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有猛将朱元璋! 第143章 简直荒唐

作者:承百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18 03:23:36
最新网址:www.biquw.cc

李平扭头看向了刘伯温。

他今日来此,主要便是为了这刘伯温。

后世评价刘伯温为“智圣”,称赞其谋略才智,可与诸葛亮相媲美。

因此在李平的心目中,刘伯温是他必须争取之人!

“伯温先生有何疑问?请直言,我李平定然坦诚回答。”

李平朝着刘伯温拱手一拜。

刘伯温面露微笑,他躬身回礼,然后答道:

“元廷暴虐,蒙古人善战而不善治国。”

“天下民不聊生。”

“十五年之内,必定有人取而代之。”

“敢问大帅,你要如何让自己成为那天命之人?”

“接下来,定远军将何去何从?”

刘伯温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

他在邀请李平进入小亭之中,与其一同,煮茶论天下。

李平皱起了眉头。

他一边思考,一边走向了刘伯温。

郭宁莲、李铮和两名亲卫,一齐跟在李平的身后。

李平坐下之后,曹妙清毫不客气地坐在了他左手边的石凳之上。

刘伯温为李平和曹妙清,各自斟了一碗热茶。

李平端起茶碗,慢慢小饮一口。

茶香入鼻,甘甜滋味窜入肚里,沁人心脾。

李平放下茶碗,他对视着刘伯温,低语道:

“伯温先生,这个问题,恕我不能直言。”

“我这内心虽有谋划,但这谋划,却不便让天下人皆知。”

“你我再择机详谈,如何?”

李平注意到,岁月已在刘伯温的脸上留下了痕迹,几条皱纹爬上了他的额头和眼角。

刘伯温放下了茶碗,他思索了片刻,然后以竹夹作笔,蘸了茶水,在面前的石桌之上写了两个字:

……

李平盯着石桌之上的字,他又抬起双眼,看了看刘伯温。

一会儿之后,李平咬了咬牙,他取来竹夹,蘸了滚烫的茶水,用这茶水,抹掉了“战”字。

石桌之上,徒留一个“降”字,在微风之中慢慢消失。

刘伯温微微一笑。

他饶有深意地看了一眼李平,然后继续煮茶。

曹妙清不解,她意欲出声,问刘伯温这“降”字是何意。

刘伯温摇了摇头,他示意曹妙清勿言。

曹妙清咬了咬牙,她一脸不悦地看了看李平。

最终她道:

“果真是个三姓家奴!”

李平不以为意,他只是看着刘伯温。

刘伯温言:

“大帅心如明镜,伯温也便心安了。”

“大好河山,岂止中原。”

“南有陈友谅,北有大都。”

“西有陕西、四川、云南行省,以及总制院辖地。”

“漠北草原、戈壁,皆我祖宗之地,不可不取。”

“而想要恢复山河,便要借力打力。”

“这便是当下最好的抉择,大帅选的这个字,甚好。”

李平微微一笑。

刘伯温知晓他的用意:皇权之争的血腥搏杀不可避免,但不是每一场战斗,都必须持刀拼杀。

“知我者,伯温先生也。”

李平再饮一口茶。

刘伯温起身,他压低了声音,朝着李平严肃道:

“李大帅,这天下大事,非伯温一人可为之。”

“大帅若想成事,需得到这园内的才子佳人们认可。”

“尤其是宋濂、章溢、杨维桢、叶琛,和苏坦妹。”

李平微微一愣。

需要得到宋濂、章溢这些大才子的青睐,这是李平预料之中的事情。

然而苏坦妹其人,却没有在李平的计划之中。

李平询问刘伯温:

“伯温先生此话何解?”

“苏坦妹难道也能治国理政?为何她能与宋濂、伯温先生并列?”

这话令得曹妙清不悦,曹妙清咬着牙,却没有立刻驳斥。

她等待着刘伯温的解释,很显然,这位举足轻重的贤士刘基,已然有了归顺李平的意思。

刘伯温道:

“苏坦妹虽不懂治国理政,更不懂征伐权谋,但她是‘江浙第一才女’,是这园内大半青年才子心目中的谪仙子。”

“若苏坦妹归顺李大帅,这天下才子,皆会望风追随。”

刘伯温言尽于此,他面带笑容,还不忘看了看苏坦妹和曹妙清。

曹妙清有些汗颜。

但不可否认,苏坦妹在天下才子心目之中的地位,远高于她曹妙清。

李平扭头看向了苏坦妹。

这女子绝美,又有温文尔雅的书香之气,确实做得了天下读书人的梦中之人。

片刻之后,他收回目光,答道:

“伯温先生所言甚是,正应如此。”

语毕,李平站起身子,他走出小亭,面对亭外的所有人,包括苏坦妹。

他高声道:

“诸位才子佳人,我李平受百姓之托,治理一片山河,给百姓们一个安居乐业的机会。”

“我欲请诸位共同助我,不知诸位才子之中,可有愿意助我之人?”

“你们的心中若有任何疑虑,皆可向我询问,我竭力解答之。”

李平朝着园内的才子佳人们,躬身一拜。

园内一片安静。

片刻之后,苏坦妹朝着李平行了一礼,她率先问道:

“李大帅,你可有容人之量?我之好友曹妙清出言忤逆了你,你可会宽恕她?”

李平的面色严肃,他认真道:

“曹妙清之言,虽令人不喜,但不为罪。”

“我李平虽非圣贤,但也不会因这三言两语,就为难之。”

“苏娘子尽可放心。”

闻言,苏坦妹微微一笑。

她不再言语,行了一礼,便退去。

一名书生看着苏坦妹,他面红耳赤,咬了咬牙,朝着李平躬身一拜道:

“李大帅,你可否令苏小娘子入仕?”

“她若入仕,咱们江浙行省的青年才子们,都愿追随李大帅。”

这话令得李平哑然。

他看向苏坦妹,苏坦妹反倒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看似早已习惯了如是场面。

李平询问苏坦妹:

“不知苏小娘子可愿入仕?”

苏坦妹沉思了片刻。

片刻之后,她答道:

“禀大帅,我有一友,爱慕曹妙清。”

“只是这人不善诗词,不如大帅为其作诗一首,代其送给曹妙清如何?”

苏坦妹的脸蛋上,竟然露出了狡黠的笑。

李平的脸面骤然一沉。

他回头看一眼曹妙清。

曹妙清回过神来,她同样一脸愠色地看向苏坦妹。

她驳斥道:

“苏妹妹,你做甚?”

“若有人爱慕我,自当由那人自个儿作诗相赠,何需李平来代劳?”

“这简直荒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