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时代下的大汉第三帝国 第85章 大脑袋

作者:奔跑的佩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23 12:10:08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十月二十九日,厚厚的乌云像铅块一样凝重,天空下着蒙蒙细雨,龙口坪的气氛很是压抑。

太平街,十二号院子,东厢房最里面一间屋舍。

白色长条形丧幡哗啦啦作响,门前的纸钱打着旋儿飞上天,一阵呜咽声传来,像是远方逝去的亲人带来无尽的思念。

“爹啊!”

身穿麻衣的石头、狗剩、小草跪倒在灵堂前,眼睛红肿,哭得撕心裂肺,仿佛天塌下来一样,对于刚过上几天好日子的李家来说,天确实塌了。

县令敲骨吸髓,刮地三尺,走投无路的李老四一家人选择投奔刘渊。

找了一个伐木场的活计后,李老四回想起自己窝囊的一生,一咬牙,一跺脚,为了家人美好的生活,他辞去伐木场的活计,选择加入虎贲军团。

昨天一场大战,李老四被德楞泰射中脖颈,直接一命呜呼。

火盆里,橘黄色的火焰升腾而起,照亮一张张神色悲戚的脸庞,毫无生气的眸子。

赵李氏烧着纸钱,整个人一言不发,也许是这辈子的泪水早就哭干了,也许是她将伤心事藏在心灵最深处,待到深夜独自一人哭泣。

“踏踏!”

门外传来沉重的脚步声,一身黑色衣裳,衣着朴素的刘渊出现在屋里,身后是八九位虎贲军团士卒。

妇人赵李氏连忙起身,“见过天工将军。”

“赵夫人,节哀!”

点燃三支清香,刘渊拜了三拜,然后将清香插进香炉里。

转过身来,望着屋里一群老弱妇孺,尤其是四五岁的小草,刘渊深吸一口气,摸着小草毛茸茸的脑袋,“李老四是好样的。”

“他如今不在了,我作为天工将军,应该解决他的后顾之忧。”

轻拍手掌,一位士卒端来十两白银、三张文书,“这是李老四的抚恤金,每月十两白银,直到他们十八岁为止。”

“这三张文书是羽林学堂的录取通知书,三天后,也就是十一月一日,拿着通知书,可以去学堂上学。”

亲自上门发放抚恤金,这是一场上位者的作秀,给活人看的,同样刘渊也是发自内心的“感谢”李老四他们这些阵亡将士。

要不是他们舍命相搏,石堡早就沦陷了。

“我们孤儿寡母的,多谢将军挂念。”赵李氏拉着三个孩子,一个劲的道谢。

这是一个人命比草还贱的时代,死亡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李老四牺牲自己的性命,能够换来如此多的抚恤金和入学堂的机会,赵李氏心中很满意,对刘渊充满感激之情。

一切都是为了活着,为了儿女!

叹了一口气,刘渊环视一圈,望着屋外看热闹的百姓,眸光一冷,大声说道:“以后要是有人欺负你们,我为你们作主。”

说完,刘渊带着人去了下一家。

好半晌后,噤若寒蝉的百姓这才低声议论起来。

“一个月十两白银,一年岂不是一百二十两,这都够买八九亩上好的水浇地,李老四这条命,值了!”

“还不止呢!他们家三个孩子还能进学堂,读书习武,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情,这种好事儿怎么落到李家?我们家也想要。”

望着托盘里的十两白银,三张文书,不少人眼睛发红,心里充满羡慕嫉妒恨,这可是改变子孙命运的机会。

只是一想到刘渊临走前的告诫,冰冷的眼神,他们心下凛然,一些小心思只能按捺住。

日头偏西,北城瓮城。

不大的空间里挤了将近八百人,从昨天到今天,整整一天,他们水米未进,不少人嘴唇干裂,肚子饿的咕咕叫。

再加上无人理会,谭云泽、周大脑袋等人心里七上八下的,生怕刘渊效仿项羽,直接将他们坑杀。

又饿又累,提心吊胆,所有人眼神空洞,蔫蔫地躺在地上。

至于逃跑,四周的城墙高达十丈,滑不溜秋的,轻功再如何厉害,没有着力点,他们只能望洋兴叹,等待命运的最终审判。

“轰隆隆!”

精铁铸造的城门缓缓打开,在众人不安的眼神中,刘渊的身影出现在他们眼前,渊渟岳峙,携带着五彩霞光而来。

朴素的衣裳,普通的相貌在谭云泽、周大脑袋等人眼中,可不简单,尤其是肥大的耳垂异于常人。

古老相传,成大事者必有异象!

刘邦脚有七十二颗痣,开创大汉王朝;项羽是重瞳,古之圣人,是世人眼中的西楚霸王,不是帝王,胜似帝王。

刘渊一举战胜八旗子弟,一刀斩杀六位白甲兵,配上异于常人的耳垂,一切有了不一样的解释。

周大脑袋像个球一样滚过来,扑通一下跪倒在地上,“天工将军,我愿意投降,我是绿营兵把总,熟知周围地形和官场消息……”

噼里啪啦,周大脑袋滔滔不绝地说着自己的优势。

摩擦着手中的黄皮葫芦,刘渊眉头一挑,打断他的话语,“平日里有没有草菅人命,欺男霸女?”

没有将周大脑袋等绿营兵全部斩杀,刘渊就有着招降纳叛的心思,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他需要拉拢一批有用之人,前提是没有作恶多端。

“天地良心啊!我只是一个把总,上有八旗子弟,下有县令,平日里也就克扣一些饷银,让手下的将士帮我干些活儿。”

周大脑袋摆摆手,忙不迭的解释,“至于草菅人命,欺男霸女,我这个人信佛的,胆子小,他们都知道的。”

询问其他绿营兵后,刘渊这才知道周大脑袋也是一个奇葩。

别人让他滚,他真的像球一样滚,可以说“耿直”的不像话,也可以说脑袋里缺了一根筋,因此被人称为“周大脑袋”。

一失必有一得!

周大脑袋可能脑子不太灵光,他的武道天赋却很好,尤其是横练功夫,仅凭一本烂大街的《铁布衫》,他修炼到换血境界。

“行,我就收下你!”

刘渊上前一步,搀扶起周大脑袋,“以后克扣粮饷的事情就不要做了,都是自家弟兄。”

“主公,听你的!”摸着脑袋,周大脑袋傻呵呵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