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襄世子:重塑日月河山 第37章 各行其道中

作者:老襄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25 03:46:49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待车马队伍辗转回路。

朱常澜等人终是自城南青山隘口方向而来,直抵襄阳文昌门下。

锦衣卫千户郭承昊、襄阳知府王承曾领着襄阳府县二级衙门文武官员。

于文昌门外分列夹道两侧共行揖礼,并有礼乐奏鸣。

以示庆贺此番襄世子殿下不负圣命口谕托付。

不过由于此番迎礼位于襄阳城门之外。

为避免浪费宝贵的无奏出城特权次数。

襄王本尊以及朱常澜的一干弟弟并未来此,而是另遣家丁以书信告知,将在自家王府备足宴席酒饮,为朱常澜接风洗尘。

同时也为迎左梦梅客居府上。

说起这位将门虎女。

原先还随朱常澜在山中射猎,丝毫不在意于众人之前抛头露面的她。

亦是其人不知从哪寻来一顶帷帽戴上,以轻纱稍稍遮面。

呜——

待礼乐奏毕,众官上前恭迎世子尊驾间隙。

襄阳府通判李天觉、推官姜曰广两位佐贰官歉身上前。

与肩负府衙监督之责的张克俭一道。

确认各箱封条、签署俱在后,再引一众车马将封箱悉数送至襄阳府衙门。

以待今夜郭上差亲自查验,并于日后返京奏明圣上。

“殿下一行十数日,期间并有流寇作乱劫杀。如此危难之间,仍能不辱圣命口谕所付差事,此心可昭日月。待卑职日后返京,定当如是奏禀圣上,于尔襄藩以褒奖。”

朱常澜下马回礼道:“承蒙上差美意,此番臣等所行皆只为圣上分忧,能担负圣命口谕指名重托,于臣而言便是圣意恩赐,何敢再奢求天子亲赏。”

两人客套之余。

郭承昊眼神不时斜瞥通行车马,似是在暗中核对入城封箱数量。

看这朱常澜是否有途中调换之嫌疑。

根据早先仪卫暗信消息。

随郭承昊赶赴襄阳城中的其余几名锦衣卫军户。

自昨日起,就从城中六门相错离开。

乔装动身直往枣阳方向而去。

其目的,大抵是准备沿路跟随探查。

看朱常澜是否有暗藏田亩账册,或者其他秘瞒不奏的行为。

朱常澜独自于心中暗自斟酌道:

“这般轻易就被王府仪卫探查到动向,不像是历史上郭承昊的作风。”

“要么是这帮随行之人无非承袭锦衣卫之职的军户子弟,窃卫功夫不精。”

“要么就是这郭承昊在暗中示意:他并不在乎我动用了何种手段,只看我最后会不会对上隐瞒查田结果。”

“凡事预料从宽,而且个中缘由事关老头密奏之情,回头再试试看能否探出一些话来。”

“不过...不管这郭承昊意在何处,先前动手时,亲信仪卫并未发现这批锦衣卫有何动向。”

“而这查田诸事留痕皆由有张克俭亲自把关,兼有郭裕从中对应前后造册。”

“只要日后暗掌庄田时,如期补足折色之数,大抵不会出什么差错。”

待得此间繁杂礼数作罢,各官暗自退场另作他务。

而朱常澜亦是将缰绳交付王府属官之后。

与左梦梅各乘一间四抬小轿,往王府正门而去。

其实真就朱常澜自己而言。

他并不喜欢这种让人肩扛手提的交通工具。

尤其是坐在其中被人颠簸摇晃的悬空感最令其感到不适。

更何况一路骑行归来。

朱常澜两腿及胯下已经有些发麻之感。

但考虑稍后可是左梦梅首次入王府拜见。

无论此行结果为何。

为尽可能将其麾下亲卫多留些时日。

朱常澜只好暂且按程序礼数,坐入这狭窄轿厢之中并任其一路上下摇晃。

所幸文昌门离襄王府不算太远。

稍稍忍受片刻。

朱常澜总算是回到了阔别半个多月的王府正门。

看着门扉之后布满肃杀之气的百龙影壁,他竟也难得萌生了些许怀念之情。

刚一下轿。

就见三位弟弟带着一众属官、婢女上前。

一来为兄长掸尘,以慰路上车马劳顿。

二来命仆人上前,为左梦梅随带婢女领路入府安置其人住处。

如此一番接风礼成,便可宣布洗尘宴饮开席。

“左小娘子,此间舟车劳累,请小娘子随众婢女引路往王府女眷厢房中稍稍整态,而后再随我一道往主殿拜见襄王殿下本尊。”

“有劳殿下了。”

如此入得府门后。

朱常澜与左梦梅二人背向而行,各往住处之中洗面更衣。

而向来最与朱常澜亲近的二弟朱常澄。

见得那左梦梅出轿之仪态,自是要跟上前来议论一番

“大哥!”

朱常澄凑上前来,与胞兄窃语道:

“本听说大哥要带一将门之女回府,还以为会是个何等样人。这般一看,与城中那些大户小姐好像也没甚区别,无非就是长相俏丽些、体态高挑些,但还是感觉呆头呆气的。”

“莫要这般人后非议,人家作客府上,我等自要好生招待。”朱常澜笑道,“倒是你,归府探视的折子是否将快到期?”

“大抵还有半旬,不过先前大哥不在时,听闻枣阳有一大户为贼寇满门杀绝,父王忧心周边各县形势,便与上差协商,再为小弟补了份折子上去,姑且能多延一段归府时日。”

一路嬉笑慢行,朱常澜行至一处临时厢房。

因照料朱由崧之缘故,自己的居所被临时挪用,故而只得暂居于此。

“常澄!”

洗面换衣时。

朱常澜看似无意间对这位胞弟嘱咐道:“宴席过后我另有他事需出府一趟,你且帮我去寻李典仪,将他手中的一书铁卷拿去交给徐工正,就说其中有些稀奇玩意,请老先生想策将其取出。”

“大哥这般劳累,却还是要夜间出府。”朱常澄打趣道,“可是要去私会吴娘子?”

“姑且算你说对,饮宴之后若是有人寻我,你就这般告知即可。”

哗啦一声。

朱常澜洗面更衣完毕,一把将木门推开。

脸上旅途疲倦之态大体尽消。

身上更是换装一套素雅家居道袍。

由于此间仅为王府家宴,加之自己稍后还另有要事,故不需身着赤红正袍。

如此这般。

待朱常澜行至殿前。

正巧遇见左梦梅梳妆完毕,而后两人一同入得殿中。

只见原本议事所用之正襄殿。

此刻暂挪为洗尘宴饮之用。

其间布满各类独桌餐座。

襄王及其四子分坐高台之上。

此后便是各属官按级次分序就坐。

而左梦梅及府中各女眷。

则是被赐座于主殿正厅左右两旁各列,并有屏风纬纱相隔。

行至主座高台之下。

朱常澜先上一步。

一来按尊卑次别先行拜礼。

二来也算是为左梦梅稍稍打样。

“儿臣奉圣命口谕差事离府,期间幸不辱命,查田诸事皆已完备登册,特此回府奏禀父王!”

“我儿此行辛苦,详情孤已知晓,所为可称上善,处事机敏有仪,当予赏!”

一番客套之后。

朱常澜奉令行揖礼入座。

至于老襄王所说赏赐。

无非是令内官将其盏中美酒以及桌上烹肉各取部分,而后端至朱常澜桌上。

纯属礼仪客套,并无实在奖励。

待坐定之后。

朱常澜见左梦梅在台下略显局促,赶忙假意轻咳两声并用眼神示意其人上台。

左梦梅当即会意,踏前朝主座行伏谒四拜稽首之礼。

“民女左氏,敬代家父平贼将军兼太子少保左良玉,拜见襄国大王殿下。”

一般而言,非祭礼等重大场合。

只有朝中官员才需向天子行四拜稽首与一拜三叩首之礼,并朝亲王伏谒四拜。

若非是暂代其父拜见襄王。

类似左梦梅这般并无官身之人,可谓连行此隆重大礼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在一旁俯跪叩首。

待大礼行毕。

左梦梅再度起身。

谨代其人自身向世子及诸郡王行举臂齐眉之揖礼。

王府诸属官见状,皆是于席间赞不绝口。

“原以为此女出身行伍之家,定是粗俗野蛮且不懂礼数,没想到此间应对仪态颇为得体。”

“你也不想想,咱这位世子殿下整日和那吴娘子厮混,心头所好定是这类婉约之女,若是这左梦梅真如传言那般野蛮娇横,殿下怕是不会引她来府上。”

“左梦梅不是代其父左昆山拜见王上吗?怎么又跟殿下喜好扯上关系了?”

“哎~你不懂,各路传言都已传开,说是这左昆山有意献其女于殿下,与襄藩贵胄结为姻亲。”

闲言碎语之间。

待左梦梅礼毕。

老襄王颔首示赞之余。

又命府内一中年女官上前搀扶,引左梦梅于殿旁独桌就坐。

此女官原为尚仪局司赞司女官。

后因襄王妃诞子,随一众内官婢女被一同选入襄王府之中,任世子乳母嬷嬷。

待世子获封、年岁渐长之后。

其人又重揽旧职,专司教导府中婢女仪态。

换句话来说,派其于此宴间服侍左梦梅。

正是老襄王想借机仔细考量左梦梅一番。

“众且听——!”

待正殿席间各人坐定。

随着亲信内官一声唱鸣。

老襄王祝酒举盏,众官一同齐贺,此间世子洗尘之宴才算正式开饮。

除正殿外。

为犒劳随世子出行属官、仪卫众人,王府各旁厅之中同样设下十数桌酒宴。

因席间另无贵胄、属官在场。

众人自是风卷残云、狼吞虎咽一番。

仅仅半个时辰过后,就将桌上吃食全数一扫而空。

不过。

也不知是事临凑巧,还是另有他意。

只见一众内官又端来各色吃食酒水,请各桌同僚勿要拘谨:

“来!诸位兄弟出趟辛苦了,世子和左姑娘因车马疲倦,已先行回房歇息。大王将这剩余的酒水餐食全数赐给我等,并下令旨着除今夜轮班值守者外,其余人等皆可在此席间自处,不醉不归!”

“谢大王!谢世子殿下!”

饮乐至半夜。

除当差值守之人外。

其余属官、仪卫以及内官婢女们皆已醉卧其中。

而先前随令红同一批买入府中的婢女们。

因资历尚浅。

在酒宴过后又被额外交付收整打扫事宜。

忙碌之余。

其中一名与令红关系尚好的同龄婢女。

因放眼席间各处都未能找到令红身影,不由得稍感担忧,便壮起胆子向一位醉酒仪卫打听。

“嗝...你...你说..令红?”

半醉半醒之间,仪卫呜咽着说道:“好像..好像被世子叫走了吧,可能是..嗝..去服侍左娘子去了...”

“哪...有...!”另一位仪卫插言反驳道,“方才..我明明瞅见令小娘子出府去了,可能是世子另有他事交代吧。”

...........

返回厢房之后。

左梦梅见此间仅有自家贴身婢女。

总算是将先前佯装知书达理之样全数扔下。

两下甩飞脚上所穿之女绣白绫高底浅鞋后。

左梦梅略显疲倦地倚靠床边叹起气来。

“小姐,将军如此重托嘱咐,可不能再这般咧咧了,听说这些世家公子最细的就是温婉依人之女,要是再像那日!”

三名婢女先后上前,准备服侍左梦梅更衣休憩。

可一想到一路上自己娇柔示弱之态。

左梦梅就有些如鲠在喉、无法入睡。

“红玉、梨花,你二人且将衣物取来,供我换装一番,之后再随我一道暗中出府,以手中所赐王府符令,借口犒赏军士摸去城西亲信营地!”

“贞儿,稍后你且披发换衣,躺于此间假扮我已睡熟!”

左梦梅不顾三名贴身婢女劝告,执意偷换一身衣服离开厢房。

而后其人趁着府中各人酒醉。

间以左家婢女身份掩护。

从旁侧小门悄默声溜出王府。

之后左梦梅又领着两名随行婢女,乘着王府下人运送军粮补给之车马。

顺利出西成门直抵左家军亲信营地。

“这....小姐...!”

营中二百余亲信见状,皆是满脸骇然。

众人本以为这位左小娘子经左将军亲自训诫,自是明了各种利害,老老实实以乖巧温婉之态诱骗襄王世子去了。

可没成想这位姑奶奶居然还敢趁夜从王府之中溜趟而出。

“莫要作此蠢状,且将鞘红牵来。”

左梦梅取来一张骑弓,并翻身跃上爱马后。

独自一人朝着汉江水边策马疾驰而去。

两名婢女见状,只得于唉声叹气之间,各牵一匹军马紧随其后。

左梦梅见周遭滩涂岸边植有零星散树。

随即在疾驰之余弯弓搭箭。

淡薄月色之下。

只见这左梦梅弓腿半立于马背之上。

丽人骑射之姿可谓英气飒爽。

咻——

待目光瞄定。

转瞬之间就见左梦梅数发箭矢射出,直中各树主枝之上。

“.....呼!”

稍稍发泄一二之后。

左梦梅又暗自停立于汉江岸边,略显气馁地轻叹一声。

可就在她胡思乱想之际。

借着月光遥望汉江水面时。

左梦梅远远看见江面上有一艘客船。

自襄阳北城码头驶出,直往樊城而去。

仔细一瞧,

那船头之上立有一位披风遮面之人。

其身形无比酷似前两日随自己对练的王府婢女。

“....那是!”

被勾起好奇的左梦梅再朝船中一望。

发现在那厢舱窗口之内。

竟端坐着一位身着黑衣、刻意歉身敛行的“老熟人”

——襄世子殿下朱常澜。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