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咱真不想当胡惟庸! 第10章 让出权力

作者:大器晚成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08 20:45:54
最新网址:www.biquw.cc

“无妨。”

胡惟庸对李善长拱手笑道;“这个学生早就猜到了。”

“不过学生还是要谢谢韩国公。”

“谢什么。”

李善长不高兴的看着胡惟庸,“你是老夫一手推荐上来的。”

“咱们现在就像一条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说着,他压低了声音,“看来陛下也对老夫存有戒心。”

“以后咱们交往还是尽量少些为好。”

“要有重要的事,咱们就派府中不起眼,又贴心可靠之人秘密联络即可。”

“咱们之间尽量不要单独见面。”

胡惟庸脸色郑重的道;“诚如韩国公所言,这也是学生想要对韩国公说的。”

“好!”

李善长拍拍胡惟庸的肩膀,“老夫走了。”

看着李善长孤单的背影,胡惟庸长叹一声,慢慢走向中书省。

回到房间,早有吏目为他沏上了茶水。

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放下茶杯,他才抬头看看今日新送上来的奏折。

才发现,今日的奏折似乎多了些。

这让他有些纳闷,心中的不安感也在慢慢升腾。

“叫所有的尚书都过来。”

他沉声对吏目说道。

吏目躬身退出了房间,不一会儿,各部尚书陆续走了进来。

他居中坐下,看着底下的各部尚书。

“本相今日在这里要宣布两件事。”

他声音低沉,语气不容置疑。

“以后所有的奏折在送到中书省后,都要誊抄一份,然后将原件送到通政使司!”

“包夸弹劾本相的,以及你们的,还有你们下属的,一份都不准截留!”

“如若让本相发现,那就休怪本相不讲情面,都明白了吗?”

此话一出,几位尚书相互望了一眼,皆露出忿忿之色。

自通政使司设立以来,中书省的权力就被通政使司分割了一部分。

这让他们已有怨言,可这是陛下亲自设立的,他们对此毫无办法。

可现在胡相还要让他们将奏折的原件送到通政使司,这不是让通政使司的权力又大了几分吗?

首先站起来的是户部尚书杭琪,他望着胡惟庸,脸上布满了不忿。

质问胡惟庸,“胡相,你这是什么意思?”

“通政使司自设立以来,就将重要的奏折直达天听!”

“现在还要咱们将所有的奏折都交由通政使司,那咱们还要这些奏折做什么?”

“不如都交由通政使司算了,咱们也能落得个清闲!”

“是啊!”

众人齐声附和。

看着底下的众人,胡惟庸脸色当即就沉了下来。

“这是本相深思熟虑后做的决定,岂容你们质疑本相!”

“哦!”

他冷冷的扫视了几人,“你们觉得手中的权力小了,是吧?”

“你们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算对得起陛下的隆恩!”

“对得起天下苍生!”

“再有!”

他的语气更为严厉,眼神更加冰冷,令几位尚书都不敢直视他的目光。

“自本相开始,从即日起,要肃清吏治!”

“若发现有贪赃枉法者,浑浑噩噩过日子、不作为的官员!”

“统统将他们关进大理寺大牢,交由刑部负责审理!”

说着,他望着众人,“可还有不明白的吗?”

“明白!”

几人虽有不服,可看到胡惟庸冰冷的眼神,又不敢再说什么。

“这就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呐。”

胡惟庸看出他们不服的表情,不由心中暗叹。

“既然明白,还不退下!”

“是!”

众人齐齐躬身,退出了胡惟庸的房间。

走出不远,几人在走廊中同时停住了脚步,望向胡惟庸房间的方向。

“这是什么事啊?”

吏部尚书陈宁满脸不忿的对御史中丞涂节道;“他纯粹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涂节安慰道;“他昨日突然想辞去丞相之职,看陛下不准,所以就故意拿咱们撒气。”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兵部尚书刘诚狐疑的问道;“为什么胡相在昨日突然提出辞呈?”

“又为何要拿咱们撒气?”

“而这两者又有什么关系?”

工部尚书张允忿忿不平的道;“刘大人,连这点你都没看出来吗?”

“是胡相看陛下设立了通政使司,生怕弹劾他的奏折落到陛下的手里,所以才提出辞呈的!”

“看陛下不准,他又怕昔日所做的恶行东窗事发,而惹得陛下震怒!”

“所以就顺水推舟,将奏折的原件全部交给通政使司,以此来重新获得陛下的赞许!”

“肃清吏治,也是如此!”

“原来如此啊?”

几人恍然大悟,只有礼部尚书牛谅冷哼一声。

“你们都不知胡相真正意图,还妄加议论!”

说完,拂袖离去。

剩下的几人都大眼瞪小眼,都不知牛谅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再想问个清楚,牛谅已走远。

…………

未时。

御书房。

胡惟庸将奏折轻轻放在朱元璋的御案上,然后躬身施礼。

“陛下!”

“臣有些事要当面奏请陛下得知!”

“哦?”

朱元璋当即来了兴趣,身子前倾的看着胡惟庸。

“你说。”

“臣离开朝堂后,就在中书省和几位尚书碰了一下头。”

“决定将递送到中书省的奏折全部誊抄一遍,以作备用,然后将原件送至通政使司。”

胡惟庸偷偷的看了一下朱元璋,想看看朱元璋听到这个消息后,脸上有何表情。

可发现朱元璋正在看着他,急忙又低下头。

“为何?”

朱元璋的声音在胡惟庸的头上响起,“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咱知道,你是看咱在去年新设立了通政使司,将中书省的权力瓜分了一些,你心里不满意是吧?”

“臣惶恐!”

还没等朱元璋把话说完,胡惟庸就急忙辩解。

“陛下是天子,是天下万民的君父!”

“陛下若要臣死,臣都绝无二话,何谈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呢?”

“臣想的是,将奏折誊抄一份作为备用,以断绝官员们之间的扯皮、推诿!”

“而另一个原因就是,臣亦可和通政使司相互合作。”

“有对方决定不了的地方,可以商讨一下,这样更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如有双方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才向陛下禀报,由陛下圣断。”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