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早些时候。
襄王府,正襄殿内。
“父王,儿臣与左娘子一路车马劳累,身体有些抱恙,还请先行离去歇息一二。”
饮宴开席一个时辰之后。
朱常澜借故席间一轮饮罢,趁着乐舞暂歇之间,上前与老襄王暗暗示意。
早就通过仪卫密报掌握自家长子动向的朱翊铭。
自是顺着朱常澜的意思,告知王府属官以及席间宾客稍作休息。
不过临辞别前。
朱常澜还是从自家老头话语之中,听懂了些许暗示:
“尔既为襄藩嫡长,亦不必事事禀奏,府中些许事宜当可自决,连日来宾客出入较多,切记莫要人前失仪,留下一副唯唯诺诺的庸弱印象。”
“且按往年惯例,春耕过后会由王庄出面收拢些许流民,兼由王府仪卫传授拳脚抵御贼寇,不过此间小事自有常法、常淦负责即可。”
留下一句“儿臣受教”之后。
朱常澜朝席间各方行揖礼以示告辞,而后便领着左小娘子各自回房去了。
一手推开房门,见身后并无他人尾随。
朱常澜随即脱下身上世子正袍并假意塞入床铺被褥之间。
以示他人自己疲惫至极,未等洗漱就已仓促歇息。
“不必事事禀奏,是告诉我后续诸事务皆由我自行决断,遇事继续命亲信仪卫暗中传递。”
“至于理由,则是因府中宾客出入较多,其中说不定有锦衣卫眼线。”
“最后一句什么收拢流民之惯例,大意应该是挑选去暗中掌控福藩王庄的佃户吧。”
“既然说让常法、常淦负责,那就暂且相信老头的判断吧。”
领会完老襄王的意图之后。
朱常澜将身上衣物替换为一套便于出行、常见于富裕人家的深色便袍。
而后便暗自于房中静声等候。
直到府中他人皆因沉溺饮乐而无暇他顾。
朱常澜才悄悄推门而出,往假园之中与李典仪派来的三名亲信仪卫汇合。
之后。
朱常澜假意扮成醺醉之宾客,借夜色昏暗和仪卫掩护。
终是成功从王府北面侧门溜出。
“殿下!”
朱常澜刚一出府。
就见李典仪带着令红,在旁侧小巷之中静候。
两人身上皆披有一身简素披风。
内搭衣物也是如自己这般尽数换成百姓装扮。
示意令红暂且避开后。
朱常澜向李典仪询问道:“庞仪卫那边点子如何?”
“回殿下,总共领了十一二名好手,暗布于城中六门及要害各处,暂未发现郭上差那边有什么动向。”
说话同时。
李典仪从袖中取出一柄短刃,交至世子手中,以便稍后不时之需。
“除此间布置外,庞仪卫自己正留于王府之中,详阅诸仪卫造册。”
“因先前太多亲信随殿下调走,宋炼仪卫正有些独木难支,万般诸事总有纰漏之处。”
“故而需要再细细筛查一遍,确保这十来日过后,府内无人自堕为窃卫暗桩。”
将短刃藏于贴身亵衣后。
朱常澜见此行诸人诸物皆已备齐。
便示意由令红引路,往城北码头乘船赴对岸坊间。
行至北街半道。
却是见得这襄阳县衙所属仆役,恰好于北街县衙门前清扫打理。
以免为他人所认出,朱常澜只得歉身行于灯火阑珊之间,从旁侧小巷之中暗自穿行。
期间,朱常澜忽而想起了一位先前从未注意到的人物——前任襄阳知县罗明祖。
待众人行至城北码头,等待便装仪卫唤来一艘夜间游船之际。
朱常澜向身旁的李典仪,求证这位前任知县有关传闻。
“我记得这位罗知县在被杨嗣昌以“运饷违误”撤职后,因不许其离开襄阳地界,目前还拖家带口居于城外,靠削竹编箕谋生暂避?”
“回殿下,正是如此。先前大王敬重其人敢于为民生直言,曾想聘请这罗明祖到府上任职,护其周全。”李典仪说道,“可这厮满嘴胡言,以襄阳必败,不可于此间等死为由,拒绝就任属官。”
能于前岁就推断出襄阳城防内外皆松。
说明其人,或许知晓府县二衙暗地里的腌臜内幕。
若是能深挖一二.....
未及多久。
就见乔装仪卫包来一艘夜间客船。
付了一笔定钱令船家下岸等候,且由仪卫检视确认无恙之后。
朱常澜等人才踏入其中,往北岸静声驶去。
为示避嫌之意。
令红不等朱常澜发话,主动一人走出厢舱。
于夜间江风环绕之下独坐船头。
“殿下先前已经私自离城一趟,如今再次渡江,万一被查出问题该如何是好。”
行于汉江半途,李典仪略显担心地问道。
而朱常澜却仍是一副毫不在意的模样。
“上次夜间行事并未于地方府衙登册,若是此间行事被人抓包,事后狡称为今春第一次出游即可。”
如是这般,船上诸人再无其他言语。
等待划桨过江期间。
朱常澜似是感应到了什么一般,往船身西南方向的汉江岸边撇去。
总感觉....有人在那盯着我一样?
朱常澜被这莫名的视线感扰得心中一阵发毛。
随即一把将厢舱布帘拉上,暂且于其间闭目养神起来。
少顷。
待朱常澜等所乘客船刚一抵靠北岸樊城港口。
就见一名守株待兔多时的夜巡更夫冲上前来。
拦住众人大声呵斥道:
“站住!尔等可知人定之后,这港口就不得再接客船,还不速速滚回南岸!”
对于这番境况。
朱常澜早已在原主记忆之中见过多次,直接令仪卫甩手抛出半贯铜钱。
见这船上众人如此上道,夜巡更夫接钱之后自是立马让开。
但还没走出几步。
其人又转过头来告诫道:
“看诸位都是富商模样,坊间寻乐可得多多注意,上次枣阳闹了贼寇之后,这襄樊二城各条道上也变得多事起来,遇了麻烦可别怪小人没提醒!”
“有劳费心,敢问枣阳闹贼寇,和这樊城坊间暗市又有何关联?”朱常澜看似无意地追问起来。
不过话已至此,这位更夫却是再也不肯多说半句,敲着打更梆子往其他港口夜巡去也。
“.....公子,看样子此间似乎另有麻烦,要不改日再来?”李典仪照先前所约简称,向朱常澜劝解道。
“难得今晚府衙、上差以及王府中人皆有其他事宜无暇他顾,且先走一步看一步吧,若是点子不对再撤不迟。”
拿定主意后。
朱常澜、令红、李典仪以及另外三名仪卫,共计一干六人,直往教门街方向而去。
“令红,临行前再确认一遍。”朱常澜说道,“蒙面转运之间,你确实闻到一股羊膻腥味?”
“婢子保证,所言确实,万不敢欺瞒殿下!”令红无比肯定地说道。
“襄阳本地农户人家喜吃猪牛肉,但并无多食羊肉之习俗,城中唯有的羊膻聚集之地,自然就是这教门街了。”
朱常澜遥遥望向樊城东侧。
只见一片昏暗烛光灯火之中。
矗立有一回教风格寺院。
是为本地回民所建大清真寺。
据说此间庙宇兴建于永乐年间,之后便成为周围各处回教信徒聚集之所在。
久而久之。
襄樊二城百姓就将此间回民聚集之地,称之为教门街。
........
见得朱常澜等人沿着汉江水岸直往东边走去。
远远地藏在港口停货之间的夜巡更夫,自是一眼看出这些富商装扮的人物,所欲前去的地方
其人不由得暗自叹了口气:“又是一群人面兽心的玩意。”
不过还没等他发完牢骚。
却是又见汉江南岸缓缓驶来另一艘客船。
由于夜色太黑,更夫看不清船上诸人是何打扮。
“管他是谁,这半夜过来,多是到坊间寻乐的纨绔子,且等我再去发笔横财!”
待游船刚一靠岸。
船上就有数名身手矫健之人窜上港口。
“哎!你们几个,可知人定之后,这港口就不得.....”
可还没等更夫将口中念词说完。
就见其中一人三两步直冲上来,手中更是有一道黑影迅速挥出。
更夫只来得及瞅见一道寒光烁烁,就觉腿上一软,整个人瘫倒下去。
无论他如何呼救,嘴中却是只能发出呜咽般的声响,腥热鲜血更是不断从脖颈之中流出。
作为一个常年混迹于各行各道的市井之徒。
更夫深知,自己这回是彻底栽了。
就在他弥留之际。
忽听得汉江之上,似是又有第三条客船驶来的动静。
一众莫名人中。
一位看似领头者随即轻声说道:“并肩子,念短,怕是鹰爪孙淌!藏青子,跟货!”
春...典...?
暗自认出面前众人所言语之黑话。
这巡夜更夫终是支撑不住,两眼一闭彻底死翘。
而他的尸体则是被一干道上之人扔入汉江之中。
...........
朱常澜等人夜行数刻之后。
终是抵达这教门街入市陋门之前。
只见有数名教徒装扮之人,怀中暗藏铁器凶刃,恶狠狠地令朱常澜等人停下问话。
“尊驾,报个蔓。”
“巩嘴子,鹰爪活窖”
按照原主的记忆,朱常澜脱口而出就是一句坊间黑话。
说话同时。
朱常澜与对方还同时互行叉手之礼,以此显示各自皆懂道上规矩。
至于二人对话之意,大概指得是:“尊驾姓什么”“姓朱,跟本地官府关系很硬”
听得这朱常澜能够对答道上黑话,且见其身上衣物非一般黔首所穿之布料。
门卫脸上表情顿时变得和婉起来。
“青子?”门卫询问道。
朱常澜随即将身上短刃拿出示意,其余仪卫也纷纷效仿。
门卫见这批人等并无长兵在身,故而也不做其他刁难,大手一挥放行入街。
“此街规矩,可有寻常匕首短刃护身,但不得携带长手兵刃。”
见令红一脸懵逼模样,身为其人拳脚师傅的李典仪轻声解释道:“如此一来,万一有人想不开在此街道火并,本街卫兵也可靠长兵之利迅速处置。”
“婢子了然,倒是没想到殿下竟也这般...懂得这道上规矩。”
“殿下姑且算是....见多识广,故而自学成才。”
其时虽已是亥半。
但教门街之中,各铺门前仍有大量三教九流之徒聚集。
其间铺子与其余坊街相比,可谓简陋之极
——大多仅为一间残破平房,而后门口支有两根木棍,撑起一片连门破布,以示开张迎客之意。
若要论及这铺子种类。
除“赌、妓、酒”这老三样之外。
最具此地特色的,便是各色专卖牛羊肥肉之肉铺。
不过由于白天好货皆已被本地百姓选买挑完。
这夜间所剩的,不过是些未能卖出的细碎羊肉。
说直白点,就是淋巴肉。
当然,古人可不懂这淋巴肉有何危害,直道卖相不好罢了。
故而留在最后,专供给那些吃不起寻常方正肉食的穷苦人家解馋。
除了口音迥异的叫卖声音之外。
这教门街中最不缺的,就是那此起彼伏打砸械斗声,并有各种龌龊言语于其中。
“令红,与李典仪再跟紧些,莫要理会此间腌臜之徒。”
随手折断一名想要借机揩油的醉汉手指之后。
朱常澜示意众人再快些行走。
并叫令红仔细回忆自己曾被转卖停留过的暗铺特征。
行于嘈杂夯土路上。
闻得周边腥臭羊膻味道。
令红努力思索,总算是于记忆之中找到了些许特征:
“殿....公子!我记得那黑屋子里,除了羊膻之外,还有一股似有若无的鱼腥臭味!”
“鱼....腥.....”
只是稍稍念叨着这个线索。
朱常澜瞬间就明了,这令红被人贩卖后临时转停之处在哪。
“这教门街身处城墙之内,并不临江,故而也没有渔屋。”
“坊间所卖也多是牛羊肉为主,未曾见得有鱼肆在此。”
“就这个思路来想,那这坊间仅有可能散发鱼腥臭味的,只有这里了!”
靠着手中铜钱,朱常澜从一位本地回教门卫处,购得了一份临时导游服务。
而后在其人引路之下。
于教门街晦暗之处。
找到了这间不悬牌匾的无名医馆。
只是稍一靠近。
朱常澜等人就闻见其中传出的鱼腥气味。
“到了,就是这儿”
门卫见目的地已抵达,且等朱常澜付清“尾款”之后,立刻就是转身跑离此处。
毕竟按其人所信教义来说,一般是不得来此“淫秽”之所在。
见周遭仪卫皆是一幅若有所思的表情。
全程不知朱常澜所云为何的令红,强忍不适气味上前问道:
“公子,这里是...?”
“一间未被官府造册入籍的医馆。”朱常澜缓缓说道,“专为全城各坊风月女子医治淫疾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