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明皇 第110章 逻辑

作者:大力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7 17:01:14
最新网址:www.biquw.cc

白衣男子洗完手后,小心夹起一根像鱼钩的针,后面是桑皮线。

通过浸泡桑树内皮搓成细线,沸煮后使用,这种线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被人体吸收,不用拆线。

“记住了!这个针线也必须煮沸后一个时辰内使用。”

白衣男子一边说,一边开始在猪皮上缝合起来。

“缝合伤口之前,一定要先用盐水清洗伤口,然后再这样慢慢缝合!”

这些人都是朱由崧招募的军医,一部分人之前就是赤脚医生,一些干脆就是普通人,只要不怕血,年轻机灵就行。

这类人按照现在的标准是完全不够资格,不过在现在也没办法,只能赶鸭子上架。

现在是冷兵器时代,军队交战,主要还是开阔性外伤,对于这种创伤,最简单和最有效的就是消毒和缝合。

朱由崧招募的军医,只需要掌握这两项最基本的技能,就可以救很多士兵的性命。

至于中医,朱由崧也配备了一些,数量在5%左右。

手术前洗手,仔细的洗手,这个简单的方法,看起来没什么作用,却在人类历史上做出了卓越贡献。

这是一个匈牙利医生,一生都在做一件事,就是在国内告诉他所能接触到的产科医生,手术前一定要洗手,后来因为效果很好,开始在全欧洲,最后全世界推广。

从此以后,全世界的产妇生产的死亡率从20%下降到了1%。

洗手理论因为效果非常不错,不仅在产科医生中推广,最后全世界各种手术医生中推广。

同一时期的坐拥华夏顶级医疗的清帝国皇室,康熙一共生了35个皇子,20位公主,活到成年的27位,死亡率基本50%,雍正子女死亡率高达60%,乾隆的45%。

皇室尚且如此,更别说普通百姓。

朱由崧不是学医,自然不可能医疗救国,不过会利用皇权普及和推行一些生活常识,这些常识首先在军队中推广。

现在招募的很多军医,基本都是零基础,甚至当不了他那个时代小学生知道的多。

不过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有的选的情况下,条件门槛可以无限制拔高,高到离谱,如果选择足够多,一个掏粪都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最好还是美女加大长腿。

没得选的情况下,是个人就行。

现在朱由崧就是没得选,在朱由崧认知里,人人是龙,只要给机会,未必做不好!甚至还有意外惊喜!

对于这些半路出家的军医,朱由崧相信只要培养的当,未尝就不能胜任,成为一名好军医!

这些简单的外科缝合术是朱由崧亲自教一批学生之后,经过考核,通过之后,朱由崧就会让他们传给下一批,下一批学会了,又继续传下去。

正在给猪皮缝合的白衣男子,属于第二代,也就是朱由崧亲自教的学生的学生。

一些野鸡古典记载隋朝就有肠吻合术,这种手术属于什么呢?相当于割阑尾炎一个级别的手术。

不过朱由崧穿越之后,询问了皇宫御医,并没有什么缝合术,甚至听到可以把人身体皮肉缝合,御医大惊失色,就像听到倒反天罡的言论。

这也是朱由崧为什么亲自教缝合,而不是直接派御医。

两千年的历史,基本就是战乱史,99%的时间都在打仗,冷兵器时代,刀伤,剑伤是非常普遍,应该是缝合术很普及,然而恰恰相反,根本就没有。

不排除传说中的神医会缝合术,或许是因为没有形成学科体系而传下来。

说到神医,朱由崧又有一个疑问,神医往往只存在于中医中,且还必须是很远的古代,至少绝对不会存在于当代。

也就是说神医,基本都是已经过世的人!

隋朝就有肠吻合术,只能说,应该在无菌环境下完成,或者患者抵抗力超级好。

还有秦汉时期的具备开颅手术的能力的记载。

类似的记载还有很多,不一而足。

缝合术在古代一些医生应该尝试过,不过还是那句话,秦制皇权治世,汉武罢黜百家,是很难形成系统学科,包括医学。

任何科技想要发展,必须形成系统性学科。

“如果病人的伤口太大,太深,或者被有倒钩的箭头射中,倒钩卡在骨头缝隙中,我们就需要给患者上麻药!”

白衣男子缝合好猪皮之后,又继续说道。

麻药很早时期就有了,只不过在古代麻药算是一种比较珍贵的药材,即使朱由崧大规模搜集曼陀罗和大麻,也没有制造多少麻药出来。

因此,非大伤不用麻药。

就在这时,一名内侍轻声走了进来,来到朱由崧身前,双手递上一个塘报。

小林子接过塘报,又转手递给朱由崧。

打开塘报,正是黄得功关于淮安已经出现建虏斥候的消息。

“建虏速度真够快啊!”朱由崧心中暗道。

按照朱由崧江北防务一盘棋,徐州虽然是苏北防御核心城市,但是淮北、宿州也驻扎有军队,并非一马平川。

但是仅仅不到三天,建虏斥候就已经出现在了淮安城下,也就是建虏大军即将展开对淮安的攻城战,建虏的速度有些出乎朱由崧的意料。

多铎攻打徐州之后,敏锐的察觉到明朝守军似乎有些不一样,战场直觉告诉多铎,征服南明的战争拖不得,必须速战速决,一拖下去,很可能就被拖入到战争泥潭。

“豫亲王,现在我们已经进入淮安府,距离淮安城最多还有20里,最快下午可以赶到!”刘泽清一脸献媚的说道。

徐州一战,损失了两万多绿营炮灰,消耗无数攻城物资,第一次让建虏发现伪明也不是全无还手之力,还以为后面还有硬仗,不过接下来三天,又让建虏恢复了往日的自信。

三天时间里面,所到之处,无不开城投降,虽然都是一些小城,不过也足以说明,明朝还是那个扶不起来的明朝。

与此同时,又新加入了三万绿营兵,其中接近两万是徐州投降的守军,他们大多数都是原来刘泽清招募的新兵。

投降之后,现在继续让刘泽清统帅,极大的增强了刘泽清的实力,这让刘泽清感激涕零,再一次坚信投降建虏是无比正确。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