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钱孙义,你检举钱谦益有功,且与钱谦益并无血缘关系,死罪可免!”

“多谢殿下!多谢殿下!”钱孙义听闻自己能活下去,赶忙跪地谢恩。

就在这时,钱谦益的另一个小妾十分着急地开口:“殿下,民妇也有话讲!”

朱瞻基顿时来了兴致,目光投向她,问道:“你有何事要说?”

“殿下,民妇是钱谦益的第八房小妾,民妇育有一女,可她并非钱谦益亲生,而是民妇与家乡情投意合的表哥所生,恳请殿下饶她一命啊!”说罢,她急忙拉着一个小女孩,一同向朱瞻基下跪。

朱瞻基见状,嘴角微微上扬,神色一凛:“你可知,欺骗本殿下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吗?”

小妾满脸慌张,忙不迭说道:“殿下,民妇所言句句属实,民妇的表哥可以作证!”

“你你……你这个淫妇!”钱谦益怒目圆睁,恶狠狠地瞪着自己的第八房小妾。

对方也毫不示弱,大声反驳:“钱谦益,你这老贼!我自幼便与表哥情投意合,是你强行逼迫我做了你的小妾。况且你早就没了那方面的能力,又怎么可能生孩子,活该你戴绿帽子!”

钱谦益听闻,看着自己的两个小妾先后给自己戴了绿帽子,气得双眼几乎要喷出火来,脑袋一歪,又一次昏死了过去。

现场的百姓,像是在看一场精彩大戏一样,津津有味地看着眼前这场大型家庭闹剧。

精彩,实在是太精彩了,让人有些目不暇接。

朱瞻基此刻竟对钱谦益生出几分同情。

钱谦益一共娶了九个小妾,其中最出名的当属一代名妓柳如是。好在柳如是在历史上名声颇佳,朱瞻基已让纪纲放过了她。

只是钱谦益着实可怜,九个小妾,恐怕不少都给他戴了绿帽子。钱谦益的教训告诉了我们没能力就不要娶那么多小妾,不然什么时候头顶不成绿色都不知道。

“纪纲,派人去查此事,若情况属实,便饶过这女孩。”

钱谦益的第八房小妾听闻,赶忙带着那个五六岁的女孩,再次跪地谢恩。

朱瞻基瞥了一眼昏迷的钱谦益,吩咐人用冷水将其泼醒。

“钱谦益,如今你还有什么可说?”

钱谦益怒视着朱瞻基,眼中满是怨毒,朱瞻基此举,简直就是在杀人诛心啊。

“朱瞻基,老夫就是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朱瞻基听后,反倒笑了,淡然回应:“你做人我都不怕你,你觉得我会怕你做鬼吗?”

“行刑!”

随着朱瞻基一声令下,手起刀落,钱谦益一大家子人头纷纷人头落地,鲜血瞬间染红了整个高台。

“杀得好!”

“对,这样的狗官就该杀!”

“宣德陛下万岁!”

“宣德陛下万岁!”

整个菜市场回荡着百姓们震天动地的欢呼声。

朱瞻基见状,高声说道:“诸位大明子民!过去是我大明朱家对不住大家,让你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些都是我朱家的罪过!”

说着,朱瞻基竟向着百姓深深拜了下去!

现场的百姓见状,顿时呆立当场。皇帝就是天子,是上天之子,自古以来只有百姓拜天子,何时见过天子拜百姓?朱瞻基这一拜,彻底颠覆了他们的认知,同时也悄然消除了他们心中对大明朝廷的不满。

“殿下英明!”纪纲带领锦衣卫大声高呼。

“殿下英明!”

“殿下英明!”

百姓们也纷纷起身,跟着高呼。

朱瞻基见目的已然达到,便对纪纲吩咐道:“继续审问下一个官员,原内阁首辅魏藻德!”

很快,魏藻德一家人被带到现场。此次审问过程与之前钱谦益那次相差无几,而且有了钱谦益的先例,百姓们几乎没有丝毫犹豫,纷纷上前检举魏藻德的罪行。

紧接着,又是手起刀落,魏藻德人头落地。

公开审问就这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

不远处,一家豪华酒楼内,与菜市场的热闹非凡形成鲜明对比,这里显得格外冷清。

酒楼里聚集了数人,若是朝中官员在此,定能立刻认出他们。

这些人分别是吏部左侍郎张彩、户部右侍郎张博、兵部左侍郎杨涟、礼部左侍郎杨汝成、户部右侍郎党崇雅以及工部侍郎沈维炳。

众人望着菜市场那边,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尤其是张彩、张博和杨涟三人,他们作为东林复社的代表任务,朱瞻基今日公开审问钱谦益和魏藻德的举动,无疑是扯掉了东林党最后的遮羞布。

从今天之后,只要他们敢对外自称东林党,百姓们的第一反应就会是钱谦益,会将他们都视作与钱谦益一样的人。

看着群情激奋的百姓,张彩忍不住愤恨地骂道:“该死!”

张博说道:“如今看来,这位宣德皇帝的屠刀可不仅仅指向我们东林一脉,他这分明是要向我们士大夫宣战啊!诸位,难道你们还打算继续坐视不管,视而不见吗?”

要知道,大明文官集团党派林立,并非只有东林党一家。

在场的六人之中,除了张博、张彩、杨涟三人属于东林党,杨汝成属于宣党,沈维炳属于楚党,党崇雅则是晋党。

见其他人都不说话,张博脸色愈发难看:“诸位,历朝历代都不乏此类事情发生。我东林一党为大明尽心尽力,鞠躬尽瘁,可谁能想到大明竟要兔死狗烹。诸位难道觉得,宣德皇帝除掉我东林党后,会放过你们吗?”

闻言其他人依旧沉默不语,他们心里清楚张博所言句句属实,可文官党派之间也存在竞争关系,如今朱瞻基对付东林党,只要不威胁到他们自身利益,他们倒也乐于见到这样的局面。

张博见状,冷笑一声:“诸位,可别忘了,永乐一朝可是开启了海禁。要是继续放任下去,你们说崇祯一朝会不会也如此呢?”

........

张博的话,显然触动了在座众人。毕竟开海一事,触动了所有文官集团的利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