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孙权怒极反笑:“好大的胃口,不知道的,还以为孤在西线的三万大军,已经被你们全部歼灭了呢。”

史合淡淡道:“吴王若想,也未尝不可。”

孙权眸子一寒。

史合道:“猇亭的三万多吴军,已是笼中鸟、瓮中鳖,大汉若是真想灭掉,又有何难?”

“只是大汉不愿这样做罢了,吴王莫要忘了,大汉是如何攻破夷道的。”

“千日焚空之下,莫说是三千吴军,就算是三万,也难以抵挡我大汉军威。”

“除了用火攻。”

“我大汉能用的手段很多。”

“无论是离间,江东士族和寒门将领,还是离间寻常将士,动摇吴军军心,亦或者散布各种谣言,只要大汉想,这三万吴军,又能坚持多久?即便是困,大汉都能困死他们。”

“但这三万将士,不少曾是关将军麾下,也都是荆州百姓,我大汉太子和丞相仁义,且深晓大义,不愿轻易加害中伤罢了,以免荆州再度变为一方焦土。”

“若是吴王执意不肯,战火重燃,亦未可知。”

“你在威胁孤!”孙权目光冷冽,森然的看着史合,眼中迸射出一抹强烈的杀意。

区区一个蜀臣,竟敢当众威胁他。

谁给他的胆子?!

大耳贼吗?

史合面色平静,并不为孙权的动怒而变色,沉着的摇头:“吴王,在下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一个道理,吴王何以动怒?何况大汉的要求,有哪一点真有问题吗?”

“按湘水划界,荆南的南郡、武陵郡、零陵郡,都该尽数归大汉所有,如今只是取回了本就属于大汉的武陵沿山丘的大部,及零陵郡罢了,最为核心、也最有价值的南郡、武陵北,已尽数退让了。”

“这已经是大汉能做出的最大退让。”

“如若不然,大汉只能自己派兵取之,只是到那时,大汉索要的领土,可就未必只有这些了。”

“东吴需要构建完整的江防,我大汉理解,并愿意做出退让,但我大汉难道不需要巩固自己的东大门?”

“若白衣渡江的事,再度发生,东吴岂不是能偷渡永安,乃至去威胁整个益州?”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大汉也是吃一堑长一智。”

“至于交换人质、家属,这同样是必须达成的,这点只怕吴王比我们更有心得。”

“当初关将军一路南下,若非为吴军挑拨离间,动摇了军心,以至于大量士卒逃亡,东吴又岂能诛害的了关将军?”

“这次大汉东征,在前线时,东吴又岂止一次挑拨过,若非大汉君臣齐心,将士信服,只怕我大汉的数万精锐,不知会为你们动摇多少,散谣布惑,就在眼前?”

“我大汉岂敢再将自己的士卒家属留在东吴领土?”

“换个角度,若是吴王你的大军家属,尽数在汉地,你心中当真能踏实?也当真能稳得住?”

“不交换回家属,大汉如何安军心?”

“又如何安民?”

史合冷笑数声。

孙权铁青着脸,却是一言不发。

张昭、顾雍等大臣,也是面面相觑,兵者,诡道也,但就这么直白的对簿公堂,也实在让人难堪了一点。

何况本身就是敌对,这些动作又有何错?

但让东吴的军队家属,落到蜀国手中,这同样是他们万不能接受的,策反或者离间,太容易了。

大军容不得这种隐患。

殿内的气氛有些冷,史合恍若未觉,继续道:“大汉拿回本属于自己的领土,更多是为自卫自保,而家属互换,则是为了安定人心,也为了跟东吴彻底划清界限。”

“荆州之地战乱太多。”

“各种分歧、争执也持续不断。”

“如今三足鼎立之势已成,曹魏的领土已经固定下来,而汉吴却还在为荆南争斗不断,两方国力,本身就比曹魏要弱,若是继续在荆州争斗,荆州不仅不能壮大我等国力,反而还成了拖累。”

“这岂非是在损自身而利曹魏?”

“大汉此举,便是要彻底解决领土纠纷,不再受任何历史遗留的影响,日后双方也能干干净净的联盟。”

“如此方能真正齐心。”

孙权眸光闪烁,心中的怒火,难以压制。

史合说了这么多,不就是在说,东吴有错,所以蜀国的要求,东吴必须答应吗?

孙权再度坚定道:“荆州本来就是孤的。”

史合摇头:“若按吴王的理解,那整个天下还都是大汉的呢,吴王也还是汉臣呢,天下之事,怎能拿一时来当永久?”

“这岂非是让天下人贻笑?”

“伶牙俐齿!”孙权拂袖,有些被气的说不出话来。

史合轻笑一声,摇摇头道:“吴王又错了,在下非是伶牙俐齿,只是实话实说,只是真话往往不怎么动听。”

“也正因吴王的无理搅三分。”

“大汉才不得不额外追加粮食的补充。”

“原因很简单,现在的东吴,大汉信不过,东吴过去的背刺,实在让大汉不寒而栗,不敢有任何掉以轻心。”

“尤其是担心汉军退兵后,东吴若趁机反扑,那大汉兴兵一场,岂非是白折腾了。”

“因而二十万斛粮食,也是东吴必须满足的。”

“让东吴只能自守,短时不能兴兵,至少想攻占我大汉的领土,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也算是给双方一个缓冲期,让大汉有时间真正拿回并占住这些领土。”

“蜀国,孤就能信了?”孙权嗤笑一声:“孤又如何相信,我东吴付出这么大代价,不会为蜀军攻击?”

史合笑了笑:“若是大汉真想进攻,现在就可以,何必多此一举?”

孙权一下语塞。

全场死寂。

再没有任何声音。

史合长身而立,他能说的、要说的,都已说完,最终的决定权,从始至终都在孙权手中。

张昭、顾雍等东吴重臣,都低着头,什么话都没说,只是静等着孙权做出决定。

孙权都有些被气笑了。

合着说来说去,全都是东吴的错?

孙权冷笑一声,狰狞道:“你真以为孤会接受你们的威胁?若是孤告诉你,孤不答应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