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既然吴王无心议和,那在下便告退了。”史合朝孙权一礼,将袖袍一卷,背过身,踏着步子,转身就离开了。

现在优势在大汉,他自不会再退让。

至于孙权如何想,与大汉无关,他只知道,自己临行前,殿下特意叮嘱过,这些已是大汉能接受的极致。

若是孙权不愿,便回来,只不过下一次再有汉使到访,条件可就不止这些了。

史合走的很洒脱。

出了殿门,便朝王宫外走去,没有做丝毫停留。

张昭等人却是急了。

上次蜀国使者前来,虽成了一场闹剧,但那时的蜀国使者要求的,也只是一些领土,还有进行一定人质交换,态度相对较低。

但这一次,就已是要尽收土地人口了,态度还明显变得强硬。

他们已不敢想,下一次汉使来,会索要那些东西了,而且东吴也真的耗不起了。

张昭焦急的劝道:“王上,荆州的事,不能再拖了,荆州军团不少的将士,本身就是关羽旧部,若是蜀军真的有意劝降招降,这些士卒只怕很快就转投蜀国。”

“此消彼长之下,我东吴实力将大损,而蜀国实力将大增。”

“到时不仅武陵、零陵,只怕南郡都有危险。”

“再则。”

“夷道失守,加之我军被困猇亭的事,小半旬过去了,以曹魏对荆州的关心,只怕将要、或者是已经得知消息了。”

“以曹丕的秉性,若是真为之前蜀国的人说动,兵出襄阳,到时被困猇亭的三万多大军,恐就真要全军覆没啊。”

“就算曹丕不敢从东三郡出兵,但如今我东吴大量将领被困猇亭,这就注定北线的守卫力量不够,若此时曹丕引大军来攻,趁火打劫,我北线防线无太多大将镇守,恐一时难以招架的住啊。”

“而且要是曹魏将西线的战况散布出来,动摇我北线军心,我军想固守淮南无疑也会变得十分吃力。”

“双线作战,我军实在是力有不逮。”

“也有心无力啊。”

张昭忧心忡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努力的劝说着孙权。

他自然知晓孙权的不愿和不甘,但如今的态势下,东吴真经不起这番折腾了,稍微控制不住,东吴甚至将有覆灭之危。

顾雍沉声道:“臣也请王上三思。”

“蜀国现在围而不攻,只怕是诸葛亮得了优势,说服了蜀军将领,但要是迟迟得不到我们回应,蜀军那群桀骜不驯的骄兵悍将,可未必会继续听诸葛亮的话了,到时会发生什么,谁也不敢预料啊。”

“还请王上以大局为重!”

孙权彻底怒了。

大局大局。

他难道不知大局?

张昭、孙邵、顾雍这些人,处理内政的确在行,但涉及到军事,乃至是外交,简直是一塌糊涂,愚不可及。

张昭、顾雍说的这些,他难道不知道?

他比谁都清楚!

但正是因为知道,才不能答应,更不敢答应。

为了应对蜀国的东征,他是绞尽脑汁,煞费苦心,更是为此自甘低头,认领了大魏吴王,眼下让他去跟蜀国议和,这让曹丕怎么想?

如今拖着,曹丕都已是有些不耐烦,一次次来信,让他将长子送过去为质,这若是答应跟蜀国议和,只怕曹丕得信的当天,就立即发兵攻打过来了。

曹魏可不比蜀国,兵精粮足,稍有不慎,东吴社稷就危了!

不然他何至于坚决不答应?

蜀国使者说的是振振有词,大义凛然,但真当他孙权,看不懂荆州的局势?

他可是劝学吕蒙之人,焉能不懂蜀国的心思?

一旦跟蜀国达成协议,魏国必定会出兵伐吴,以如今东吴的情况,想对抗强大的曹魏,只能倾尽全力,而蜀国以谨防东吴偷袭为由,却是将东吴在荆州的战争潜力抽尽。

若是曹魏未出兵荆州,东吴尚可得喘息之机。

要是曹魏出兵荆州,以如今东吴的情况,情况多半不会乐观。

为了守住荆州,东吴甚至可能还要蜀国出兵相助,到时荆州江防可就一下变成吴蜀共同控制了,若是战况激烈,东吴在一段时间内,甚至还得看蜀国脸色。

要是北线再有不利,谁敢保证,蜀国不会生出鲸吞荆南的想法?

诸葛亮的隆中对,可就说过跨有荆益。

他孙权同样有过耳闻。

他之所以不顾猇亭的情况,执意咬牙硬挺,就是在赌,赌蜀国同样快撑不住了。

一口气歼灭东吴三万军队,蜀国做不到、也吃不下。

陆逊的能力,他是知道的。

能力出众。

何况荆州军团里,还有朱然、韩当、潘璋等大将,蜀国若是真敢死磕,最多是两败俱伤,东吴不好过,蜀国也别想讨到便宜。

蜀国唯一能做的,就是一点点磨,一点点削弱荆州军团的实力。

有陆逊在,至少能拖住。

而他之所以拖延,并非是无意义的拖,而是在故意拖,拖蜀国内部发生动乱,拖到诸葛亮不得不带兵回去镇压内乱。

在知晓刘备病逝后,他第一时间就传令士燮,让他通过南中,将刘备病逝的消息传入蜀地,蜀国立国时间很短,蜀地人心并未归附,而南中更是为士燮渗透严重。

只要刘备病逝消息传入蜀地,他相信益州那些大族必乱。

至于蜀国说的,李严夺权,军队失控,他起初是信的,但见到陆逊被死死压在猇亭,他就不信了。

放眼天下,能把陆逊压制的这么惨的,压的陆逊毫无动作的,蜀国也就以谨慎著称的诸葛亮了。

蜀国内部不稳,诸葛亮就算有心荆州,也注定只能撤兵,到时他虽受尽苦楚,却力保了疆土不失,还不会彻底得罪曹魏。

可谓一举两得。

这又何尝不是一场大胜?

孙权双目赤红,心中思绪翻涌。

他真的不想放弃。

他还坚定认为自己能嬴,只要能继续拖下去,拖到蜀国内乱,到时,西线的危机自解。

但......

真能拖下去了吗?

如今西线传来的坏消息越来越多,而曹丕索要孙登的书信,却是发来的越来越频繁。

经南中将消息传入蜀地,一个月时间的确够了,但蜀地大乱,并将消息传到诸葛亮耳中,都需要时间。

陆逊他们真能等到那时候吗?

孙权第一次迟疑了。

这时。

有官员禀报,蜀使史合已乘驴车朝渡口走去,似要直接坐江船离开武昌,史合头也不回的离开,成了压垮孙权的最后一根稻草。

孙权闭上眼,无力的坐在席上,仿佛失了魂,悲怆道:“若周瑜、吕蒙尚在,孤何至于此?”

“罢了罢了。”

“依你们了,议和去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