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逸编年 第6章 往北!往北!

作者:嚼烂笔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18 04:42:30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北明宣德十年三月十三日

皇帝驾崩的第二天,四位顾命大臣从宫中回到内阁,在大堂正中央的桌子上,摆放着先帝临终前递给宋清的遗诏。

死一般的沉默。

最后还是老资历臬荣开口:“咋了,现在新帝不知,我们四个顾命大臣就在这干坐着,然后看着那些龙子龙孙斗来斗去?”

“那么由谁来揭开未来真龙的面目呢?”,杨国涛疑惑道,在内阁里,他还不够资格。

“我来!”一句颇有精神的话语响起,宋清已经走到遗诏前,大喊一声:“拿来吧你!”

南清,内阁议事堂,又称为日出紫霭仙楼。

内阁首辅王德发,内阁次辅石经浩,吏部侍郎韩易,内阁大学士王洽,兵部尚书苏慕青聚集于此,此前皇帝陛下下了旨意,大意是让他们对北明皇帝驾崩这件事情做出反应。

苏慕青的意思很明确:趁他病,要他命,派遣南清北部防线的驻军进攻北明,能拿点地就拿点地。

石经浩和韩易不同意他的看法。

“纵然现在局势对我大清有利,但北明好歹是有百年底蕴,又在宣德帝手里强盛,恐一击不中,反而坏了我大清太平的局面,依我看,派兵过去监视一下北明军就行。”

内阁首辅王德发一言不发。

随后,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出现在内阁议事堂外,是南清北军的传报兵。

“报!现已探明,三月十三日清晨,北明北军十万人南下,现已抵达北明凌落城,与北明南军汇合,共三十万!”

苏慕青脸色僵硬:“妈的,这北明是一点机会都不给。”

最后还是内阁首辅王德发开了口:“事已至此,就按照次辅大人和侍郎大人说的办好了,我回去禀告陛下。”

“是。”三人齐声道。

三月十六日,北明长关

在一片哀嚎声中,一位手拿长枪,头戴毡帽的男人走上了已经被血染红的楼梯,登上了长关的城楼。

“大汗,现长关城已在我军手中,下一步我们去哪,弟兄们找我来问一下你。”

被叫大汗的男子沉默不语,半晌后,轻叹一声:“等。”随即抬起头来:“这么多年了,我们终于打回来了!”

与此同时,北明兵部大堂

北明兵部尚书永何借过东北军的战报。

“东北军驻守在长关城的部队有十二万,一天的时间,长关失陷,死伤八万余人,温有康是个饭桶吗!”,永何大怒。

底下单膝跪着的传报兵满头大汗,说:“温有康将军第一天出去交战,中了埋伏,力竭而死。”

永何愣了一会儿,叹到:“给他谥号,抚恤金,我再向皇帝调些兵去。”

“可是皇帝是谁我们都不知道啊。”,传报兵苦笑道。

“啊,我知道,我知道,你回去告诉李元德,叫他把剩下的兄弟照看好,没有朝廷的旨意,不可交战!”

“是!”

北明,后宫,贤淑宫。

刚刚被册封的皇太后李氏坐在正中间,其他四位顾命大臣站在李氏座前,宣德帝驾崩前最为相信的五个人聚在这里,他们将决定北明未来的国运。

“先帝已经留下了遗诏,都过去了四日,为何迟迟不见新帝入宫!”,这话语间隐隐有了怒意。

“太后。”宋清苦笑道,“遗诏是有的,只不过………………”。

只见宋清随手一甩,遗诏呈现在众人眼前。

空空如也。

三月十七日,南清,内阁大堂。

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侍郎,礼部尚书,工部尚书,刑部尚书,内阁首辅,几位朝廷的栋梁汇聚于此,在大堂中间的椅子上,穿着黑金色便服的安通帝手扶额头,显然是对现在天下的局势,有所焦虑。

“先前王德发给我的回禀我都知道了,现在北明南军,北军,三十万人在大江对岸虎视眈眈,实在不利于交战。”,随后把头瞥向兵部尚书苏慕青。“那你们为何三番五次的上书要求领兵北伐?是把朕的旨意,当成了废话是吧!北伐之举,成功也就罢了,万一有一点差错,天下诸国就会起兵共讨我大清,这点道理,其他几位尚书不懂,你也该懂!”

眼见皇帝一副要吃人的样子,内阁大堂中的各位大人急忙跪下,苏慕青也是颤抖着喊:“臣知罪,臣悔过!”

一片寂静。

似乎是有备而来,皇帝并不着急遣散眼前的众人,只是闭目养神,像是睡着了一样。

滴漏的声音回荡在寂静的大堂中。各位大人眼前的茶水都换了好几次。终于,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而近。来人身穿的飞鱼服也证明了他的身份:锦衣卫。

“报,据北明密探网的证实,北明六皇子朱乾州联合北明八王爷朱瞻鄯,于北明常州城起兵十三万造反。现北明中央军已经全部聚集于京畿地区,拱卫北都。”

众人皆惊。

皇帝也并无动容,只是随手写下几个字,交给了那名锦衣卫,叫他八百里加急送往南清北军凉州大营。

三月十八日凌晨,凉州城。

南清北军大帅黎元洪收到了皇帝的手书。慢慢拉开那条材质粗陋的纸条,上面只有四个字:

往北!往北!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