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推开罐头厂大门时,正赶上维克多在指导几个老兵拆解一挺重型爆弹枪。
“小心那个复进簧,”维克多提醒道,“这种MK-III型号的设计比较反常识,位置不对会卡壳。”
谢尔盖仔细端详着手中的武器:“帝国的玩意真踏马古怪,明明结构不复杂,威力却大得离谱。”
“这你就不懂了。”维克多放下扳手,点了根烟,“爆弹枪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把榴弹发射器做成突击步枪,每颗子弹都等于一颗高爆手雷。”
“连发RPG是吧?”米沙来了兴趣。
“差不多那意思,”维克多吐了口烟,“不仅如此,还有一些黑科技,邪门得很。我给你们讲个事儿——”
“军校那会儿,有个倒霉蛋的枪卡壳了,死活打不响。教官叫来技术神甫,那老头检查半天,最后你猜他说啥?”
“啥?”
“说枪没毛病,是‘机魂不悦’。”维克多忍不住笑了,”我当时差点没憋住,心想这他妈不是扯淡吗?”
谢尔盖嗤笑:“然后呢?”
“然后那神甫让新兵跪下,抱着枪念忏悔词,说什么得罪了武器之灵。”维克多掐灭烟头,“我们一帮人在旁边等着看笑话。结果——”
“结果他妈的,念完之后那枪真好了!”维克多一拍大腿,“当场就能打响,把我们全看傻了。”
“扯淡吧?”安东不信。
“我还能骗你?更邪门的我都听过。”维克多又点了根烟,“一个老兵说有一次执行任务,弹匣打空了,混沌信徒已经冲到面前,但他还是下意识扣动扳机——你猜怎么着?”
“没子弹了还能怎么样。”彼得翻了个白眼。
“错!瞬间打出了三个标准弹匣的子弹!”维克多比划着,“直接把叛军打成了筛子。事后大家检查,弹匣确实早就空了,鬼知道那子弹是从哪冒出来的。”
“麻的,真的假的?”
“技术神甫说,是机魂被他的忠诚勇武感动了,‘恩赐’了这场胜利。”维克多耸肩,“反正从那以后,我是不敢小看这些破铜烂铁了,这玩意跟地球货根本不是一种东西。”
谢尔盖摸了摸手里的枪:“照你这么说,咱们还得哄着这些家伙?”
“也不用太夸张,”维克多笑道,“就是维护的时候多用点心,擦枪的时候顺手说两句好话,‘辛苦了老伙计’什么的。有些老枪真的有点灵异,你对它好,关键时刻它也不会掉链子。”
“我特嘛对着一把枪说话?”米沙哭笑不得。
“爱信不信,”维克多无所谓地摆摆手,“反正等离子枪那种高级货,你不老实伺候着,分分钟过热炸你一脸。那场面…你想想。”
“说到技术神甫,”连城突然开口打断了维克多,“我们迟早要和机械神教打交道。维克多,给大家讲讲基本常识,免得到时候说错话。”
“对对,”维克多立刻严肃起来,”那群机油佬可不好应付,跟他们打交道首先记住一个事:永远不要用‘发明’这个词。”
“为啥?”米沙不解。
“因为在他们的教义里,所有知识都已经存在于万机之神那里,”维克多解释道,“人类黄金时代创造了一切,我们只是在‘重新发现’失落的知识。说你‘发明’了什么,就等于说你比远古的黄金人类更聪明——一来完全不可能,二来那知识肯定不是好道来的。”
谢尔盖点头:“所以如果我改进了什么东西……”
“你可以说是‘维护中发现了更符合机器精魂的配置’,”维克多解释道,“或者说:‘通过祈祷获得了万机之神的启示’,话术很重要,能决定你是否要上火刑架。”
“那我们准备搞的这些土法改装……”安东有些担心。
“这就要看你遇到什么样的技术神甫了,”连城说道,“火星来的正统派肯定不行,但边远地区的就不一定。我查过资料,帝国这么大,不是所有锻造世界都能严格遵守教条。”
“确实,”维克多点头,“比如驻防这里的应该是卢格冬斯克锻造世界的分支。那是个小型锻造世界,资源匮乏,据说他们对‘技术考古’特别热衷——就是挖掘本地的‘远古遗迹’,然后宣称发现了STC。”
“STC是标准模板建造系统,你可以认为是一个自动运行的工厂,一个STC对应一种设备。”维克多看着一脸茫然的众人,解释道,“这是机械神教的圣物。哪怕是个马桶的STC设计图,在他们眼里都比一个星球还宝贵。”
“那我要是真发明了什么,他们也会硬说那是远古人类的STC?是不是太牵强了。”安东问道。
“谁说的?”维克多摊手,“按照教义,人类黄金时代遍布整个银河。理论上说,任何地方都可能有失落的技术。一个看起来像是本地工匠打造的零件,谁能证明它不是远古设计的重现?”
维克多补充道:“关键是要懂规矩。比如,如果技术神甫说某个东西是‘神圣的远古设计’,你就顺着说。如果他们要做什么仪式,你就配合。”
“我看过一个战报,”维克多一边回忆一边说,“莫迪亚纳战区的星界军的随军圣殿,一度面临补给断绝,物资极度短缺,不得不用兽人的废料修理帝国装备。审判庭来查的时候,你猜他怎么说?”
“怎么说?”
“他说这是‘净化异端科技的神圣仪式’。通过拆解和重铸,让这些污秽的金属重新为万机之神服务。”维克多耸肩,“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当然有传闻说那是因为他把之前私藏的STC上交给了审判官。”
“我们民兵组织不会得到任何来自帝国的官方支持,所以想要发展壮大。”连城说,“一个我们自己的技术神甫是必不可少的。”
“这并非不可能,”他环视众人,“西伯利亚这地方,来的技术神甫多半都有自己的小算盘。通古斯、贝加尔湖,这些地方的异常现象,在某些人眼里都是‘圣迹’。一个愿意跑到天寒地冻的地方寻找‘远古遗迹’的技术神甫,对于异端的判断,往往……不会那么死板。”
“明白了,”谢尔盖若有所思的回应道,“我们想要干一票大的,得先去找个思想开放、爱钻空子的红袍子……但是在此之前,我们怎么办,干等着吗?”
“在此之前?”连城拿起桌上一把锈迹斑斑的自动步枪,熟练地卸下枪机,“先把这些破铜烂铁修好再说。没有趁手的家伙,什么大计划都是空谈。”
“这生意倒是做的来,赤塔太多人需要修枪了。”米沙叹了口气,“我有个哥们,自动步枪的撞针断了,找了半年都没找到合适的零件。最后只能拿根钉子磨了个土制的凑合用。每次扣扳机都提心吊胆,生怕哪天炸膛。”
维克多接过话头,“朱可夫那帮人垄断了武器买卖,但他们只管卖新枪赚大钱,根本不管售后,甚至希望你买新的。这就是我们的机会——修枪、配零件、定期保养,估计能大赚一笔。”
“说到这个,”谢尔盖一边擦拭着满手的机油,一边皱眉道,“西伯利亚这鬼天气才是大麻烦。零下四十度,普通枪油直接冻成膏。我以前在装甲团的时候,有一次演习,半个连的武器全哑火了。”
“帝国的低温枪油倒是好使,”安东接过话头,眼里闪过一丝向往,“可那玩意儿贵得离谱,只有帝国军才用得起。”
“我们可以自己调配。”谢尔盖突然说道,。“煤油、机油,再加点帝国的枪油,虽然远比不上正品,但应付零下三十度没问题。当年在前线,我们就是这么干的。”
“这办法好。”连城眼前一亮,“这些东西都不难搞到。谢尔盖,你能把配方写下来吗?”
老技师点点头:“没问题。不过低温枪油可不好找,可能得想想办法…”
“军营那边应该有不少存货。”连城若有所思,“萨姆索诺夫那里肯定有不少过期的军需物资。以他的性格,只要价钱合适,什么都能谈。”
“一步步来吧。”几个人商议半天,连城做了个总结,“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再考虑好不好。等我们把这个武器维修站的名声打出去,就自然会有更多人来找我们。”
连城站起身,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我把话说在前头,我们不是开善堂的——合理的价格,可靠的质量,这才是我们立足的根本。当然了,”他顿了顿,“对那些真正有困难的退伍兄弟,可以赊账,甚至用手艺抵债,能加入我们就更好了。”
“我同意,”谢尔盖点头,“到时候零件多了,经验足了,工人多起来,才能研究干什么军工厂。现在就是老老实实当修理工,让那些老兵知道自己还有个去处。”
这时,从二楼传来孩子们的欢闹声。连城循声上楼,看到艾莉丝修女正坐在一群孩子中间,手里拿着一本圣典。
“……帝皇统一了神圣泰拉后,开始了伟大的远征。”艾莉丝的声音温柔而坚定,“二十个基因原体,每人率领一个军团,去寻找失散的人类兄弟。”
“修女姐姐,”尼古拉举手,“帝皇为什么要找那些失散的人类?”
艾莉丝微笑:“因为无论相隔多远,人类都是一家人。就像你们,虽然出生在遥远的星球,但依然是帝皇的子民。”
“修女姐姐,基因原体都长什么样?”一个男孩兴奋地问,”有马克高吗?”
“大部分原体都超过三米,”艾莉丝翻开圣典,给他们展示了一个蓝甲巨人:“比如极限战士的原体,罗伯特·基里曼大人。”
听到要讲原体的故事,孩子们立刻兴奋的睁大双眼。
“罗伯特·基里曼,”艾莉丝挺直腰板,庄严念诵道:“不朽帝皇第十三子,极限战士军团之主,奥特拉玛的战争领主,五百世界的统治者,《阿斯塔特圣典》的撰写者,帝国的执政官,复仇天使,第二次建军之父,伟大远征的战帅,行政管理的典范,泰拉的守卫者,卡尔斯的解放者……”
艾莉丝停顿了一下,看着孩子们茫然的表情,解释到:“这些只是主要的称号。在正式场合,宣读基里曼大人的完整头衔需要整整五分钟。”
“哇…”孩子们发出惊叹声。
“每一个称号,”艾莉丝补充道,”都代表着一场伟大的胜利,一个被拯救的世界,或者一项改变帝国的功绩。他是原体中最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能同时处理五个星系的政务,制定的计划能执行几千年不变。”
孩子们已经合不拢嘴了。
“修女姐姐,我们……也能变得那么厉害吗?”一个瘦小的男孩怯生生地问,声音里带着渴望。
艾莉丝摇了摇头,温和的说到:“孩子,原体是帝皇的神圣造物,凡人永远无法企及。但是——”她的声音变得坚定,“帝国的伟大并非只靠十位原体。每一份都档案需要书记官誊写,每一台都机器需要技师维护,每一支军团都需要后勤补给。没有这些,即便是基里曼大人的五百世界也会在一天内崩溃。”
“所以,”艾莉丝合上厚重的圣典,金属封皮发出沉闷的声响,“学会读写,掌握技能——这就是你们的任务。一颗螺丝钉也有它神圣的职责。帝国的法则很简单:忠诚履职,必有其位。”
她站起身,微微张开双臂,像是要把大家抱在怀中:“大家记住,帝国不需要你们成为英雄,只需要你们成为有用的人。”
连城靠在门框的阴影里,若有所思地看着这一幕。
楼下突然传来一阵嘈杂。连城从窗户探头一看,只见谢尔盖正指挥着大家摆放长桌。
“开饭了!”小鬼阿廖沙兴奋地大喊。
今天的晚餐格外丰盛——大锅里炖的土豆洋葱汤冒着热气,新鲜出炉的黑面包堆成小山,还有一堆罐头里开出来的蚁牛肉——暂时没人敢动。
“都别客气,敞开了吃!”谢尔盖大手一挥,“干活的人就该吃饱饭!”
孩子们整齐的排着队打饭,每个人都打得满满当当。看着他们狼吞虎咽的样子,几个老兵眼圈都有些发红。
“慢点吃,别噎着。”彼得给孩子们倒水,“明天还有,天天都有。”
“真的吗?”一个孩子开心的抬起头,嘴角还沾着汤汁。
“当然是真的,”连城坐到孩子们中间,“只要好好干活,顿顿都能吃饱。”
饭桌上,气氛前所未有的热烈。
“太带劲了,”米沙边吃边说,“我已经三年没吃过这么踏实的一顿饭了。”
“谁不是呢,”瓦西里感慨道,“有活干,有饭吃,有兄弟,还要啥自行车?”
晚饭后,大家并没有立即散去,而是围坐在一起聊天。
老兵们讲着以前的故事,吹牛居多,但孩子们听得入神。米沙正绘声绘色地描述自己如何单枪匹马干掉一窝混沌恶魔,谢尔盖在一旁不停地拆台,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夜色渐深,长桌上的灯盏投下温暖的光晕。
这种温馨的时刻,在这个混乱的时代显得格外珍贵。
他轻轻敲了敲桌子,让大家安静下来。
“时间不早了,”连城说道,语气轻松,“趁大家都在,把明天的安排说一下。谢尔盖,继续修复设备,争取让车床运转起来。马克负责清点武器,看看还需要什么。安东继续完善通讯系统。”
“艾莉丝修女,”他转向她,“继续给孩子们上课。除了读写,也教些实用的技能——记账、度量,这些以后都用得上。”
大家欣然领命。
“最重要的是,”连城站起身,环视所有人,“记住我们为什么聚在这里——不是因为任何人的怜悯,而是要靠自己的双手,堂堂正正地活下去!”
“说得好!”谢尔盖带头鼓掌,粗糙的大手拍得震天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