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离开卤肉店,胡惟庸径自朝来路而行。

汪广洋亦步亦趋的跟着,虽没有说话,但眼神里总透出一丝揶揄的意味。

走出夜市,两人各自回府。

进入府邸,在中厅坐下。

胡惟庸望着一旁站立的胡海。

“今日你可曾发现陈清河有什么异常的举动没有?”

“没有。”

胡海轻声道;“老爷,陈清河今日都在床上养伤。”

“哦。”

胡惟庸恍然大悟,讪笑道;“为兄怎么将他养伤的事给忘了呢?”

“老爷每日忙于政务,这等小事老爷怎能记得?”

胡海回道;“若陈清河有什么异常的举动,小人自会向老爷禀报。”

“好。”

胡惟庸点点头,又似想起了什么,对胡海说道。

“你明日准备一份厚礼。”

“等为兄从中书省下值归来,为兄去看一个人。”

“是。”

…………

翌日,未时。

胡惟庸走出中书省,来到东宫。

太子朱标正在春和殿审阅奏折,见东宫总管王公公领着胡惟庸前来。

放下奏折,看向胡惟庸。

“臣胡惟庸见过太子殿下!”

胡惟庸躬身对朱标行了一礼。

“坐!”

朱标淡淡一笑,“上茶!”

等胡惟庸坐下后,朱标才问道。

“胡相来找孤有何事?”

“回太子殿下!”

胡惟庸拱手道;“臣有一事想和殿下商量商量?”

“你不找孤的父皇商量,找孤作甚?”

朱标狐疑的看着胡惟庸,好奇的问道。

“这只是臣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所以才前来找殿下商量。”

胡惟庸笑着拱手道;“故没有先向陛下禀报。”

“这样啊。”

朱标也笑了笑,“那你说说看?”

“臣想在礼部设立一个外事司,专门接待外邦使者。”

胡惟庸一脸认真,“臣深思熟虑过。”

“大明乃泱泱大国,在陛下与太子殿下的治理下,必蒸蒸日上,万邦来贺!”

“然现今只有一个鸿胪寺招待外邦使者。”

“且臣总听礼部尚书牛谅在臣面前抱怨,说现在来大明的外邦使者越来越多。”

“可鸿胪寺接待外邦的吏目有时语言不通,故闹出很多笑话。”

“而鸿胪寺又是大明和外邦沟通友谊的桥梁。”

“鸿胪寺受损倒没什么,可这关乎整个大明的颜面,关乎陛下与太子殿下的威仪啊!”

“大明素以礼仪之邦扬名于海内外,怎可因个别吏目语言不通,让外邦的使者看大明的笑话呢?”

“所以臣日思夜想,才想出在礼部设立外事司,以接待外邦来朝的使者。”

胡惟庸抬头看着朱标,“太子殿下以为臣的这个想法如何?”

朱标频频点头,等胡惟庸说完,他猛地一拍桌案,大笑道。

“胡相,你的这个想法甚好!”

“这样一来,不仅可解决礼部接待外邦使者的问题!”

“更可扬大明国威,让外邦的使者都能知晓大明是礼仪之邦!”

响声使胡惟庸与殿内的宫女和太监都猛然一惊。

但看到朱标因激动而拍了桌案,都松了口气。

“朱标还是年轻人的习性呐。”

胡惟庸不禁暗叹,“看来在朱标身上下功夫,是正确的。”

“太子殿下圣明!”

胡惟庸站起身,趁势恭维道。

“臣相信大明在陛下与太子殿下的英明治理下,必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也必能让四海臣服!”

朱标见自己拍桌案的举动吓了众人一跳,遂收起笑声。

现见胡惟庸这样恭维自己,不禁想起父皇对自己说过的话。

“难道他对自己示好,是为了蒙蔽自己?”

“好开展他的图谋?”

想及此处,他坐下身子,脸上的笑容已消失不见,转而是一副审视的面孔。

胡惟庸陡然一惊,“难道自己说错话了?”

“惹得朱标不高兴?”

他将自己刚才说过的话在脑中仔细想了一遍,可发现没有什么问题。

这让他更加奇怪,可此刻朱标的话声传来,使他不得不收敛心神。

“你有如此好的想法,为何不告诉孤的父皇?”

朱标沉声问道;“要是孤的父皇一听,必会同意你的想法。”

“臣愚钝!”

胡惟庸忙拱手道;“臣没想那么多。”

“而太子殿下监国已有几年了,”

“故臣想着先来和殿下商量商量。”

“要是殿下不认可臣的想法,陛下自然也不会同意。”

“今臣见殿下已完全采纳了臣的想法,那就由殿下告知陛下。”

“不过……?”

胡惟庸犹豫了片刻,又道;“不过请殿下不要和陛下说是臣的想法。”

“为何?”

朱标狐疑的问道;“这种好事,你为何不想让孤的父皇知晓?”

“而是由孤传达?”

胡惟庸只对朱标讪讪一笑,并没有回答。

朱标好似懂了胡惟庸的意思,意味深长的点点头。

“好,孤知道了。”

“臣告退!”

出了东宫,胡惟庸一路琢磨着朱标为何对他以审视的态度看着自己。

直到走进了中书省,他也没想明白。

而朱标在胡惟庸离开东宫后,就立马朝谨身殿而去。

进入御书房,朱元璋正在品着新茶。

见朱标进来,他放下茶杯,然后看向一脸喜色的朱标。

遂打趣道;“标儿,你是捡到什么宝贝了吗?”

“儿臣拜见父皇!”

朱标并未作答,而是先拜见了朱元璋。

在一侧的椅子上坐下,然后才回道;“父皇,儿臣有一想法,想和父皇商量一下?”

“你说。”

朱元璋顿时来了兴趣,身子也不禁前倾。

“如果对大明有利,父皇自然同意。”

“那是自然。”

朱标毫不客气的回道;“儿臣是太子,所思考的问题必会对大明有利。”

“那你具体说说看?”

看着一脸嘚瑟的朱标,朱元璋迫不及待的问道。

“若你的想法果真对大明有利,父皇会立即实施下去!”

朱标笑了笑,随即他把胡惟庸对自己说的话一一讲给了朱元璋。

不过他把胡惟庸的想法安在自己身上。

说完,他看向朱元璋,见父皇的脸上并没有露出喜色,而是目光深邃的望向自己。

他立刻知道事情不妙,这是父皇怀疑自己。

果然,朱元璋声音低沉的问道;“标儿,这是你的想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