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崇祯,为什么不能造自己的反 第29章 暗流涌动

作者:醋溜鲲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4 01:01:48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听完这强军七策,巩永固心潮澎湃,血脉贲张。

他仿佛看到了一支军容严整、装备精良、士气如虹的铁军正在成型。

但激动之余,一个最现实、最沉重的问题如同冰冷的铁砧砸了下来。

“陛下!”

巩永固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此策……此策实乃强军固国之本,臣……五体投地,然……”

他抬起头看向朱明,问出了那个最关键的问题。

“饷从何处?粮从何来?”

“安家银、月饷、抚恤、军械打造、营房修缮……此皆需海量银钱,更遑论数万大军每日消耗之粮秣,臣听闻国库早已空虚如洗。”

听闻此言,暖阁内瞬间安静下来。

是啊!

再好的蓝图,没有钱粮,不过是空中楼阁。

朱明的脸上却没有任何为难之色,反而露出一丝冰冷的笑意。

他缓缓坐回龙椅,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同实质般落在巩永固脸上,一字一顿,清晰无比。

“驸马,你可知今早朕抄了谁的家?”

巩永固一愣,脱口而出道:“成国公朱纯臣!”

这件事经过一个早上的传播,整个京城权贵已全部知晓。

巩永固虽然在京营,但多少也听到了点消息。

“不错!”朱明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近乎嘲讽的寒意。

“就是那位口口声声‘与国同休’,今早还跪在这里,要朕下‘罪己诏’的国之柱石。”

他猛地一拍御案,发出“砰”的一声闷响。

“王承恩,念!”

“老奴遵旨!”

王承恩立刻上前一步,从袖中抽出一份墨迹未干的清单,声音清晰而洪亮地念道:

“奉旨查抄成国公府邸,初步清点如下:

“一,现银:库房起获足色纹银一百零五万三千七百余两。”

“各房夫人、公子、管事私房起获银票、金叶子、散碎银两折合约四十八万六千余两,共计:一百五十四万两。”

“二,黄金:金锭、金饼、金叶、金器,折合白银约三十万两。”

“三,珠宝古玩:玉器、翡翠、珊瑚、玛瑙、名家字画、前朝瓷器……初步估价,不下五十万两。”

“四,田产地契:京畿良田八千七百顷,商铺、宅院一百三十余处,估价……难以计数。”

“五,粮秣:通州私仓起获上好漕米五万石,京郊庄园粮仓起获陈粮、杂粮约六万石,府邸存粮一万余石,共计:十二万石以上。”

每念出一个数字,都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巩永固的心头。

一百五十四万两白银,价值三十万两白银的黄金,五十万两的珍宝,十二万石粮食,还有那遍布京畿的田产商铺。

这……这仅仅是一个勋贵之家?

可这比户部太仓银库的家底还要厚实十倍不止。

一股难以言喻的愤怒和荒谬感瞬间冲上巩永固的头顶。

这就是大明的“柱石”?

这就是在国难当头,还在挖国家墙角、断军民活路的“忠臣”?

他们朱家世受国恩,爵位显赫,却吸食着大明的骨血,肥硕至此。

朱明冰冷的声音响起,打断了王承恩的宣读,也如同冰水般浇在巩永固翻腾的怒火上。

“驸马,听到了吗?这就是朕给你的饷源,这就是朕给你的军粮朱纯臣一家之财,便足以养朕十万新军一年有余。”

“而这还只是开始,那些依附于他的蛀虫,那些暗通款曲的硕鼠,他们的家财,朕还未曾去取。”

他站起身,走到巩永固面前,目光如同燃烧的火焰:“现在,朕再问你,饷从何处?粮从何来?”

巩永固听后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脑门,所有的疑虑、所有的担忧在皇帝那磅礴的意志面前,被碾得粉碎。

他猛地单膝跪地,甲叶发出铿锵的碰撞声,声音更是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臣明白了,有陛下如天洪福,有此巨资为基,臣巩永固,必为陛下练出一支可荡平流寇、驱逐建虏、拱卫社稷的铁血新军。”

“好!”朱明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朕信你,即刻去办,清退老弱,严明标准,招募敢战之士。”

“所需钱粮,凭朕手令,直接去内承运库支取,王承恩会派人协助你清点接收朱纯臣家产,朕只给你半个月时间。”

“半个月后,朕要在西苑校场,看到新军骨架。”

“臣,领旨,谢恩!”

巩永固重重叩首,起身时,眼中已燃烧起熊熊的火焰。

他不再多言,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出暖阁,沉重的脚步声带着一往无前的决绝,迅速消失在殿外。

就在乾清宫暖阁内君臣定策、决心再造京营的同时。

在紫禁城更幽暗的角落,另一股阴冷的暗流正在无声地涌动。

二十四衙门,由十二监,四司,八局组成,统管宫内太监的一切事务。

现如今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宝座由褚宪章暂代。

但其余各监掌印、各司首领太监,依旧盘踞着各自的势力范围,根深蒂固。

只不过王德化、张云汉的暴毙,成国公朱纯臣的轰然倒塌,如同接连砸下的惊雷,彻底震碎了这些内廷大珰们长久以来的安逸和傲慢。

他们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死亡的寒意。

那个曾经被他们视为刻薄寡恩、却又易于蒙蔽的年轻皇帝,仿佛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冷酷无情、手握生杀予夺大权的煞星。

更让他们心惊胆战的是,皇帝身边那个最忠心的老狗——王承恩。

最近这些时日,王承恩那条老狗带着东厂宦官和锦衣卫,动作频频。

御用监、司设监、尚膳监、银作局、针工局……一个个衙门被他们以各种名目“巡视”、“查账”,虽然尚未直接动到掌印太监本人。

但已经有不少他们安插在各处的亲信心腹、捞钱的得力干将,被王承恩以“贪墨”、“渎职”、“勾结外臣”等罪名,悄无声息地带走。

这些人被带走后,如同石沉大海,再无音讯。

恐惧如同瘟疫,在太监高层中蔓延。

他们知道,王承恩这条老狗查账是假,拔除他们的羽翼、搜集他们的罪证才是真。

皇帝的目标,绝不仅仅是王德化、张云汉,而是要借着勋贵倒台的余威,彻底清洗整个内廷。

将他们这些盘踞多年的“老祖宗”们连根拔起。

朱纯臣能知道宫里的动向,能提前布置焚粮嫁祸,靠的不正是他们这些人暗中传递的消息。

他们本想借朱纯臣这把刀,逼皇帝妥协,至少让王承恩停止那该死的查账。

谁知朱纯臣这把刀如此不中用,不仅没能伤到皇帝分毫,反而把自己折了进去,还连带着暴露了他们。

不能再坐以待毙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