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时代下的大汉第三帝国 第91章 分家 碉堡

作者:奔跑的佩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25 12:21:08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十月三十一日,天空大放光明,笼罩在乐山县上空多日的阴云总算散去,和煦的阳光洒遍每一寸土地,暖洋洋的。

林家坝。

“轰隆隆”的马蹄声打破了这个位于深山中,偏僻坝子的宁静。

常二翻身下马,将怀里的布告张贴在坝子最显眼的地方,晒谷场,“咚咚咚”,急促的破锣声荡漾开来,催促着每一户百姓。

站在高处,常二在士卒的簇拥下,高声道:“天工将军招人啦!想要参军入伍的,想要有事做的,都可以去龙口坪。”

将布告上的内容宣读了一遍又一遍,在百姓敬畏的目光下,常二骑着高头大马,去了下一个村寨。

村东头,最里面一家。

黄泥混杂着石块堆积的三间茅屋,像是一个苟延残喘的迟暮老人,四周墙壁上满是坑坑洼洼的,都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光秃秃的枣树下,五十岁的老汉坐在石头上,磕了一下手中的烟袋锅子,望着回来的三儿子,“说说吧,什么事?”

林家老三紧锁着眉头,咬咬牙道:“爹,天工将军招人干活儿,我想去。”

“什么天工将军?那是反贼,要杀头的!”

老汉站起身来,浑浊的目光瞥了一眼自家儿子,气急败坏道:“为反贼干活儿,这可是大罪,你是不是想要害死我们全家?”

“我们可是清白人家,你可不要坏了我们林家的门风。”

一个身穿褐色长褂,书生模样的林家老大接过话茬,“是啊,老三,我们家以后可是书香门第,可不能附逆反贼。”

虽然林家老大只是一个大龄童生,在百来户人家的林家坝,他常以读书人自居,看不起所谓的泥腿子。

自家老三要是从了贼,他以后还怎么参加科举?这不是断了他的路吗?

林家老三唯唯诺诺,脸色涨红,“再不出去找活儿,家里没钱吃饭,都要饿死了。”

粗布衣袖擦了擦眼睛里的泪水,林家三眼眶通红,“招娣两天前饿死了,来娣被你们卖了换粮食,我只剩下一个女儿,我不想卖了她!”

“你们要是不同意,我们分家吧!”此刻的林老三老实人爆发,语气很是决绝,不复之前懦弱的样子。

老汉怒不可遏,“真要给反贼干活,出了这个门,从今以后,你就不是我们林家人。”

日头渐高,衣衫褴褛的林家三牵着“唯一”的女儿,带上自家婆娘,深一步、浅一步,直奔龙口坪,留下面面相觑的林家人。

隔了一个小山头,一座孤零零的院子矗立在山脚下。

“爹,娘,小妹,好事!大好事!”

“老二、老三,快出来。”

推开院门,从晒谷场回来的周仁义喊着大嗓门,粗犷的脸上写满了高兴。

周老汉从屋里走出来,一巴掌拍在周仁义的脑门儿上,“喊这么大声干什么?不知道你妹妹在睡觉?要是吵醒她,我扒了你的皮。”

家里三个儿子,周老汉老来得女,对宝贝闺女,他稀罕的紧。

挠着脑袋,周仁义瞥了一眼呼呼大睡的小妹,低声说道:“爹,天工将军要分田了。”

“分田。”田地对农民来说是命根子,他们老周家往上三代都是给地主种田,自家没有一亩地,周老汉做梦都想要一亩地。

上前一步,死死抓着周仁义的胳膊,周老汉急切问道:“这是真的?”

强忍着胳膊上传来的痛疼,周仁义环视一圈,看着二弟、三弟,在家人渴望的眼神下,重重点头,“只要参军入伍,就可以分三十亩水浇地,要是做工,一户人家三亩地。”

“三十亩、三亩。”听到这个数字,周老汉眼睛都亮了。

要是平白无故分田,天上掉馅饼,周老汉觉得不可信,是忽悠人的,就像当年的太平天国,而今需要参军才能分田,这才是正常的。

在荒凉的院子里踱步而走,周老汉使劲儿吧嗒着手中的旱烟,烟雾缭绕下,他正在做一个重要的决定。

在林家坝,周家是外来户,常受欺负,周老汉生了三个儿子,情况才好些。

多年的生活经验告诉他,这是周家唯一的机会。

拿起烟袋锅子在石头上磕了几下,周老汉望着自家三个儿子,“抽签吧!我们家出两人当兵吃粮,一个人去工坊干活儿。”

“抽完签,我们就分家。”

一个儿子保证传宗接代,另外两个儿子出去闯荡,再加上分家,能把危险降到最低,这是周老汉想到的办法。

至于抽签,一切交给老天爷决定,三兄弟谁也不能怪谁!

“咔嚓”,折了一根稻草,以长短决定去留,决定周家命运的齿轮从此刻开始转动。

龙口坪。

“建设军团招人啊!一个月二两银子,分三亩地,来这边。”

“伐木场、井盐工坊、被服厂、砖窑……”

“加入虎贲军团一月八两银子,还可以修习武道,踏上超凡之路,这可是难得的机会。”

仿佛荒古巨兽,不管来多少人,石堡都能吞噬干净,刘渊正以另一种方式,汲取乐山县的人力、物力,势力像气球一样飞速膨胀。

周家老大、老三抱着包裹,在赵二狗的带领下,来到虎贲军军营,眼前的一切都很新鲜、陌生,这是一个不一样的天地。

林老三吃了一顿饱饭后,扛着铁镐,跟着建设军团来到渡口镇。

一头短发,换上直裾汉服的赵若遇看了一眼手中的图纸,粗糙的手指指着一丈外的空地,“在这里洒下石灰,画线。”

“一号碉堡长宽三丈,高三十丈,地基一定要打好,不能马虎。”

话音刚落,跟在赵若遇身边的小徒弟提着木桶上前,抓起一把石灰,按照图纸的要求,顷刻间,黄土地上,纵横交错的灰线呈现在众人眼前。

一根根,笔直笔直的。

在赵若遇的指挥下,修筑一号碉堡的工人开挖地基,上千人的干活场面很是壮观,林老三也在其中,悠扬的号子融入土地,融入江水中。

一号碉堡,二号碉堡……

为了抵御从江面上过来的敌人,刘渊决定在渡口镇修筑十二座碉堡,恍若十二个擎天举人,一字排开。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