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滚出去!”

朱元璋停止了咳嗽,转而对崔公公冷冷喝道。

崔公公屁滚尿流的出了御书房,朱元璋才面无表情的对胡惟庸问道。

“胡惟庸,你为何又要请辞?”

“回陛下!”

胡惟庸故作诚惶诚恐,其实他的内心也无比惊恐。

“臣请辞丞相之位,实为陛下考虑。”

“臣……?”

“等等!”

朱元璋打断了胡惟庸的话,眼睛死死盯着胡惟庸,深邃的目光,好似要穿透他一般。

“你说你为咱考虑?”

“呵!”

他冷笑连连,“你莫不是以为咱最是忌恨贪官污吏?”

“想着等秋后处决陈宁等人时,将你作为他们的首犯,一并处决吧?”

“臣惶恐!”

胡惟庸连连叩首,“臣自是知道陛下最是忌恨贪官污吏!”

“所以对于陛下的不杀之恩,臣就算肝脑涂地也无以为报!”

“无以为报?”

“哼!”

朱元璋冷哼一声,“那你为何要请辞丞相之位?”

“陛下,请臣明言!”

胡惟庸看向朱元璋,一脸真诚。

“你且说来听听。”

朱元璋眼睛还是死死盯着胡惟庸。

“要是你说出的理由不充分,那就休怪咱刀下无情!”

他倒想听听胡惟庸是如何自圆其说的。

要是胡惟庸说出的理由不能让他满意,那他也不介意对胡惟庸施以惩戒。

但为了废除丞相之位,又要让臣民无话可说,胡惟庸现在的相位还是动不得的。

闻言,胡惟庸心中不由暗自冷笑。

“刀下无情?”

“你骗鬼的吧,你!”

“若你现在就将咱杀了,那你的废除丞相之制,恐将化为泡影喽?”

但脸上依然显得恭恭敬敬,“回陛下!”

“在华夏几千年中,出现的丞相无数。”

“虽有青史留名的,但大多数都是祸国殃民之辈。”

“所以臣以为,丞相之制也应该废除了?”

“什么?”

朱元璋大惊,以不可置信的眼神看着胡惟庸。

他想不到从胡惟庸的口中竟听到废除丞相这几个字。

“难道咱想废除丞相的心思,被胡惟庸猜到了吗?”

接着,他微微摇头,“这不可能?”

“此事只有咱和标儿知晓,连妹子也不知情?”

“可胡惟庸为何先行提出废除丞相之制呢?”

“除非胡惟庸有洞悉先机的本领,否则怎会有这等想法?”

他疑惑不解的望着胡惟庸,沉声道;“胡惟庸,你在丞相之位上当得好好的,为何突然要废除丞相之职呢?”

胡惟庸拱手道;“蒙陛下器重,臣在洪武五年就被陛下提拔为右丞相。”

“然臣升任右丞相后,就飘飘然,日益骄横跋扈。”

“朝中大多数同僚们也唯臣马首是瞻。”

“先前臣用于赈灾的银钱就可见一斑。”

“自陛下于去年十月末升任臣为左丞相后,臣才幡然醒悟。”

“想臣原本是一介草民,在定远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

“听闻陛下攻占集庆,遂于至正十五年投奔于陛下的帐下。”

“蒙陛下恩典,重用微臣,臣感激不尽,想倾尽所有以报答陛下。”

“可臣……?”

说到这里,胡惟庸喟然长叹,“可臣却辜负了陛下的信任与器重。”

“要是长此以往,恐臣又会变成一个祸国殃民、令人唾弃的丞相了?”

“于是在今年二月,臣就想辞去丞相之位,甘居幕后,以供陛下驱使。”

“然陛下并不同意臣的请辞,故臣日思夜想。”

“想着怎样废除丞相之制,又可让政令通达,甚至比有丞相还能运转得更好。”

“于是臣终于想出了两条建议,供陛下参考。”

朱元璋目光复杂的看着胡惟庸,细细的品着胡惟庸的话。

他突然觉得胡惟庸的这些话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想法。

要不然胡惟庸何敢在自己面前自称骄横跋扈?

又何敢说大明的大多数官员唯他马首是瞻?

但胡惟庸与陆仲亨等一帮将领勾搭却是事实。

难道他又是想蒙蔽自己,让自己掉以轻心,以好图谋不轨?

想及此处,朱元璋不由一惊,想不到自己差点被胡惟庸的话所蒙蔽。

他不露声色的向胡惟庸问道;“那你说说,你想出的主意是什么?”

“如何在废除丞相之制,又能让政令通达?”

“回陛下!”

胡惟庸拱手道;“臣以为废除了丞相之制,可设立内阁。”

“内阁的成员不用太多,只要五至七人就可。”

“而内阁的成员可从翰林院学士中挑选。”

“他们的官衔不用高,只需五品即可。”

“哦?”

听到这里。朱元璋摆摆手,狐疑的问道;“为何要选翰林院学士作为内阁成员?”

“他们只不过是读些圣贤书的书生,又不是治国之能臣?”

“要是依咱看,还是各部尚书充作内阁成员比较靠谱。”

见朱元璋心思有点松动,胡惟庸急忙趁热打铁。

“陛下,臣之所以要这些翰林院学士作为内阁的成员。”

“并不是如陛下想的那样,非要他们是治世之能臣。”

“而是想将翰林院学士作为陛下的谋臣,随时为陛下服务。”

“如票拟,如随驾议政等。”

“重大决策,依然是由陛下亲自定夺。”

“如此一来,可防止丞相专权复现。”

说着,胡惟庸尴尬一笑,“就像臣先前那样。”

“嗯。”

朱元璋思索片刻,又道;“那另一条建议呢?”

“回陛下!”

胡惟庸为难的看向朱元璋,“此建议就是不设内阁,一切重大决策全都是由陛下一人做主。”

“哦?”

朱元璋故作好奇的道;“那皇上不就变成了一言堂了吗?”

“史书上还不得说此皇帝是独断专行之人?”

胡惟庸暗自翻了个白眼,回道;“倒也不是。”

“平常之事依旧由六部商议。”

“只是重要决策由陛下决断即可。”

“只不过这样一来,只怕陛下就要日理万机了?”

朱元璋暗道;“咱还怕日理万机?”

“只要咱大明江山延绵千秋万代,就是要了咱的老命,咱也不惧。”

沉思良久,朱元璋方才缓缓道;“胡爱卿,你还是继续当你的丞相吧。”

“而你的建议,以后再说也不迟。”

“是!”

“臣告退!”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