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梦回录 第37章 铜火破浪(下)

作者:朔旦冬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9 09:20:30
最新网址:www.biquw.cc

皇帝一锤定音,穆彰阿的攻势被生生遏止。然而,这场朝堂风波的消息,还是如同长了翅膀,飞进了格致院的工棚。

“什么?穆彰阿那老匹夫,竟敢说咱们是奇技淫巧?靡费国帑?还要停了铜壳?”李墨气得半截眉毛都要飞起来,手里的锉刀狠狠砸在工作台上,“咱们没日没夜地干,就换来这个?”

林宇脸色也极其难看,但眼中更多是沉郁的压力。皇帝的维护是定心丸,可穆彰阿的攻讦也像鞭子抽在背上。铜壳再不成,下次朝堂之上,恐怕就没那么容易过关了。他看着桌上那些废品,心头沉甸甸的。

“林哥,别听那老棺材瓤子放屁!”韦绍光瓮声瓮气地说,他正用力将一个卡死的弹壳从夹具里往外拔,手臂肌肉贲张,额头青筋暴起,“俺们干俺们的!俺就不信了,这破铜壳,还能比红毛鬼的炮舰难啃?”

“对!干他娘的!”李墨被韦绍光的蛮劲感染,重新抓起工具。张师傅也叹了口气,招呼徒弟们继续熔炼新的铜锭尝试不同配比。

海龄默默拿起一个抽壳失败的弹壳,仔细端详着变形的位置和抽壳钩留下的痕迹。他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林掌院,李兄。退壳不顺,除了铜壳本身的强度和延展性,是否也与这抽壳钩的力道和角度有关?我们之前的模拟,杠杆力道是恒定的。但实际枪机运动,力道是否应有一个由缓至急的变化?尤其在初始抽壳瞬间,铜壳与弹膛贴合最紧之时,若力道过于刚猛,极易撕裂壳底。”

林宇和李墨同时一愣,看向海龄。

海龄拿起炭笔,在沾满油污的图纸一角迅速画了个简单的杠杆示意图:“比如,在此处增加一个微小的缓冲弹簧或者凸轮结构,让抽壳钩在接触瞬间力道稍缓,待铜壳被稍稍拉离弹膛,再施加最大拉力?或许能减少撕裂?”他利用在海军学堂学到的简单机械原理,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林宇眼中瞬间爆发出光彩:“缓冲初始力道?渐变施力?妙啊海龄!这思路我们钻牛角尖了,光想着铜壳本身,忽略了机构配合!”他猛地扑到图纸前,“李墨!快!重新设计抽壳钩的联动机构!加一个预压缓冲装置!”

新的思路如同黑暗中的一道闪电。李墨也顾不上骂穆彰阿了,立刻和海龄凑在一起,对着图纸激烈讨论起来。韦绍光虽然听不太懂那些复杂的杠杆凸轮,但看到林宇和李墨重新燃起的斗志,也咧嘴一笑,抓起锤子:“要打啥零件?俺力气管够!”

工棚再次陷入狂热。几天几夜不眠不休的尝试、失败、改进。张师傅那边也传来好消息,一种新的紫铜与少量锌、锡的合金配比,在保证足够强度的同时,延展性明显优于纯黄铜。

终于,在又一个黎明将至,炉火将熄未熄之时。

一支经过彻底改造、加装了复杂缓冲凸轮机构的“连珠快铳”样枪,被固定在结实的测试架上。枪膛里,压入了一枚用新合金手工敲打、精心打磨、内壁均匀涂抹了薄薄一层石墨粉的铜壳定装弹。林宇的手因为紧张和疲惫微微颤抖,他深吸一口气,猛地拉动枪栓上膛,然后扣动了扳机旁的击发绳。

“砰——!”

一声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清脆、爆裂的巨响在工棚内炸开!枪口焰明亮短促!巨大的后坐力让沉重的测试架都猛地一震!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林宇颤抖着手,猛地拉动枪栓退壳!

“噌啷!”

一声清脆悦耳、如同仙乐般的金属摩擦声响起!一枚冒着缕缕青烟、完整无损的黄铜弹壳,被抽壳钩干净利落地从枪膛中抽出,划出一道闪亮的弧线,“叮当”一声掉落在铺着沙土的地面上!

那弹壳通体闪亮,只在底部火帽击发处留下一个清晰的凹痕,边缘光滑,没有丝毫撕裂或变形的迹象!

成功了!

工棚内死寂了一瞬。

“成了!成了!他娘的成了!”李墨第一个蹦起来,挥舞着拳头,激动得语无伦次,半截眉毛疯狂抖动,狠狠一拳砸在旁边韦绍光结实的肩膀上。

韦绍光也被那清脆的退壳声震住了,直到挨了李墨一拳才反应过来,看着地上那枚完好的、还带着余温的铜壳,黝黑的脸上绽放出巨大的笑容,一把抱起身边的张师傅转了个圈:“张老头!成了!咱们的铜壳子成了!”

张师傅被转得头晕眼花,老泪纵横,嘴里只会念叨:“铜壳……真弹出来了……好……好……”

海龄紧绷的身体瞬间放松,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发自内心的笑容。他看着那枚静静躺在地上的弹壳,仿佛看到了某种坚不可摧的希望。

林宇则直接瘫坐在椅子上,双手捂住了脸,肩膀微微耸动。巨大的压力、连日来的煎熬和此刻成功的狂喜交织在一起,让这个一向坚韧的汉子也几乎控制不住情绪。

几乎同时,工棚深处传来查理和汉斯激动的大叫:“林!汉斯!快来看!‘铁牛’!新汽缸!密封!成功了!高压!稳定!”

又一个巨大的惊喜接踵而至!为铁甲巨舰准备的新一代高压汽缸密封技术,在无数次失败后,也取得了关键性突破!蒸汽机的轰鸣声似乎都变得更加雄浑有力!

双喜临门!炉火映照着每一张疲惫却兴奋到极点的脸庞,汗水、油污和成功的喜悦混杂在一起。小小铜壳的突破,如同推开了一扇沉重的大门,门后,是通向真正强大之路的光明。

就在格致院沉浸在双重突破的狂喜中时,一份来自东南沿海的八百里加急密报,被送到了养心殿皇帝的御案上。

皇帝锦凌展开密报,越看眉头锁得越紧。密报是两广总督所上,详细描述了沿海令人忧心的现状:

“……自三元里及沿海各乡效法坚壁清野、乡勇联防以来,英夷小股部队确难登陆劫掠。然此策施行日久,弊端日显。沿海渔村商埠,生计几绝。渔船不得出海,鱼盐之利尽失;商船畏于封锁及乡勇盘查,裹足不前,市面萧条。乡勇联防,虽保境安民,然良莠不齐,间有借机勒索商旅、鱼肉乡里之事,民怨渐起。”

“……更可虑者,海上盗匪,近来气焰陡张!其船虽杂,然炮械精利,战术娴熟,绝非寻常海寇!彼等专袭我落单商船、渔船,手段凶残,掳掠货财,杀伤人命。更散布谣言,蛊惑人心,言‘朝廷无能,弃海疆于不顾’,‘乡勇联防,实乃官府驱民为盾,自保官位’!沿海百姓,困于生计,苦于盗匪,惶恐不安,流言四起,恐生变故!长此以往,非但海防难固,恐生内变!臣忧心如焚,伏乞圣裁!”

皇帝将密报重重拍在御案上,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走到巨大的海疆舆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东南沿海,尤其是珠江口外那片被朱笔圈出的、代表英夷舰队(实为海盗)活动猖獗的海域。

“坚壁清野……双刃之剑啊。”他喃喃自语,眼中寒光闪烁。潘世恩和祁寯藻侍立一旁,同样面色凝重。

“潘卿,祁卿,你们怎么看?”皇帝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

潘世恩沉声道:“陛下,总督所奏,句句属实,亦是老臣所忧。坚壁清野,乃非常之策,可暂阻敌锋,却如饮鸩止渴,难以为继。沿海民生凋敝,怨气滋生,若为奸人所乘,恐酿大祸!海上盗匪,行踪诡秘,炮械精良,绝非寻常海寇,恐……恐与盘踞外海之英夷脱不了干系!彼等化整为零,假扮海盗,一则继续袭扰,断我财源,疲我军民;二则散布谣言,乱我民心,动摇国本!其心可诛!”

祁寯藻补充道:“陛下,此乃敌之毒计!外以舰队封锁威慑,内遣伪盗袭扰破坏,更兼谣言攻心!其意在耗我国力,乱我后方,使我海防不攻自破!当务之急,必须打破此困局!否则,海运大学堂造出再好的枪炮舰船,若无稳固之后方,无可用之海疆,亦是徒劳!”

皇帝缓缓转过身,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扫过舆图上漫长的海岸线,最终定格在格致院和海军学堂的方向。

“朕知道了。”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的决心。

“传旨:其一,着令两广总督,妥善调整沿海策应。乡勇联防,重在保境安民,严禁扰民勒索!开放部分安全水道,许渔民有限出海,官府派船巡护航线,保障其基本生计!严厉整肃不法乡勇,安定民心!”

“其二,”皇帝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凛冽的杀伐之气,“着令水师提督,整合现有水师战船、新式快艇,并征调熟悉水情之疍民勇壮,配发格致院新制‘水底雷’、‘火攻快船’及精良火器!以海军学堂所拟之‘磨刀门’等预设伏击战术为蓝本,主动出击!朕给他三个月!三个月内,必须彻底肃清东南外海一切非我大清之武装船只!无论其是英夷伪装,还是真海盗!凡敢悬挂非大清旗帜、持械袭扰我海域者,皆视同叛逆,坚决剿灭!还我海疆清平!”

“三个月?!”潘世恩和祁寯藻心中一震。时间太紧了!新式武器虽好,但数量有限,水师战力参差不齐,对手又狡猾凶残……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皇帝似乎看穿了他们的忧虑,目光投向窗外,仿佛穿透了重重宫阙,落在了西郊那片正孕育着钢铁风暴的土地上。

“此战,非仅为肃清海氛,更为我大清新政,打出三年太平!”皇帝的声音斩钉截铁,“告诉水师提督,此乃死令!胜,则海疆初定,新政可期!败,则万事皆休!朕,会调拨一切可用之新器,更会……”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深意,“派最熟悉新器、最勇锐敢战之人,亲赴前线助战!海军学堂大考在即,优者,正需战火淬炼!”

潘世恩和祁寯藻对视一眼,心中了然。陛下这是要以雷霆手段,快刀斩乱麻!用一场干净利落的海上胜利,为新政扫清障碍,稳定后方,同时……也为海军学堂即将锻造出的利刃,寻找试锋的战场!韦绍光、海龄这些名字,瞬间浮现在他们脑海。

“臣等遵旨!”两人躬身领命。

养心殿内,檀香依旧袅袅,却弥漫着一股山雨欲来的肃杀。皇帝的目光再次落回那份沿海密报上,指尖在“盗匪炮械精良、战术娴熟”几字上重重划过。外海的“海盗”究竟是谁,他心知肚明。三个月,是期限,更是赌注。赌的是格致院的铜火能否烧穿迷雾,赌的是海军学堂的雏鹰能否搏击风浪,赌的是这个古老的帝国,能否在惊涛骇浪中,锻造出属于自己的钢铁海疆。炉火正熊,巨舰待发,而血与火的淬炼,已然逼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