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胡惟庸一小会就发出轻微的鼾声,朱元璋这才放下心来。
过了片刻,朱元璋才让崔公公叫醒胡惟庸。
现见胡惟庸有事与自己商量,朱元璋笑道;“你说说看?”
“你有何想法?”
胡惟庸并没有直接回答朱元璋的问话,而是躬身道;“回陛下!”
“如今大明虽已有傲立诸番国之势!”
“然边塞有蒙元鞑靼虎视眈眈,高丽又首鼠两端!”
“西南有蒙元余孽贼心不死,犯上作乱,又有土司割据一方!”
“臣纵观史书,觉得秦始皇建修驰道的方法不错,可……!”
话未说完,原本眯着眼睛仔细听胡惟庸讲述的朱元璋腾地一下站起来。
他虎目圆睁,死死盯着胡惟庸,声音如怒龙暴喝。
“胡惟庸,你好大胆!”
“竟敢诅咒咱老朱家二世而斩!”
没等朱元璋把话说完,也不等朱元璋有什么动作,胡惟庸抢先一步,当即跪地。
“请陛下息怒!”
“臣哪有那个胆子敢诅咒陛下您呐?”
被胡惟庸打断了话,令朱元璋瞬间清醒过来。
“妈的!”
朱元璋暗自思忖,“咱老朱今天是怎么啦?”
“为何听到胡惟庸说起秦始皇,咱就生气?”
“秦朝二世而亡,难道咱大明也会二世而亡吗?”
“想秦始皇在位时未立太子,才是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
“可咱早就立标儿为皇太子,标儿又兄友弟恭。”
“只要标儿在世,咱看哪个兔崽子敢造标儿的反?”
“而胡惟庸勾结陆仲亨等人,他指定不会在咱的面前泄露他们谋反的秘密?”
在朱元璋思忖的同时,只听胡惟庸叩首道。
“臣认为秦始皇建修驰道是利国利民的之举。”
“陛下请想想,建修驰道可使大明的道路四通八达。”
“如此一来,不管是军队,亦或是政令,都可快速的传达到边塞或地方。”
“呵呵!”
朱元璋故意冷笑两声,缓缓坐下,“你说得好听!”
“大明的百姓现在正处于休养生息阶段,国库也没有多少银两!”
“而建修驰道不仅耗费巨资,更劳民伤财!”
“若是闹得天怒人怨的话,那咱大明不又是步了暴元的后尘?”
听见朱元璋的语气稍显缓和,胡惟庸暗自松了一口气。
建修驰道,也是胡惟庸在来时的路上突然想起来的。
他想用建修驰道,来观察朱元璋对自己的态度。
虽然冒险,可一见到朱元璋的怒目圆睁的眼神,他顿时明白了。
不管自己如何献计,朱元璋对自己的态度也不会改变。
想来,只有向朱元璋建议设立内阁之制了。
若此办法还是不能打消朱元璋杀自己之心,那……
“陛下!”
胡惟庸顿首,“你的顾虑臣也考虑过。”
“但臣以为可从局部入手,以作试点。”
“若试点成功,则可大力推广。”
“嗯!”
朱元璋闭目沉思片刻,才缓缓抬头,不过望向胡惟庸的眼神多了份复杂的情绪。
“你起来吧。”
“具体说说建修驰道有什么好处?”
“是,陛下!”
胡惟庸从地上爬起来,在椅子上坐下,拱手道。
“建修驰道的好处有这么几点。”
“一,有利于军队的调动与驰援。”
“二,有利于政令的通达。”
“三,有利于巡察御史快速的将巡察结果通报于朝廷,这样才能让地方官员不敢妄为。”
“还有很多,如赈灾等,臣就不一一赘述了。”
这次,朱元璋想了很久,才眼神灼灼的望向胡惟庸。
“胡爱卿,你的想法着实可行!”
“可咱大明幅员辽阔,西北边境又十分漫长,西南又是崇山峻岭。”
“就拿四川做比喻吧。”
“古人不是常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吗?”
“故此,咱……?”
说到这里,他悠悠的长叹一口气,“唉,难呐!”
“陛下!”
见朱元璋下不了决心,胡惟庸抱着侥幸的心思,还想再试一试。
若试点成功,朱元璋看在自己为国为民的份上,对自己网开一面也未可知?
“请听臣一言?”
“你说。”
朱元璋淡淡开口。
“是,陛下!”
胡惟庸拱手道;“臣以为先行在应天府周边,沿长江以南的府县作为试点。”
“如句容、溧水、高淳等。”
“让当地的官府规划出直达应天府城门最近的路线。”
“然后征召当地的轻壮之农人,每日供其饭食,给其银钱。”
“自必有农人踊跃加入。”
“待将这些道路修建完毕,陛下亲临视察,可知其效果如何。”
“若发现有道路坑洼不平者,偷工减料者,陛下可当场将管理施工的官员拿下,枭首以儆效尤!”
“这样啊?”
朱元璋沉吟片刻,对胡惟庸微微颔首,“胡爱卿,此法甚合咱的心意!”
“明日早朝,咱就让工部照此方法执行!”
“若见成效,则推广于大明!”
“陛下圣明!”
胡惟庸急忙恭维一句。
闻言,朱元璋意味深长的看了胡惟庸一眼,似笑非笑。
他倒想看看,在应天府周边修建了驰道后,胡惟庸会有如何动作?
想他戎马一生,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又何惧这等宵小!
“胡爱卿,这都是你的功劳。”
“臣惶恐!”
胡惟庸慌忙道;“臣不过向陛下提出了小小的建议。”
“而圣裁全都是出于陛下!”
“若无陛下的圣裁,臣的建议只能化为惘然!”
“你倒是会说!”
朱元璋笑道;“真不亏是当了多年的丞相,巧舌如簧,只怕在咱大明。你算得上是第一人也!”
“臣……?”
胡惟庸一时语塞。
“好了,好了!”
朱元璋大笑,“咱不过是逗逗你而已。”
“你若无事,就退下吧?”
“臣还有事启奏陛下!”
胡惟庸迟疑了一下,还是拱手说道。
“哦?”
朱元璋好奇的看着胡惟庸,“你今日怎么吞吞吐吐的?”
“有什么话不能一次说明白吗?”
“臣左思右想,还是决定请辞丞相之位!”
胡惟庸起身躬身道;“请陛下应准臣的请辞!”
朱元璋正在喝着茶水,万万没想到胡惟庸竟又是请辞。
被一口茶水呛得连连咳嗽起来。
崔公公听到朱元璋的咳嗽声,连滚带爬的从门外跑到朱元璋的身后,轻轻拍打着朱元璋的后背。
声音急切又掺杂着颤抖,“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