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在盛唐 第74章 行宫博弈

作者:戈云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1 11:57:46
最新网址:www.biquw.cc

骊山温泉行宫、汝阳大王正与光禄卿张去逸相谈甚欢,李家十一郎未曾娶妻、张家娘子待字闺中,真可谓是天造地设、婚事基本已经谈妥。

蓁末的手信在此时送来、便让汝阳大王有些不满,怀疑是不是此间两家谈婚论嫁走露了消息,可是打开手信一看、见到上边只有一段以十一郎口吻代写的寻常问候,又让汝阳大王心生迟疑。

蓁末可以算是汝阳大王看着长大的,容貌与才华皆无以伦比,应该不会莫名其妙行这无端之举,显然是担忧手信泄露、刻意遮掩深意。

那便奇哉怪哉,究竟是为何要打这哑迷?汝阳大王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光禄卿张去逸都察觉有异、识趣地告辞离去,汝阳大王终于下定决心:

既然猜不出哑迷谜底,不妨直接去请见皇帝,这样一来就算真有事端、也能想方设法寰转二三。

于是汝阳大王取了一份完成一半的乐谱、换来宫女抬着乐器,便赶到皇帝所在殿堂。

通报之后进殿见礼、高呼如今宁王府独有“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帝手中朱笔不停、言:

“花奴且到一旁先坐,稍后朕再与你参详乐谱。”

“臣领旨。”

小名花奴的汝阳大王指挥宫女将乐器摆放整齐、稍稍抬头扫视殿中,只见一切如常,皇帝勤于政务、高力士伺候一旁,那叫作边令城的内常侍则负责传递奏疏,与往常没有任何区别。

于是汝阳大王便安下心、眼观鼻鼻观心耐心坐定。

还未过去半刻、便又有内侍前来通传,言杨氏姊妹煲制了温饮、送来给陛下品尝。

皇帝哈哈一笑、放下手中朱笔,在御座之上稍挪一挪、唤:“玉奴与大姨快来坐到朕的身边。”

绫罗彩衣如水般丝滑、玉女肌体如脂般柔软,揽在怀中香气扑鼻,皇帝深嗅一口、满意至极,此时此刻、倒是显得政务有些多余了。

这反而让一旁的汝阳大王心生犹豫,不知道是不是该识趣的告退离去。

边令城按下还未批复的奏疏,身形不动转动眼珠、稍稍看一眼殿外天色,心中桀桀一笑、暗道:

“李十一郎家的小娘子大方无比、果真收获颇丰,此时此景、今日奏疏必然无法完全批复。”

“甚至…”回想起之前某日、皇帝入夜之后身感疲惫,便命边令城代笔批复余留奏疏“知道了”。

边令城清楚的记得:朱笔握起刹那、仿佛手有千钧之重,寥寥三字、险些让自己窒息,那种感觉…实在是太好了!真希望能够引为惯例!

不过此时此刻,是否撤去书案文牍、皇帝未曾开口,边令城便也只能默默等候。

旁观者清,皇帝沉溺于温柔乡中没有察觉,一旁伺候的高力士却发现今日大不相同。

无论是汝阳大王、或是杨太真,往日极少在皇帝批阅奏折时公然打扰,更不提今日两人几乎是联袂前来、还捎带上了大姨。

至于边令城、高力士观察片刻心中不由摇头,这个内常侍心思沉稳、面上总是看不出心中波折变幻,不像早先的牛仙童、喜恶一目了然。

不过既然皇帝宠爱杨氏,高力士的职责便是成人之美、开口劝说:

“陛下,时辰不早、陛下已然辛苦许久,不妨用膳,然后登高望远、赏今夜明月?”

“善、大善!”皇帝龙颜大悦,指示汝阳大王:“便由花奴奏曲助兴,且让玉奴与大姨见识朕听音辨曲的真本事!”

杨玉环娇笑拥进皇帝怀中:“古有曲有误周郎顾,如今陛下九五至尊、倜傥更甚周康,岂不是要将妾迷得欲仙欲死?”

“玉奴所言、甚合朕的心意!”

只是今日此间、仿佛人来人往永不停歇,边令城还在收拾文牍、便又有内侍进门通禀道:“吏部侍郎苗晋卿求见陛下。”

不由自主间,边令城、汝阳大王与杨氏姊妹手中动作皆停滞了一息,今日果然要有事情发生!

无论是什么、敷衍过去总是没错的,杨玉环微微撒了一娇:“陛下…”

皇帝轻叹口气,若是在兴庆宫中、不见也就不见了,但是都省天官侍郎专程来到温泉行宫,若是不管不顾,未免太过于不近人情、伤了朝臣之心。

“玉奴莫急。”皇帝传苗晋卿上殿,准备三言两语打发回去。

“臣苗晋卿参见陛下!”

见礼过后、苗晋卿呈上手中公文扎子,言吏部近日有些疑难问题、需要恭请陛下裁决。

皇帝打开一看、先是有关冬集铨选事宜,皇帝略扫一遍便发回吏部:“苗卿忠勤王事、其心可嘉,些许小事、依照惯例操办即可。”

这件事并不能说吏部侍郎多此一举,官员选拔从来都是国家大事,哪怕早已内定,由皇帝开口言照旧施行、亦是施恩之举,苗晋卿可谓有心。

因此皇帝对苗晋卿便缓和几分,唤内侍赐坐、然后翻看起下一份奏疏。

只一看那题名、荣王琬请封河西陇右边疆有功官吏疏,皇帝眼光便是一凛,打开再看、果真密密麻麻一列安西陇右功臣名单。

“边令城。”

“奴婢在!”

“派人去兵部、将陇右河西奏折全部拿来!”

“奴婢遵旨!”

文官交由吏部铨选、那么请封武将的奏疏便应该送达了兵部。

好大的胆!朕不过是手掌露出一丝缝隙、这初出茅庐的雏儿居然就敢大肆邀买边镇文武人心!

皇帝一掌按在奏疏之上、仿佛恶龙虎狼将哮,殿中众人皆不寒而栗、战战兢兢。

反而是此行获得了彩头的苗晋卿下拜启奏:“禀陛下,荣王此举虽显唐突,却足见宗室子弟出外公干、心中亦有拳拳报国之心。”

来了!这大殿之中不知有几人此时明悟:

这苗晋卿硬生生将话题从荣王扩大至宗室,而如今近亲宗室外出公干者,除荣王琬外、只有寿县子李笃!

荣王琬行事操切、那么李笃又会如何?果不其然,皇帝沉思之后、缓缓开口:“边令城,今日可有蒲州抵京奏疏?”

边令城手微微一抖、险些将手中文牍洒落地上,连忙去取排在队尾的安邑奏疏和锦盒。

汝阳大王心中一颤、暗道今日果然有一番劫难,打起精神准备随机应变。

反倒是杨大姐儿,手臂在皇帝背后被杨玉环轻轻一掐,便立刻谈笑一般说起:

“说起蒲州安邑那李十一郎,妾抵京之时还遇见了他家中的小娘子,彼时妾被阻在灞水驿中、见那小娘子被御史中丞韦坚之妻好一顿奚落。”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