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维拉着板车来到灯光球场外的一棵大榕树下。
这里正对灯光球场入口,人流比较多。
特别到了晚上,很多工人在这里乘凉打牌。
张若维先把煤灶搬下来,找了个顺风的位置,然后在底下放一些易燃的干柴。
蜂窝煤比较难引燃,得先把火烧起来,再将煤饼叠在上面。
放第二、第三块煤饼时,中间的孔洞要跟第一块对齐,确保气流贯通,避免因堵塞导致熄火。
张若维花了半小时,脸都快熏黑了,才终于把最底下的那块蜂窝煤点燃。
接下来他便到旁边的居民房打了一桶水回来。
房主是个年约六十的老奶奶,独自一个人住在这间小屋子,待人非常热情。
不仅让张若维打水,还很热心地帮忙清洗食材。
如果没有她的帮忙,张若维可没那么快把这一切都准备好。
现在万事俱备,只等水烧开。
做石龙牛杂,最重要的是汤底。
张若维将牛骨焯水后,放入八角、草果、橙皮、桂皮、干辣椒、孜然……材料,熬制牛杂汤底。
等汤底的香味出来后,便将牛肠、牛肚等耐煮部位下锅。
随后便将剩余的食材一股脑地倒进锅里。
很快,香味便飘散开来。
张若维用剪刀剪下一小块牛肚,放嘴里细细品尝,坚韧的牛肚此刻已经变得松软可口。
他再次剪了一段牛筋,发现也同样煮得软烂。
“总算成功了。”
张若维第一时间盛了一碗,端给房主老奶奶。
“阿婆,我做了牛杂,快尝尝。”
“小伙子,你吃吧,我人老了,牙齿不行了,咬不动牛肉。”
“阿婆,我给你剪的都是些牛肺、牛心,能咬得动。”
张若维不由分说便将手中的碗塞到她手里。
毕竟借用人家的水,人家还帮忙清洗食材,投桃报李是他做人的基本原则。
老奶奶也不再客气,夹了一块牛肺放嘴里。
“不错不错,够软烂,又够入味。”
老奶奶的夸奖,顿时让张若维对接下来的生意多了几分信心。
上一世,他也只是给一位创业卖牛杂的朋友打过一个月的下手,对制作的流程还有点印象,自己没有真正做过小吃的生意。
他不担心没有人过来消费,毕竟这年头敢做生意的人不多,自己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怎么也不会太差。
他担心的是做出来的味道不正宗,坏了石龙牛杂的口碑。
当然,老奶奶一个人的评价还不能说明什么,需要更多食客的认可。
此时牛杂的香味已经飘散开,不少的工人顺着香味围了过来。
“小伙子,你这是煮什么?”
“牛杂,2毛钱一串,要不要尝尝?”
“2毛也太贵了。”
“这可全都是肉呐,牛肉一斤可都得二块多。”
牛肉确实要这个价,但牛杂可就便宜多了,平均几毛钱就可以买到一斤。
张若维见他们仍旧无动于衷,便用剪刀剪下一串,自顾自地吃了起来。
他忙了大半天,肚子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
也幸好自己是个男的,要是女的被饿得前胸贴后背,那也太可怜了。
可能是重生后一直过着贫苦的日子,也可能是身体变年轻后牙口比较好。这一串牛杂吃在嘴里,竟如同龙肝凤髓一般,差点连舌头都一同吞进肚子里。
旁边围观的人看他吃得那么香,也不由吞了吞口水道:“给我也来一串吧,剪大块点。”
“好咧,老板您喜欢哪个部位?还是都来一点?”
“都给我剪一点吧!”
“老板您是今天第一位顾客,给您剪多点。”
张若维说完,剪刀咔咔咔几下,便剪好一串牛杂递了过去。
“闻着还挺香。”
那人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细细品味。
“不错,这牛杂炖得很软糥,值这个价。”
第二口下肚后,又忍不住称赞道:“很久没吃过那么入味的牛肉了,再给我剪一串。”
“真的有那么好吃?你不会是托吧?”
“不信拉倒,说得我好像求你吃一样。”
“行,给我也来一串,我倒要看看这牛杂能好吃到哪去。”
“老板,给我也来一串,正好有点饿了。”
……
周边围着的工人们纷纷掏钱,买一串尝尝味道。
以这个年代的消费力来说,2毛钱一串并不便宜,普通农民可消费不起。
但在这附近的都是厂里的工人,消费能力相对较高。
虽然他们一个月的工资也仅三十几块,但他们穿的是厂里发的工作服,吃的是厂里的食堂,住的是厂里的宿舍,也不出远门。
衣食住行都解决后,每个月领的工资自然就能省下来。
就像后世的公务员,虽然表面工资并不比私企高很多,但人家的钱能够省下来,而你的钱在扣除房租、吃饭后,就只够还信用卡了。
现在的工人们并不是没有钱,而是有钱却没有可以消费的地方。
工厂虽然有食堂,但那种大锅饭只能填饱肚子,不可能好吃。
偶尔下馆子,给自己改善一下伙食,换回来的可能只是一肚子气。
毕竟那些饭店都是国营的,对服务员的最大要求是“严禁殴打顾客”。
现在,有个香气扑鼻的街头小吃,他们自然乐意掏钱尝尝味道。
就算你给他们做出一坨屎,可能也有人想尝尝咸淡。
当然了,想要把生意持续做下去,还是得做得好吃。
因此每个食客品尝过后,张若维都问一下他们的意见。
“这牛百叶做得很不错,清脆爽口,这牛肠也很好吃。”
“牛腩有点咬不动啊,老板你得改进一下。”
“这肺吸了清汤后真的是一绝,再给我来一串。”
“老板有没有辣椒?加点辣椒酱更好吃。”
……
张若维把他们的反馈一一记了下来。
当然了,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有些人觉得味道有点淡了,有些人则觉得太咸。
有些人觉得肉炖得太烂,有些人则觉得烂一点更好。
张若维要做的是综合大多数人的意见,慢慢改善火候配料,争取做出符合大多数人口味的牛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