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界:诸天演武之路 第19章 抱丹假想

作者:不太开心的胖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4 14:17:33
最新网址:www.biquw.cc

李青不得而知。

但他冥冥之中有种预感,或许自己的猜测是对的。

自打到此世以来,李青对话本故事中记载的神仙妖魔之类的就不是那么怀疑了。

既然经历不同世界这种事情都能发生,那么世界拥有限制,设置一个上限也就不是一件那么不能让人接受的事情了。

既然抱丹被誉为生命的进化,那么这种情况是否意味着世界不再支持这种进化?

或者,无法支持?

李青盘膝打坐,放空心灵,试图重现与董小二交手时那种精神和劲力交融的状态。

不知过了多久,于一片黑暗冥冥中,李青重新捕捉到了那股奇妙的脉动。

然后,一幅仿佛开天辟地的画面在他面前展开。

庞大的生命本源精气仿佛一座岛,被精纯凝练的神意约束着,置身于一片庞大的赤红色海洋。

滔天的海浪奔腾咆哮,永不止歇的撞击着这座小岛,意图撞沉它,直至最后融为一体。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间不知过了多久,小岛依然存在,海浪也不知疲倦的重复着撞击,直至永远。

“呼~呼~”

李青猛然睁开眼睛,大口喘着粗气。

看了眼桌上的蜡烛,还是刚点燃的状态,似乎只是过去了眨眼的功夫,可李青却感觉时间过去了许久许久。

“这便是精神世界之玄奥么?”

李青回味着方才在冥冥之中所看到的画面。

“好像,跟我想的差不多?”

“那这能不能算是神意的一种反馈,把一些深层的,玄奥到无法理解的某些东西换成我所能理解的东西呈现?”

人是很难想像自身认知以外的东西的。

李青也很难想象精气神到底是怎么运作的,就像他不知道跨越世界是以怎样的方式呈现。

无法理解,自然也想象不到。

方才在画面中见到形似小岛的陆地,李青本能的就知道这是生命本源之精,而将这股本源笼罩,将无形化作有形并且固定的是神,奔腾咆哮的海洋则是气,也就是代表着生命无休止运动的力,所以它才如此热情、激昂、永不停歇。

李青想,或许是因为自己猜想到了精气神所代表的一些意义,所以这一才会以这种方式在玄奥冥冥不知何处之地展现在自己面前。

“如同传说中的知见障一般,不对,应该用见知障形容更贴切一些。”

“见而不知,则永远无法打破这层障碍。见之,知之,可能就会如同刚才的景象,冥冥之中的玄妙以可以理解的方式演化。”

“也不对,历史如此之长,诞生的生命足以用万千亿计,必然会有人去发现,去探究,去深入思考这些问题。如果仅凭发现思考就能见到,那不应该留存于世的记载如此之少。”

“或许,还有一个先置条件。”

李青坐在床上自言自语:“仅仅是见与知还不够,还需要壮大精气,凝练意志,掌握劲力,直至三者大成。也就是精神玄奥干涉现实,达到拳中有神,劲力圆融无碍的大宗师。

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古籍记载的全都是练拳有成的大高手。

不达到这一步,根本无法感受到冥冥中的精气神之玄奥。

那么,刚才所看到的景象意思就是,血浪代表的气,岛屿代表的精,禁锢岛屿的无形之物所代表的神,三者需要齐头并进,最后融为一体。

是了,若浪太强,则冲毁岛屿,若浪太弱,则岛屿巍然不动。

精与神同样如此,若神太弱,则无法将精气约束成有形之物,若神太强,则如小儿抗山,根本无法负担,无非是山倒人亡的下场,最后导致精消神散,横死当场。

若要突破抱丹,应该就是寻找到三者之间那一个绝对平衡又纯粹的点,使三者碰撞达到一种似生非生,将消未消的程度,就如同天地初开阴阳化生时的奇妙状态。

最后三者在这种奇妙的状态下相结合,从而诞生出另一种物质,也是促进生命进化的物质。

三者结合之物,暂且称‘丹’,此时生命进化,严格意义上来讲是初生之婴儿,而丹于体内冥冥之处,某种意义上来讲,此景不正是抱丹而生?

是了,应该不会错。

悟真篇曾讲,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由我不由天。而道家金丹多指逆反先天之功果。

逆反先天可不就是打破天定之限,我命由我,实现生命之进化?

而道家三宝论讲的也是三宝转化,精气神合,这与拳术中的不谋而合。

内丹理论修炼次第中也讲通过三调来补足先天。

调身可掌气,调息可掌精,调心可掌神,此以精气神补足先天又与我之构思极其吻合。

而抱丹如婴儿之说也与道经极其吻合。

道德经中讲‘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来强调元气充沛,先天纯朴的本真之态。

周易参同契也提出‘金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的说法,认为金丹入腹,可达逆反先天如婴儿的纯阳之态。

以后天之资掌握先天之态,又如何不能称之为进化?

这说明拳术抱丹与道家金丹有异曲同工之妙,也说明我之思绪并非空中楼阁,早有先贤提出理论并进行验证。

尽管拳术之中抱丹与内练金丹可能有所不同。

一个要精气神齐头并进打破大限。

一个则三宝转换,侧重于神。

但大道殊途同归,最后都是直指生命进化。

那么现在问题的关键就是,该如何将精气神相合?”

李青隐隐觉得,他之前感受的那一层隔膜就是世界的限制。

先不说如何打破,就说打破之后呢?

他猛然想起自己曾经世界中破碎虚空的理论。

假如家里的孩子很多,但你都能养得起,突然有个孩子长的特别快,营养物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以你的家庭条件根本无法提供。

那么你是会打死这个孩子,眼不见心不烦,还是会打开大门,让孩子去外面更广阔,物资更丰富的世界去存活呢?

李青不知道答案是什么。

但他冥冥中有一种感觉,当他打破这层隔膜的时候,也就是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

这种冥冥之中的预感绝不是空穴来风。

吹灭蜡烛,李青躺在床上,久久无法入睡。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