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咳咳咳!”
黄巢躺在床上,努力睁开了双眼。
“巢儿,你终于醒了。”
坐在床边的黄宗旦,吐出一口浊气,努力挤出一抹微笑,颤抖着手,轻轻拍着黄巢的胸,帮他顺气。
黄巢喘着粗气,轻声道,“爹...您,回来了...那边的生意,忙完了?”
黄宗旦按住黄巢,“不要起来,郎中说你火毒入肺,肺热炽盛,需要静养休息。”
捏着黄巢的手,黄宗旦喃喃道,“天大的生意,也没有你重要,你没事,才是我最重要的事。”
听着黄父的话,黄巢挤出一个苍白的笑容,“爹,您放心吧,我很快就会好起来的,咳,咳咳咳。”
“好孩子,爹知道,你慢点说话,不着急。”
“对了,爹,我昏迷几天了,四叔和黄申,还有虎儿他们,怎么样了?”
“你昏迷三天了,林老四还在昏迷,郎中说,能醒过来,问题就不大。”
“黄申的病情最轻,昨天就醒过来了。”
“那就好。”听到他们安全,黄巢也放下心来。
黄父点点头,“黄申是个护主的好孩子,这次的表现非常勇敢。”
“至于你买来的虎儿...”黄父欲言又止。
“虎儿怎么样了?”看到黄父的表情,黄巢的心又揪了起来。
“他的身体倒没有大碍,郎中说他痰浊阻窍,心血不足,导致神思迟钝、言语謇涩。”
“可惜,他拖延的时间太久,恐怕很难恢复如初。”
黄巢闻言脸色一喜,“这么说,虎儿的脑子,有望恢复正常?”
黄父摇摇头,“恢复正常非常困难,对症治疗的话,或许比现在,要好一些。”
“爹,您看...”黄巢眼巴巴的看着自己的父亲。
“他是你的第一个奴仆,放心,我已经让郎中抓药,开始给他治疗了。”
“嘿嘿,爹最好了。对了,爹,山匪是如何退的?”
提到山匪,黄宗旦脸上依旧有些后怕。
“那日黄亥去县城,找了捕头程前,程头带人来的时候,山匪闻风而逃,带着抢来的粮米,躲进了南山深处。”
“程头收拢了尸体,带人将你们救了出来。”
“黄丙,黄丁。”
守在门外的两个家丁,听到黄父的声音,毕恭毕敬推门而入,走到床前单膝跪地,“老爷,少爷!”
黄父指着黄丙道,“巢儿,黄丙是我训练出来的亲卫,以后,就让他跟着你,保护你的安全。”
“黄丁,给你做个帮手,以后有任何事情,可以吩咐他去做。”
“黄丙/黄丁,见过少爷!”
黄父摆摆手,“你们去吧,帮我把黄申叫过来。”
两人躬身退出房间,黄丙直挺挺站在门边,黄丁去通知黄申。
“巢儿,这里有七张武器公证,是你剿杀山匪的奖励。”
黄宗旦抽出七张娟纸,上面盖着府衙的印玺。
“剿匪还有奖励?”
黄父点点头,“不错,冤句县城,一直有剿匪榜文,杀山匪一名,赏银五两。”
“你们一次性杀了十一人,还重伤了七八个,有东明村村民作证,这份奖励是少不了的。”
“不过...”
说到这里,黄宗旦顿了顿,“程头昨天找我商量过了,这份功劳算在他名下,他来运作,给你十张武器公证。”
“我想着,我们黄家并不缺钱财,就替你同意了。这七张武器公证,是他昨晚派人送来的。”
黄宗旦继续道,“至于后续的三张,他说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在我想来,应该是没有了。”
黄巢撇了撇嘴,他比爹更了解,唐朝官场的黑暗。
“有了武器公证,你就能去官府铁坊,花费银两打造铁制武器。”
黄巢听了,赞同的点头,“爹,您做得对!这世道,手里有武器,才能活的安稳。”
盐、铁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大唐对它们的管控非常严格,一旦发现民间私自买卖,轻则人头滚滚,重则三族闭目。
即便富如黄宗旦,官府备案的武器公证,也仅有五张。
“老爷,黄申带到了。”
黄宗旦将五张公证,压到黄巢枕下,这才慢悠悠开口道,“进来吧。”
脸色苍白的黄申,脚步虚浮的走了进来,他的右手上,还包着厚厚的纱布。
当他看见醒来的黄巢时,一下子扑到床前,眼睛不自觉的流出了泪水,“少东家,少东家,我们都活了,都活了。”
黄宗旦没有阻止,毕竟要不是黄申,黄巢也没办法坚持到援兵到来。
“咳咳。”
感觉时间差不多了,黄宗旦轻咳了两声。
“东家,黄申僭越了,求东家惩罚。”
主仆有别。
黄申神色慌张,这才意识到,自己还抓着小东家的手,连忙后退了两步,双膝跪地,匍匐着磕头求饶。
黄宗旦没有苛责他,“起来吧,不要拘谨。”
“多谢东家,多谢东家!”黄申抹了把脸上的眼泪,低头站在原地。
黄宗旦拿过一个木盒,放在黄申的面前。
“黄申,你能拼死护主,我非常欣慰,这里面有纹银三十两,和你一家五口的卖身契,从今天起,你们自由了。”
黄申闻言,豁然抬起头,看着黄宗旦的眼睛里,并没有半分欢喜。
“扑通!”
黄申再次跪倒,膝行到黄宗旦身边,“东家,您要赶我们走吗?黄申请求老东家大发慈悲,收回成命,千万不要赶我们走。”
黄申一边说着,一边磕头,双眼的泪水,止不住的往外流。
如果有选择,谁会选择世世代代当个奴隶?
可黄申心里很清楚,这世道,能入黄家当奴隶,是上天赐予他最大的幸事。
改主家姓氏,每日两顿素餐,三枚铜板,三节两寿还有额外的肉粥。
黄家庄园外的那片村落,奴仆们拱卫着东家而居,虽然也要日日劳作,却一片祥和。
这待遇,别说奴仆圈子,即便放在整个冤句县,也比大多数穷苦人家,要好上一节。
作为黄家的奴二代,黄申自小就感念黄东家的恩情,感觉自己活的非常幸福。
诚如他之前所说,要不是三十年前,黄老爷在众多奴仆中,选中了他爹,或许自己都不会出生。
黄申的模样,不仅让黄巢愕然,就连黄宗旦,也愣了一下。
看着磕头如小鸡啄米的黄申,黄宗旦亲自附身,将他拉了起来。
“黄申,我没有要赶你走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