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汇文研典育士传学,兼论政治国之所。
李渊让宋王李元嘉开设文学馆,目的不言自明。
须知,秦王李世民的上位之路,便是加封食实封,领行台尚书令,开府设文学馆,赏赐铸钱炉。
最后封无可封,李渊亲自下场授天策上将,位列亲王之上。
颜师古偷瞄李渊一眼,沉思良久后,答道:“至尊封赏亲王乃家事,臣不敢多言。然,宋王饱读诗书文采斐然,智计谋略也不输本朝臣公。”
“然也!那竖子好生培养,必胜于世家门阀之后。”
李渊深以为然。
不当李元嘉的面,李渊还是不吝啬称赞的。
“然,开设文学馆牵扯颇深,某岂能无故与之?师古意下如何?”
李渊又道。
颜师古忙点头称是,却在心中暗叹,至尊是故意本末倒置矣,想让宋王开设文学馆,而后再找由头,意在拉拢大理寺秦王旧部。
当然,此事的关键所在,当为宋王简在帝心矣。
颜师古沉思片刻后,答道:“至尊,自魏晋至周隋,世家大族与天子共治天下,世掌清要,婚宦自矜,凌忽时贵。时至我朝日渐式微,然,犹存贵阀之威,于民间威望颇深,素有敕令不下县之说,长此以往非善也。臣谏言,令宋王编纂相关典籍,崇重今朝冠冕,贬抑旧士族门第。”
“甚好!那便如此这般。”
李渊认同道。
……
千秋殿小灶处。
李元嘉忙乎的热火朝天。
“冰冰,再添些柴,火要旺!”
“喏!大王!”
“小桌子小凳子,汝二人弄的在快些,没吃饭呀。”
“喏喏!大王!”
今晚招待舅父一家,李元嘉做了好几道拿手菜,有手把羊肉、叫花鸡、东坡肉等等。
唐人不喜猪肉,因为猪肉腥臊味甚重,主要是不扇豕造成的。
李元嘉从甄奉御那要来胡椒、大料等药材,能压制些腥臊气。
除正餐外,李元嘉还备有餐后甜点。
小桌子小凳子弄的便是,将深铜盆置于碎冰中,后将加糖的牛乳酪淋在铜盆内壁,反复转动铜盆,牛乳酪便成了冰激凌。
傍晚,饭菜做得。
众人移步至膳厅。
“哇,好香呀,兄长,此为何物?”
宇文修多罗是个眼尖的,直盯着冰激凌看。
“此为甜品,饭后吃。”
李元嘉道。
“又是甜嘴的吃食吗?”
宇文昭仪复问。
“然也!娘,舅父,舅母用膳吧。”
李元嘉招呼道。
众人礼让落座。
这时!
“恩~好香呀,儿家便说来千秋殿准没错!”
“噔噔噔!”
九江公主颠儿颠儿的跑来,先给宇文昭仪行礼,但眼睛始终盯着东坡肉和冰激凌看。
“臣侍中仁人,见过九江公主。”
“臣寿光县主妾李,见过九江公主。”
“儿家多多,见过九江公主。”
宇文士及一家起身行礼。
“女兄来的正是时候,过来用膳。”
李元嘉道。
“彩!姨妃,儿家要和十一弟同案。”
九江公主道。
宇文昭仪默许这等不合乎礼法的行为。
用餐时,九江公主和多多毫无吃相,就连寿光县主也不时发出恩…美味…仙品等声音。
至于食不言寝不语,就暂且抛于脑后吧。
“瑞奴,这些吃食远胜公卿们的烧尾宴,甚好甚好。”
宇文士及道。
“舅父,以后常来便是,某准备向至尊讨个宫内骑马的恩赐,到时将舅父也带上,出入大内方便。”
李元嘉道。
宇文士及眸光甚亮,武德一朝因功获赐宫内骑马者只王君廓一人,此外便是太子、秦王、齐王。
哪怕简在帝心的裴寂,至尊每日御赐膳食,甚至有自行铸币之权,也未得此殊荣。
乘马入禁,绝对是臣子能获得的顶级恩宠。
“咳咳!”
宇文昭仪轻咳两声,眼神也犀利起来。
“啊,吃饭吃饭,食不言寝不语哈。”
李元嘉打了个哈哈。
正餐吃完,李元嘉让冰冰给大家分食冰激凌。
李元嘉与宇文士及,吃的不多。
宇文昭仪、九江公主、寿光县主、宇文修多罗吃的那叫一个香香。
尤其是两小只,嘴角弄的黏糊糊。
“彩!十一弟仙品仙品。姨妃呀,儿家可常至千秋殿就食不?”
“阿姊若无异便可。”
“无异无异,儿家可带些冰激凌回去。”
九江公主达成所愿,宇文修多罗犹犹豫豫,想开口又不敢。
“舅父、舅母,娘亲甚喜多多,莫不如让其常驻宫中?”
李元嘉道。
宇文修多罗猛猛点头,向李元嘉投去兄长你好帅的目光。
“这…不妥不妥。”
宇文士及深知家妹的性子,将外戚子女接至宫中抚养,既是特殊眷顾又隐含政治诉求。
人言可畏啊!
“唉呀,哪那么多弯弯绕啊,咱又不谋反,是吧娘。”
李元嘉无所谓道。
“闭嘴,休得口出狂言。然,某甚喜多多,便多留几日吧。”
宇文昭仪松口道。
“那便听从女弟安排。”
宇文士及感激道。
复又看向李元嘉与自家小女,恩,不错不错。
“舅母,要多来看望矣。”
李元嘉再道。
“某…大内乃皇家禁地…”
寿光县主倒是想常来,看望自家女儿,还能吃到好吃食。
然,皇家禁地哪能说来便来。
“无妨,到时妹与至尊说明。”
宇文昭仪道。
“娘亲出马,万事大吉!”
李元嘉拍马屁道。
宇文昭仪翻了个小白眼儿,又道:“再取些冰激凌来。”
……
次日,万春殿。
太子建成带众皇子于殿内请安。
“朕安,都退下吧。”李渊点点头,见众皇子皆起身出殿,又道:“老十一留下。”
退至殿门口的李元嘉,大感不妙。
“大兄,某有种不祥的预感。”
李元嘉小声道。
“瑞奴且安,无有大事。”
李建成宽慰道。
无奈,李元嘉只好趋步上前,叉手立于李渊身侧。
不多时,司空尚书左仆射裴寂、检校侍中宇文士及、中书舍人颜师古来至万春殿。
而万贵妃带着九江公主去往寝殿。
李元嘉双眸滴溜溜乱转,后又看向舅父宇文士及。
后者轻轻摇头。
“诸君皆朕之肱骨,今日唤汝等前来,有事商讨,都坐吧。”
李渊道。
内侍拿来席和凭几,而后退出殿外并关好殿门。
“老十一少聪俊,小小年纪便饱读诗书,可口诵经史,前日又于庆功宴才绝群僚,朕心甚慰。”
李渊赞道。
李元嘉暗道完了!
狡父从不当面夸他,此番竟夸得如此露骨,且召来朝中心腹议事。
这绝对是要大用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