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鼎:1638 第41章 君臣对(上)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29 22:48:11
最新网址:www.biquw.cc

熊文灿捏着两份几乎同时送达的文书,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额头渗出细密的冷汗。一份是左梦庚遣快马送来的“报捷”文书,详细描述了“剿灭通贼巨室曹凤翀”的“大捷”,以及“两役共缴获贼赃银十五万两,粮米六万石,不日亲押首批解赴襄阳”的承诺。

另一份,则是来自豫南、湖广乃至南直隶故旧的雪片般的告状信函,字里行间充斥着愤怒与恐惧,也不知这些人消息何以如此灵通。

“跋扈!无法无天!”熊文灿将信函重重拍在桌上,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惊怒,“先是彭彬!现在又是曹凤翀!南阳府有头有脸的士绅,都快被他左梦庚杀绝了!他当他是谁?代天行道的阎罗王吗?!”

彭彬的事,靠着南阳守城大捷的功劳——虽然是左梦庚打的,但熊文灿厚着脸皮“运筹帷幄,调度有功”,只好压下了各种状告——算是勉强糊弄过去。

可这曹凤翀……曹家树大根深,在朝在野都有人脉,其姻亲故旧此刻正像被捅了马蜂窝般疯狂上蹿下跳,矛头直指他熊文灿“纵容部将,滥杀士绅,祸乱地方”!

一位颇见气度的幕僚笑着递上一杯参茶:“部堂息怒。左梦庚虽是跋扈,但此番剿灭曹凤翀,确实缴获甚巨,且其承诺解饷十五万银、六万石粮……眼下各地贼兵蜂起,无论是剿是抚,都正是用钱用粮的关头……

再加上此番建虏入寇,波及甚广,甚至折了卢九台(卢象升,号九台),如今朝廷着急增补京防两翼,杨阁老那边催饷如催命啊……”他刻意停顿,观察着熊文灿的脸色。

熊文灿烦躁地挥手打断:“闻韶兄,本部堂岂不知钱粮紧要!可这钱粮……沾着血啊!他左梦庚是痛快了,杀了人抄了家,把泼天富贵搂进怀里,再把烫手山芋扔给本部堂!那些士绅的唾沫星子,都快把本部堂淹死了!”

他指着那些信函,“你看看他们怎么说,‘残虐士类,动摇国本’、‘行同流寇,甚于献贼’!似这般帽子扣下来,本部堂如何担待得起?”

他踱着步,脸色阴晴不定。左梦庚的狠辣果决和惊人的“敛财”能力让他心惊,也让他看到了解决部分军饷的希望。但这份“希望”带来的政治风险……实在太大!

他既眼馋那十五万两银子和六万石粮,又恐惧于士绅集团的反扑和朝廷可能的责难,只觉得左右为难,巨大的拉扯仿佛要他撕成两半。

“部堂,”这位能被熊文灿敬称一个“兄”字的幕僚压低声音,“左梦庚信中言明‘其余缴获,已用于抚恤伤亡、整饬防务、安置新附流民、赈济南阳灾黎以稳地方’。此说辞,或可稍堵悠悠之口?

毕竟南阳新复,流民遍地,安置赈济亦是急务,莫不如将此事推给左梦庚?他若真做了,那敢情好,部堂这里正可以少花些钱粮,也省了心力。他若是没做……”

后面的话不必再说。熊文灿停下脚步,眼神闪烁。这倒是个理由,毕竟他知道左梦庚截留的钱粮绝不止于报给自己的那些,若能以此倒逼左梦庚把恢复南阳的责任接过去,自己即能向朝野稍作交代,又能为万一事有不谐,提前拿住左梦庚的把柄。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下了极大的决心:“也罢!拟文!回复左梦庚,嘉奖其剿贼除逆之功!责令其务必妥善安置流民,安抚地方,不得再生事端!所缴钱粮,速速解来!至于曹家之事……”

他一咬牙一跺脚,“本部堂自会向朝廷陈情,言明曹凤翀通贼确凿,左梦庚乃为国除害!但必须严厉警告他,下不为例!若再敢擅杀士绅,本部堂定不轻饶!”

他心中打定主意:钱粮先拿到手,稳住杨嗣昌和自己剿贼的大局。至于士绅的压力……先用“通贼”和“安置流民”搪塞着,走一步看一步吧。

唉,这左梦庚,真是一把锋利无比,却又随时可能割伤自己的双刃剑!

那幕僚见熊文灿打定了主意,微笑应是,翩然退下。等走到签押房门廊处,忽然对门边一名不起眼小厮轻声道:“你去替我知会方抚台,就说学生不负所托,已说动部堂暂保左梦庚。然,此子行事酷烈,宛城恐非善地。

他家密之公子才绝当世,前程远大。反观左梦庚虽有微末之功,毕竟后辈小儿。密之公子即便要报救命之恩,有方抚台今日保全之举足以,何至舍身入幕?似这般寓居南阳,只怕早晚要受池鱼之殃,实非长久之计,还请抚台速召密之公子离宛。”

“是,蒋老爷,小的记下了。”小厮认真记下他的话,躬身应命,见四下无人,赶紧离府去了。

不多时,襄阳驿馆西厢房中,湖广巡抚方孔炤正对烛枯坐。他掌心攥着儿子方以智从南阳发出的信函——字迹略显潦草,那句“……贼众三万,恐城破在即”却如烙铁灼心。

也正为此,他才星夜自武昌赶至襄阳,未及歇脚便直闯总理行辕。岂料熊文灿敷衍推诿,说天色已晚,请方抚台明日再来一晤。逼得他只能回到驿馆,等明日再递帖拜会,而未曾想,南阳捷报竟先一步送达!

“天佑吾儿……”方孔炤长舒浊气,提笔欲修书训诫儿子竟不知“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道理,可墨迹未干却得小厮密报。

如今他满脑子都是“行事酷烈”四字评语,眼前仿佛闪过曹家庄遭左梦庚率军血洗的骇人模样,笔锋随之一滞。

“左梦庚……”他喃喃自语。此子救宛城于将倾,间接又救了儿子一命。若说在官道上救方以智一命不过巧合,这次怎么算?

他方孔炤不说是什么士林泰斗,至少也是响当当一号人物,可不是什么泼皮无赖。既然欠下一份情,就得还这一场债。故此,他联络了与自己有旧的熊文灿幕僚蒋允仪,托他暗中转圜。

这蒋允仪也不是普通幕僚,他乃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出身,崇祯四年六月,官至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郧阳巡抚)。然而他时运不济,彼时郧阳诸府标兵只有五百,饷银仅仅六千两,还不及一大郡监司。

偏偏又逢流寇四起,蒋允仪不久兵败下狱,临走前举荐卢象升代替自己的郧阳巡抚一职。后因熊文灿等同僚营救,改罚戍边,再被熊文灿想办法延揽至麾下为幕僚。

总之,这蒋允仪此刻虽只是区区幕僚,但士林地位甚至不逊于熊文灿——熊部堂如此听劝,还以“兄”相称,也有这一缘故。同样,方孔炤能与他有旧,他也敢劝方孔炤将方以智召回,同样是因此。

方孔炤慨然叹息,蒋允仪既然用“行事酷烈”形容左梦庚,又劝自己早日召回儿子,那必是此时士林已然物议汹汹,更兼左梦庚杀伐如狂,密之若再滞留其麾下,只恐清名尽毁!

他猛地揉碎信纸,展新笺,奋笔疾书:

密之吾儿:见字速归!

南阳之事已了,尔名为游学,却私助军务,已招物议。今有御史欲劾尔结交武弁、干预刑名,为父虽及时拜会,求其暂压此疏,然众口铄金,尔当知危!

接信即返武昌,不得延误!

父字。

待蜡封密信时,方孔炤指尖微颤。这“御史弹劾”自是托辞,可他也知道,唯有如此,方能逼那倔强儿子离开是非之地、是非之人!

……可怜天下父母心。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