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工业系统开始 第120章 不速之客

作者:藏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2 16:02:22
最新网址:www.biquw.cc

俞大猷的帅帐内,空气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

巨大的南洋地图铺满了整个桌面,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进军路线、补给点、以及预估的敌方势力范围。

四万精兵和四万老兵已按“以老带新”的原则,拆散混编入庞大的民兵队伍中,如同盐溶于水,分散在边境线附近数十个经过精心伪装的山谷、密林营地里。

二十万人的庞然大物,硬是被他用丰富的经验和铁腕手段,暂时“隐”入了南疆的莽莽群山之中。

“报——!!!”一声带着变调的急呼撕裂了帅帐的寂静。

斥候队长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脸色煞白,汗如雨下,“大帅!不好了!澜沧(老挝)方向……一支大军,打着澜沧王旗,正……正直奔我军前哨营地方向而来!人数……恐不下万余!距前营不足三十里了!”

“什么?!”俞大猷霍然起身,身下的胡凳被带得“哐当”一声倒地。

他脸色瞬间铁青,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

暴露了?!

这个念头如同惊雷般在他脑中炸响。他苦心孤诣的隐匿,他尚未完全展开的作战计划,难道就这样功亏一篑?澜沧人怎么会知道?是细作?还是……这二十万人的动静,终究没能瞒过近在咫尺的眼睛?

“敌军态势如何?可有攻击意图?装备如何?”俞大猷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声音如同淬火的钢铁,冰冷而急促。

“回……回大帅!”斥候队长喘着粗气,“看……看旗号行进,不像是进攻阵型,倒像是……像是朝觐?而且……装备简陋,多是藤牌竹矛,少数有象兵,火器……几乎没有。只是……只是人数确实不少,乌泱泱一片!”

朝觐?装备简陋?

俞大猷眉头紧锁,这更奇怪了。澜沧(老挝)作为大明的藩属国,虽时有摩擦,但名义上还是恭顺的。

这节骨眼上,派一支万人军队“朝觐”?骗鬼呢!

“传令!”

俞大猷眼中寒光一闪,杀伐之气顿生,“前营精兵戒备!左右两翼山地营,立刻向中军靠拢,呈钳形!中军弓弩、火铳手,准备接应!通知各分散营地,提高戒备,没有我的命令,不得妄动!若澜沧军有异动……给老子就地歼灭,一个不留!”

他心中已经盘算着,必须速战速决,在消息彻底泄露、引来更多敌人前,把这支不知死活的澜沧军队碾碎。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整个隐秘的大营如同沉睡的巨兽被惊醒,瞬间绷紧了肌肉。精兵们无声地检查着燧发铳和火药包,老兵们握紧了刀枪,眼神变得嗜血。被混编的民兵们则紧张得手心冒汗,空气中弥漫着大战将临的肃杀。

然而,就在俞大猷披甲上马,准备亲往前营指挥这场“灭口”之战时,又一骑快马飞驰而至,马上骑士高举着一面小小的白旗和一个卷轴。

“报——!!!大帅!澜沧军……澜沧军派来了使者!说是……说是澜沧王派来犒劳天兵,襄助王师的!”

“犒劳?襄助?”

俞大猷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他勒住战马,狐疑地盯着那面小白旗和使者惶恐的脸。

“带上来!”

很快,一个身着澜沧国服饰、头戴高冠、面色惶恐却努力维持着镇定的官员被带到俞大猷马前。

他身后跟着几个捧着礼盒的随从。

“下邦小臣,澜沧王国宣慰使,刀弄勐,叩见天朝上将军!”

使者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用带着浓重口音的官话高呼。

俞大猷居高临下,目光如刀:“刀弄勐?尔等率军逼近我军营寨,意欲何为?莫不是以为我天朝大军在此,是来尔澜沧做客的不成?!”

他的声音带着雷霆之威,身后的亲兵手按刀柄,杀气腾腾。

刀弄勐吓得一哆嗦,连连磕头:“上将军息怒!上将军息怒!误会!天大的误会啊!”他抬起头,脸上竟是一副……委屈又带着谄媚的表情?

“下邦岂敢!岂敢窥视天兵!”

刀弄勐急切地解释,“我王仰慕天朝威德,久矣!近日,听闻天朝神兵天降南疆,欲行雷霆之事……呃,这个……必是为惩处南洋那些不臣之邦,如那暹罗、安南之流,竟敢慢待天朝,或有不轨之心!”

他咽了口唾沫,努力组织着语言:“我澜沧世代恭顺,愿为天朝藩篱!得知天兵在此,我王欣喜万分!特命小臣率……率国中精壮万余,携些许粮草、土产,前来犒军!只为……只为能追随天朝上国旌旗,略尽绵薄之力,为上国分忧!替天朝扫清那些不开化的蛮夷!若能得些微功勋,沾些天朝雨露,便是我澜沧举国之幸啊!”

刀弄勐说得情真意切,甚至带着点“求抱大腿”的急切。

他身后的随从赶紧打开礼盒,里面果然是一些风干的肉脯、稻米和当地的水果,虽然数量对二十万大军来说杯水车薪,但姿态是做足了。

俞大猷:“……”

他身后的副将、亲兵们也都愣住了。

刚才还剑拔弩张的气氛,瞬间变得……极其诡异。

俞大猷看着眼前一脸“真诚”谄媚的澜沧使者,又看了看远处那支停驻下来、毫无战意、甚至有些畏畏缩缩的“澜沧精兵”,现在看,更像是临时拉起来的民夫壮丁,只觉得一股荒诞感直冲脑门。

他费尽心机隐藏大军,生怕打草惊蛇,结果目标之一的老挝(澜沧),不仅没被吓到,反而主动送上门来当……炮灰?

他们根本不知道大明为何出兵,只凭臆测,或者故意装糊涂,就认定天朝是要收拾其他南洋国家,于是迫不及待地跑来表忠心,想跟在后面捡点残羹冷炙?

俞大猷紧绷的神经骤然松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哭笑不得的疲惫和一种冰冷彻骨的领悟。

这就是小国的生存之道。在绝对的力量面前,恐惧会催生出最卑微也最“识时务”的谄媚。他们不在乎大明为何而来,只在乎如何在这场强权的风暴中,找到依附的位置,分得一杯羹。

他挥了挥手,示意亲兵收起刀剑。

脸上的杀气褪去,换上了一副高深莫测的表情。

“呵……”

俞大猷轻轻吐出一口气,嘴角勾起一丝难以捉摸的笑意,“澜沧王……倒是有心了。起来吧。”

刀弄勐如蒙大赦,连忙爬起来,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容:“谢上将军!谢上将军!我澜沧愿为天朝前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俞大猷看着远处那支衣衫褴褛、武器简陋的“友军”,又看了看自己营中那些同样为了一口饭而参军、眼神茫然的民兵,心中百味杂陈。

皇帝的意志如同无形的巨手,搅动着整个东亚的棋局。

这二十万大军是帝国的求生之矛,而这主动送上门的老挝军队,不过是这盘血腥棋局中,一枚意外跳出来、既可笑又可悲的棋子。

“既然澜沧王如此‘深明大义’……”

俞大猷的声音恢复了平静,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那就让你的军队,在指定地点扎营。粮草,本帅收下了。至于‘襄助王师’……本帅自有安排。下去候着吧。”

“是!是!谢上将军恩典!”刀弄勐欢天喜地地退下了。

俞大猷转身回到帅帐,看着桌上巨大的南洋地图,手指重重地点在老挝(澜沧)的位置上。

一个计划,在他脑海中迅速成型,冰冷而高效。

“来人!”他沉声道,“八百里加急,密奏陛下:澜沧‘主动来投’,献粮请为前驱。其心可暂用,其地……或可暂安。臣意,顺势而为,驱澜沧为爪牙,直捣暹罗粮仓!请旨定夺!”

写完密信,他走到帐外,望着南方那片未知的土地。

战争的阴云并未散去,只是开场的方式,荒诞得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一支由饥饿农民和失业流民组成的天朝大军,加上一支以为能分杯羹的“友邦”炮灰,即将踏上一场为帝国抢夺口粮的血腥征途。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