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匪死再多王应麟也不心疼,虽然说第一次只阵亡了四个人,但是加上受重伤的。
一共得有个十一二个人失去战斗能力,一次歼敌数百人自身伤亡只有十几个,看似赚大了,可是账不是这么算的。
王应麟的老本就这么五百多人,每一个都下了大心血,一个人需要大量的训练,加上全身的装备。
最少也要往里投四五十两银子,一场仗就死几个,再加上伤的,恐怕还没到观海卫这战斗减员就要到十分之一。
现在既有了炮灰,也能让手下的士兵得到充分的锻炼,不要担心土匪不愿意,王应麟将土匪和士兵做到一视同仁。
土匪有战功的人和士兵一样,给他们发银子让他们升官担任土匪内部的军官。
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土匪大部分没有家属,这样就省下一笔抚恤金,就算有的少量土匪带着家属,王应麟也就给个十两八两银子意思一下。
之后还是老一套,让土匪内部互相检举,挑出罪大恶极之人,让自己人亲自动手,剩下的再进行收编,如此循环往复。
等王应麟到达观海卫的时候手下土匪已经突破六百人,比王应麟的部队人数还多。
随着不同派系的土匪加入,加上王应麟亲自让有战功的土匪担任军官,这支“皇协军”已经被自己牢牢的掌握在手里,刘志只是个名义上的首领。
经过了王应麟这一个月不断安排人员进行训练,再加上打了好几次仗,大浪淘沙,剩下这些土匪也有些脱胎换骨,虽说和王应麟手下的兵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王应麟估摸着,再训练一段日子,把武器装备啥的提升一下,估计不比浙江巡抚的标兵营差多少,毕竟刘志亲自领教过他们知道他们的水平如何。
王应麟站在四明山脉中一座名叫大岚山的地方,望着正在打扫战场的众人,一言不发。
现场一片狼藉,数百名与其说是土匪不如说是流民的人,耷拉着脑袋蹲坐在地上,不少人身上都带着伤,不敢抬头望着周围虎狼一般的士兵。
这些人基本上都是被官府的苛捐杂税逼得没有活路的百姓,迫不得已逃往山里,在山里开辟了不少田地种植粮食。
这些人亦民亦匪,忙时种田,闲时下山抢掠,因为大岚山地处四明山脉之中,位于余姚、上虞、嵊县之间属于三不管地带。
而四明山位于浙江东部,横跨宁波的余姚、鄞县、奉化和绍兴的上虞等州县,纵横纵横数百里是曹娥江、姚江与奉化江的分水岭。
王应麟甚至在他们开辟的梯田上发现了番薯、玉米等作物,这令他有些啧啧称奇,看样子这些东西已经从最开始的福建传到了浙江地区。
可惜的是宁绍平原土地肥沃,这些东西在这里用不上,也就是土地贫瘠的山区。
这些人才会种植这些,但王应麟还是命人将种子收集一些,以后这些种子可是宝贝,早晚用得上。
将这些盘踞的此地的土匪匪被清缴干净,银子也不过缴获千余两,但是王应麟却毫不在意,他要的是这块地方。
“把刘志叫过来。”
王应麟对着身边的徐数说道,徐数应了一声,向远处打扫战场的刘志跑去。
没过一会儿,刘志便来到王应麟跟前,他的脸上沾着不少干涸的血渍,看起来颇为唬人,但在王应麟的面前乖巧的像只小猫。
“大人有何吩咐?”
刘志穿着一套制式军服,收腰款的设计让他看起来颇为精神,朝王应麟执了一个军礼,这段时间他也跟着学了不少东西,比起刚见面时的散漫模样多了些干练。
“你觉得这个地方怎么样?比起当初乌龙山如何?”
刘志被王应麟没头没脑的话整得有些不知所措,他迟疑了一下,
“大人,虽说这个地方没有乌龙山那样是商旅往来之地,但也算不错,依山傍水地势险要,不知大人的意思是?”
“要是让你带着你手底下的人留在这里,你愿意么?”
王应麟盯着刘志的眼睛,不急不慢的说。
刘志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狂喜,别看他投奔了王应麟,但那是迫不得已。
要是有了这些经过整训的土匪作为班底,他敢保证早晚有一天他能东山再起。
不过这个念头他也是一闪即逝,他知道事情不会那么简单,
“还请大人明示。”
“这个地方依山傍水,环境不错,我看过了,这座山不光眼前的这些田地,南边还有一个山谷,
要是都种上粮食足以养活上万人,我刚才打听过了,这个地方土匪每年都会种粮食,反而比在官府的手底下过的舒服,
我打算把这个地方交到你的手里,另外再给你留一批粮食物资,你就暂时驻扎在这里,这样也比在我身边自由些,你看如何?”
刘志小心翼翼的观察着王应麟的表情,“大人就没有什么别的指示?”
王应麟笑着摇摇头,拍了拍刘志的肩膀,“就这些,就是有一条,别去随意劫掠那些士绅大户,那些人的关系错综复杂,要是再将标兵营给招来,我也保不住你。”
刘志连忙下跪,“经过大人教导,我再也不敢干以前那些打家劫舍的事情,大人放心,我一定在这里老老实实的,绝不给大人惹麻烦。”
王应麟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也不管他说的是真是假,
“每隔半年都会有一支商队从宁波路过这里,你们到时候就抢了他们,你懂我的意思吧?”
刘志哪里听不明白,连忙点头表示明白。
“这几天把人先在这里安顿好,到时候你和我去一趟观海卫,跟着我认认人,
到时候商队来的时候你就和他们对接,未来有什么事我也会派人找你。”
说完这件事之后见王应麟没有新的指示,刘志有眼色的表示告辞。
看着已经看不到王应麟,刘志忍不住长舒了一口气,这次不管王应麟是什么想法,他也只能接受,没有一丝选择的余地。
不过他也很愿意这样的安排,虽说他也不知道王应麟的用意,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走一步看一步吧。
王应麟望着渐行渐远的刘志,他这一步就是当初想出的一招闲棋,他这个身份有很多事不方便出手,有了这帮人到时候也能多一个应对手段。
当然王应麟也不希望有用到的一天,真到了那天就代表了你死我活。
王应麟一直信奉着伟人的一句话,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他是个爱好和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