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
五月下旬的南郡气候炎热。
只是在外驻足一会,就让人不禁汗流浃背。
眼下占据城墙之利,汉军也是难得放松,城头上下,不时能看到汉军穿梭,神色并不显匆忙。
如今吴军被困猇亭,进退不得,是攻是守,都在汉军手中。
这几日,军中将领没少上书向刘禅请令,想继续对猇亭猛攻,只是都被刘禅拒绝了。
不能打了。
这不是一句虚言。
而是实话。
他入城后,观察过麾下将士,都很疲倦,也都有了厌战之心。
若非是刘备之前许下承诺,答应会换回士卒家属,以及进行了不小的物质利诱,这一战根本坚持不到现在。
刘备入荆州十年。
基本上是年年都在打仗。
早就人困马乏,底下将士怨声载道了。
如今占据优势,围而不攻,还能维持一定战力,若是再下令继续猛打猛攻,伤亡一多,很多士卒都不愿了。
军中的休战之心早已达到了顶峰。
至于冯习提到的劝降吴国士卒,以及招降关羽旧部,彻底歼灭东吴的荆州兵团,刘禅压根就没考虑过,大汉哪里还养得起降兵?
真当他能变出粮食啊?
夺下南郡的确能做到,然后呢?
面对曹魏的进攻,还有东吴可能的偷袭,大汉的国力还支撑的起这种持久战?现在的南郡可不比以往了,人口锐减,十室九空,拿下这样一块战略要地,大汉也守不起。
很无奈,也很现实。
而且岂止是南郡,就是武陵和零陵,大汉都不好守。
大汉真的尽失荆州了。
失的不止是领土,还有人心。
在攻破夷道后,汉军除了俘虏了孙桓,还俘虏了现任的夷道县令郑钊,此人曾在蜀汉任职,只是在吕蒙偷袭荆州时,选择了投降,后被陆逊任命为了夷道县令。
对于郑钊,刘禅并未为难。
还特意去询问了一下,当年吕蒙偷袭荆州的事,以及大汉过去是如何治理荆州的。
只是郑钊的回答,却让刘禅深感不妙。
人心背汉。
刘备对荆州的用人是一塌糊涂。
不过也怪不得刘备,留给刘备的时间太少了。
入荆州后,刘备便一直在带兵打仗,打益州八年,刘备就足足抽调了八万荆州兵及相应物资。
同时还征了三万常备兵。
这一抽几乎将荆州的战争潜力抽干了。
即便如此,荆州也依旧算稳固,甚至在汉中之战结束后,荆州上下官员还很高兴,认为终于能休战休养了,结果关羽又发动了襄樊之战,在水淹七军之后,其实荆州局势已有所不妙,但尚还能控制。
但关羽却在那时,不知怎么想的,竟准备优待俘虏,执意收下于禁的三万魏卒,并要求荆州上下官员,供应于禁三万降卒的粮草,这就成了压倒荆州上下的最后一根稻草。
上至,荆州治中从事潘濬,再到傅士仁,以及糜芳,下至地方的诸城长吏及蛮夷君长,在吕蒙的攻心之计下,皆望风而降。
听到这些消息,刘禅不由长叹一声。
他终于知道,为什么刘备东征荆州,没有去拉拢游说荆州士族、官吏了,因为这些人都被刘备和关羽伤透了,根本不会响应,也唯有武陵蛮这些蛮夷,不满东吴的武力征剿会选择相助了。
荆州对大汉已是一个烂摊子。
荆州士族和百姓,在前十年,可谓是勒紧裤腰带,既出人又出力出钱,帮刘备去打拼基业,结果眼瞅着要好起来,关羽不仅不体恤,反而还变本加厉,甚至还想敲骨吸髓。
这谁顶得住啊?
打了十年仗,家底都打没了,百姓难承其重,水淹七军后,曹魏短时已无力再骚扰江陵,本可以就此止步,结果关羽却选择了一意孤行,最终荆州上下直接掀桌子,不干了。
而吕蒙也的确抓住了机会。
严守军令,秋毫不犯,对荆州兵家属一个不杀,进城不抢不闹,靠着攻心,兵不血刃的夺下了荆南三郡。
但现在难题交给他了。
荆州怎么治?
荆州士族、百姓,根本就不欢迎大汉,而且荆州百姓真正论下来还真没错。
至于荆南士族,同样有话说,我们这么帮大汉,你是怎么回馈的?荆南的名士,宋忠,当初差点被刘备砍了,蒋琬入蜀后,同样不受待见。
身居高位的潘濬,跟关羽关系不好,经常被关羽借假节钺欺压,刘巴虽出身荆南,但早早就入蜀,跟荆南联系很浅。
放眼蜀汉朝廷,荆州出身的官员,刘备更信任的,竟是荆北出身的。
刘禅用力揉了揉太阳穴。
甚至生出了,要不让这一仗继续打的念头。
刘备的用人出了大问题,也无外乎郑钊都讥讽,刘备用人唯亲。
“人心散了啊。”
“荆州这用人,谁来都得跑。”
“外交、内政、后勤等管理方面的全面失败崩溃,就成就了关羽一人,结果转头来还要被关羽威胁,说回来收拾你,放眼荆州的人事安排,也是一塌糊涂。”
“独挡一边的封疆大吏,不能只考虑会打仗啊。”
“还得考虑团结手下所有人。”
“关羽身负假节钺,作为荆州的最高统帅,没有把握住人性,也太自负了,还能把看不起别人的话放在台面上,刘备竟然都没去及时做调整人事安排?”
“我......”
刘禅满心无语。
就算关羽是镇守荆州的最佳人选,但至少要把荆州的几个太守,换成能入关羽之眼的,或者是不会轻易结怨的,结果荆州行政官员,一把手、二把手、三把手,全跟关羽有过节。
这是人能安排出来的人事?
荆州丢的不冤!
只是这个烂摊子,他现在该怎么弄?
地方百姓、士族,对大汉怨声载道,怨气滔天,而且这种情况似乎不仅是荆州,益州也一样,只不过益州有诸葛亮镇抚,情况稍微会好不少,但益州士族的怨气也未必比荆州小。
“治理荆州的官员得精挑细选了。”
“大汉的用人之法,是该变变了。”
“虽说用人不拘一格,也不太拘泥于品德,但也不能太偏用一方,荆南的士人,还有益州的士人,该用还得用,只不过要多加甄别。”
“最终还得建立一套自己的人才体系。”
“至于刘备这次提前对荆州做出的人事安排……”
“还是算了吧。”
“荆州可经不起这种折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