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明皇 第111章 淮安

作者:大力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8 17:04:59
最新网址:www.biquw.cc

淮安城上,守军一个个面色凝重看向前方,只见在城门外一支支军队就像小河流水不断汇聚,最终形成绵延望不到头的军营。

“我的个乖乖,鞑子至少有15万军队啊!”城门值守的游击将军,看到密密麻麻的军营,心中骇然。

古代打仗,一般喜欢夸大军队人数,把随军农夫计算进去的基础上还要夸大。

二十万军队,实际上能战之兵最多五万。

不过这种夸大一般非战场上,战场上多少人,有经验的将军是可以通过观察大致判断。

的确,现在建虏总人数已经接近17万人,其中12万是炮灰绿营兵,真正的满八旗也就两万多一点,不到三万。

加上一万多的蒙古八旗,和两万人的汉八旗。

“侯爷,每个垛口八个人防守,我们人手不够啊!”王之纲陪着黄得功在城墙上巡视,看着每个垛口都配置了八名士兵,显然超过标准配置。

正常情况下,一个垛口配置5人,一个伍长,四个士兵。

除去这些之外,还有补充防御,每一米,至少还要一名士兵,作为应急和补充。

城楼下每两米还又需要一名士兵,用于运输食物和物资。

不仅如此,主将手中至少还需要五分之一的预备队,作为救火力量。

“那就从其他三面抽调人手!”黄得功说道。

淮安城除了北城门之外,其余三个城门外都大规模开挖了密密麻麻的水网,而且城门也基本堵死了,只有北面没有大规模开挖,但有一条深5米,宽10米的护城河。

“还有发动全城百姓协助守城!不用他们垛口和鞑子拼杀,只需要帮忙搬运一些滚木礌石这些消耗品!”黄得功补充道。

“侯爷放心,百姓已经自发组织起来帮助我们一起守城!”

徐州破城被屠的消息,早就传到了淮安城,经过官府的刻意推波助澜,全城百姓都知道,只要守不住,鞑子破城,下场就和徐州一样,鸡犬不留,钱财被抢,男人被杀,女人被辱。

淮安城士绅土豪这次没有吝啬,捐出大量金银犒军,而且自发组织家丁帮助守城。

普通老百姓家里有青壮也自愿来到城下,帮助运输守城物资,女人则做一些后勤,做饭,分发食物。

整个淮安城基本已经调动起来,军民一心,誓死守城。

城门外建虏大军一到,立刻开始扎营,多铎和一干将领骑马靠近城墙,骑在马上的多铎正仔细观察淮安城。

“主子,刚才奴才查看了一圈,其他三门城外都被挖出很深的壕沟,里面都被灌满了水,就算切断水源,一时半会也干不了,而且就算水干了,非常泥泞,短时间不适合攻城!”一名白甲兵骑马来到多铎身前,滚鞍落马,单膝跪地说道。

“明狗除了挖沟灌水之外,还运来的很多锋利的石头倒在城外。”

为了进一步大小建虏对其他三面发动攻击,除了挖掘水网之外,还将一枚枚弄碎,形成锋利的碎裂面,以及插上各种竹签,无论是马匹还是士兵经过,都会被刺伤。

马匹有铁骑,不怕尖锐的竹签,但是奇形怪状的石头可以划上马脚,古代可没有嵌入钢板的防刺穿鞋,步兵踩上竹签,脚板就是对穿对过。

“知道了,下去吧!”多铎挥了挥手。

多铎麾下17万大军,高达12万的炮灰,多铎本想来到淮安,让12万炮灰从四个城墙发动总攻,凭借兵力优势,以雷霆之势拿下淮安。

现在看来,淮安守将黄得功早有准备,准备集中兵力防守北门,想在北门决战。

“东平伯,广昌伯!”

“末将在!”两刘赶紧应道。

“本王命令你们连夜赶工,务必在明日晌午之前筹齐50辆盾车,100驾云梯,3驾冲车。”多铎吩咐道。

在攻打徐州时,制造了不少攻城器械,不过这些攻城器械很难长途运输,一些笨重的冲车直接放弃,云梯和小型盾车靠畜力运输过来。

一些特别坚固的大型盾车,也被运送了过来,毕竟投降绿营兵数量太多,免费劳动力充足。

多铎看到淮安城防,知道这比徐州更难打,因此没有一开始就攻城,而是先大量准备攻城器械。

第二天晌午,清军整顿完毕,最前方是一门门红夷大炮,后面则是无数的攻城器械。

“刚子,等会鞑子会炮击,不要慌张,不要乱跑,火炮就是雷声大雨点小,打不中你的!”看到城外排列整齐的建虏,把总拍了拍刚子的肩膀提醒道。

“明白,军头!”刚子认真的点了点头。

“轰!”

“轰!”

“轰!”

孔有德的乌真超哈部队率先开火,二十多门重炮同时炮击,声震四野。

一枚枚实心弹在天空中划过一个抛物线,砸向城墙,碎石乱飞。

淮安城上的守军也不甘示弱,立刻还击。

刚子因为有了心理准备,面对震耳欲聋的炮声,没有乱了阵脚,只是学军头一样,把身体藏在城垛下面,避免被飞溅的碎石划伤脸颊。

“军头,这火炮威力真大!我们脚下的城墙会不会被轰塌!”

刚子感觉到脚下城墙传来一阵阵轻微的颤抖,让刚子心也在同时颤抖,深怕下一秒城墙就会垮塌。

淮安城墙虽然比不上西安这种10多米的厚度,但是也有5到6米。

“这玩意轰小城堡作用很大,想要轰垮淮安这种大城坚城,没有上万枚炮弹就别想了。”军头吐了一口唾沫说道。

“那鞑子还炮轰干嘛?”刚子不解问道。

“就是吓你这种不知道的人!”

短暂的炮战很快就结束,双方损失都不大,因为现在火炮并没有标记射击诸元,主要是实心弹,准头很低。

“兴盛恒!你带手下三万人作为第一波次攻击!”多铎向兴盛恒吩咐道。

兴盛恒是山东一员副将,大顺逼死崇祯后,他就投降了大顺,后来满清入关,又投降建虏。朱由崧北伐,又投靠明军,最后多铎进入山东,再次投降建虏。

一系列投降下来,兴盛恒麾下也聚集了3万绿营兵,算是多铎麾下不可缺少的炮灰之一。

“末将领命!”

兴盛恒没有废话,立刻召集手下三万绿营兵,开始攻城。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