,心中冷笑一声:舆论战打到这地步,不是斗嘴了,是斗耐性。

与此同时,魏县刘主簿府邸,一室灯火,密谈正酣。

刘福生晃着茶盏,语气里带着几分不屑:“那李长安,也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三百石粮食让他试试水也就罢了,居然还真敢把自己当回事,打起了剩下那五千石的主意。”

他顿了顿,嘴角露出一丝冷笑:“赵延章那老狐狸,竟也真看上了这个穷书生,捧得跟个宝贝似的。啧,世道真是变了。”

刘福生正对坐着的,是魏县有名的富商范有道。

此人手握数处田产和盐引,在县里走动多年,眼线人脉遍布三教九流,连县衙里都有人欠他人情。

范有道放下茶盏,微微挑眉,语气不紧不慢:“你之前不是安排人手去闹了一番?怎么,动静闹了这么久,还是有借粮的?”

他笑了一声,意味不明,“我还以为你把那姓李的小子收拾得服服帖帖了呢。”

刘福生冷哼一声:“我出手,自然是有成效的。你还真以为那小子嘴皮子一抹油就能扭转人心?哼,最近几日借粮的百姓已经少了不少,再过几日,怕是一个敢去的都没了。”

范有道斜着眼笑道:“那你怎么还不下死手?就任由李长安那小子在县里活蹦乱跳的?旁人看了,怕是还以为你刘主簿拿他没办法呢。”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揶揄:“你可是这一县主簿,真要动手,随便在契纸上做点手脚,再安排个‘强逼百姓签约、豪取民田’的罪名,不就能让那小子吃不了兜着走?”

刘福生脸色阴沉,捏了捏眉心,冷声道:“你以为我没想过?可他那三联契不知道是从哪学来的,契纸一式三份,官、民、他自己各执一份,改一处,另外两份一对就穿帮。偏偏赵延章还护着他——我现在动手,那就是明着跟赵延章翻脸。”

范有道嗤笑一声,端起茶盏:“和赵延章翻脸又如何?他不过是个无权无势的地方县令,你不是还有个任大名府知府的女婿么?”

刘福生闻言,眼神微沉,缓缓道:“韩公……前些年率军西征,在罗兀一战吃了败仗。如今朝堂上风向骤变,他那些政敌盯得紧,弹劾折子一摞摞往上递。据说陛下已有意将他调去邓州,昨儿我那闺女传了封信回来,说老爷子近来整日闷坐书房,连饭都少吃了,怕是……已有退意。”

这“韩公”,正是当今大名府知府韩绛。

刘福生当年看准韩绛的势头,狠下心把嫡亲女儿送进他府上为妾,自此在魏县横行多年。

可若韩绛真被贬调,便是失了天大靠山。

范有道“啧”了一声,放下茶盏,轻笑:“靠山快塌了,也难怪你不敢硬顶赵延章。”

他顿了顿,脸上浮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可就这样放着李长安那小子满县城耀武扬威?你当真打算什么都不做?”

刘福生沉默片刻,叹了口气,没有接话。

范有道凑近了些,低声笑道:“我倒是有一个主意……”

刘福生低头啜了口茶,皱眉道:“什么主意?说来听听。”

范有道笑而不语,缓缓靠向椅背,眯起眼道:“北山上的几伙山匪……已经几个月没下山了吧?”

刘福生眉头微挑:“听说他们粮草告急,的确是有些蠢蠢欲动。可这剿匪一事,自有县尉去操心,与你我何干?”

范有道“哼”了一声,语气低缓:“当然有关。咱们可以……‘借’他们一用。”

他凑近了些,压低声音:“我派人上山,和匪头说清楚,让他们专抢那些刚领了青苗粮、往村里运的百姓。咱们再安排几个人,在坊间传话,说这事是李长安一手安排,为的是借山匪之手吞了粮,再反咬百姓赖账。等民心散了,你再亲自带人上山‘剿匪’,让匪头交几个替罪羊出来应差——事情一了,百姓信你有功,赵延章也拿你没办法。”

说到这,范有道抬眼看了看刘福生,语气淡淡:“不过这事成了……后头那几千石青苗粮,可得分我三成。”

刘福生先是一愣,旋即缓缓笑出声来:“三成算什么?只要能把李长安那小子按死,别说三成,五成都给你。”

两人相视,皆笑。

笑声低沉阴郁,仿佛眼前已经看到李长安狼狈失势的模样。

而此时,李长安已来到了赵延章府前。

他站在门前,拱手对守门的家仆道:“劳烦通传一声,就说李长安有要事,想面见赵县尹。”

门子应了声“稍等”,转身进了院中。不多时,便又折返出来,摆手道:“赵县尹请你进去。”

李长安颔首,迈步而入。

府中依旧清雅整肃,他一路行至正厅,赵延章已坐于榻后,手中放下了未读完的书卷。

“李长安。”赵延章抬眼,看着他,神情不露声色,“今日来,可是出了什么事?”

李长安拱手行礼,目光平静:“确有一事,要禀县尹。”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