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伐诸天,从四大名著开始 第85章 反省

作者:梅菜不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7:17
最新网址:www.biquw.cc

面对李墨的推诿之词,左慈直起了身子。

他沉声说道:“陛下何故欺瞒老朽呢?似陛下这般人中之龙,岂是久居人下之辈?老朽虽不知陛下如何从域外来此,但想来陛下此来志在天下。那洛阳百姓将来便是陛下之民,陛下岂能忍心见死不救呢?”

明人不说暗话,见左慈这么说,李墨也就不再装蒜了。

“先生所言,朕倒是不否认。”李墨神色如常,一点没有被戳破的不安,“只是,想来先生也发现了,我朝士卒的身体素质与此世之人相差甚远。就我现在这点兵力,想要在董卓手下保住洛阳百姓,怕是力有未逮。”

“朕愿意躬行仁道,但那是在朕力所能及的时候。可此时此刻,朕若是要强行与董卓对上,这刚起步的基业怕是就要毁于一旦了。非我不愿,实不能耳。”

“陛下还在欺我。”左慈无奈摇头,“既然陛下如此说,那老朽便直言相告了。陛下此去河东难道真是为了平贼吗?他日陛下若收白波十万之众,董卓焉能再容陛下?”

“届时两强相争,百姓何其无辜?老朽是真心劝陛下以百姓为念,阻止董卓暴行。”

听他如此说,李墨颇为玩味:“先生倒是真看得起朕。如今朕就这么几百号人,白波贼连带老弱妇孺可是有不下十万之众,先生就敢说朕能收降他们。”

左慈哈哈一笑:“若陛下不是看上了白波贼,那为何还要不辞辛苦的从虎牢赶奔河东呢?”

果然,这个世界上聪明人从来都不少。

李墨不要功名,一心讨要官职来河东平贼,董卓看不出来他的意思,李儒难道看不穿吗?

真实历史上的李儒或许没这个能力,但《三国演义》中的李儒可是个聪明人。

别的不提,只说后世的三国游戏。

在几乎所有策略类的游戏里,李儒的智力基本都被设定在九十以上,这便是对他能力的肯定。

作为董卓的谋主,一手策划了董卓进京后种种行动的智者,他会猜不到李墨在想什么?

李墨心中恍然,回忆起当时和李儒的对谈,此人那么大方,他难道不知道自己的打算吗?

缓缓点头,李墨心中已有答案。

“李儒恐怕早就看出来了,我的心思不在董卓这里。只是我自绝于关东诸侯,天下无处可去,虽然意图自立,但谁能相信一个无兵无将的人能收服十万兵马呢?他助我五百人,想来也是想让我认清现实罢了。”

而且......

李墨眼神转冷:“谁又能保证,这五百人里,没有李儒的眼线呢?”

此番推断才是最为合理的,毕竟不开挂的话,谁会相信有人仅凭不足千人便能收服十万人马。

纵然那十万人只是流民军,可人数在那里摆着,总做不得假。

哪怕是十万头猪,李墨也要抓半天吧?更何况那些是会提刀杀人的士兵。

被左慈点破自己的意图,阴差阳错反倒让李墨反省自己,猜到了李儒的打算。

李儒猜到了李墨想要自立,可并不认为他能成功,放李墨走也只是在坐等他失败而已。

那样,李墨估计就能乖乖的去当董卓的笔杆子了。

自从穿越之后,李墨虽然从未表现出来,但却一直有种天命在我的得意,可能也与周围人的吹捧有关。

总之,李墨有些过于膨胀了。

毕竟在他的眼中,自己这拿的妥妥是主角剧本,一些土著而已,李墨自信能忽悠住他们,却忘了这里早已不是小说世界了。

既然成为了一个真实的世界,那里面的人便有了自己的想法,绝不是任他摆布的傀儡。

想通了这点,李墨慨然长叹,朝着左慈拱手拜谢:“多谢先生指点迷津,是朕小看天下人了。”

左慈好似早有准备,微微颔首,接受了李墨的道谢。

“如何?陛下现在可想明白了?陛下收降白波之众时,便是和董卓翻脸之刻,既然本就无法共存,那陛下何不早做打算?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陛下以仁义之名行事,将来谋取天下才能事半功倍。”

“哈哈。”李墨顾左右而言他,“先生口舌甚利,若先生不去修道而是入仕,想来亦能成一代名臣。”

左慈摇摇头:“老朽不过是活的久了,见的人多了,所以有些见识罢了,真要为政怕是不行的。”

李墨不客气的接道:“先生倒是对自己看的清楚。”

“修道之人,首要便是认识自己,若连自己都看不明白,又如何勘破天机?”左慈平静的回道。

李墨话中略带的轻视之意,左慈好似全然没听出来。

既然如此,李墨干脆就直接说明白了。

“先生虽然通晓人情,但却于政治有些想当然了。”李墨开门见山,“朕若真的收降了河东白波贼,纵然董卓看朕再不顺眼,只要朕不公然违抗他,他也会捏着鼻子承认的,先生信与不信?”

左慈表情凝重:“陛下若占据河东,可居高临下俯视洛阳,剑指董卓腹心,他怎能容得了陛下?”

果然,人都有擅长于不擅长的。

左慈修道上大有成就,聪明才智也超出旁人,但终归有他不理解的东西。

李墨摆摆手:“政治是妥协的艺术,关东联军虎视眈眈,即便此番不得寸进,但难保不会有人振臂一呼组织起第二次讨董联军。大敌未除,即便董卓想不明白,他麾下的谋士也会让他明白,和朕闹翻并不明智。”

眼下只是郭太统领的白波贼,就让董卓有腹背受敌之感,要是李墨收服了那十万人,董卓自然会更加忌惮。

而且李墨也不会坐视自己和董卓闹翻,他也会钻营的。

金钱开道,买通董卓身边的近臣,即便李儒不会被买通,其他人却没有他那个智谋。

有人从中斡旋,此事尚有转圜的余地。

董卓麾下已经有一个吕布统领的并州军山头了,也不在乎再多一个了,关东诸侯的威胁没消除之前,他是不太可能大动干戈的。

听到李墨这么说,左慈沉默了。

虽然不知道李墨说的是否有道理,但也看出了李墨的态度,他不可能因此事而和董卓闹翻。

左慈心下不禁失望:“域外天子也是天子,视百姓如草芥,黎民为走狗,是我天真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