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2当家作主 第20章 本店禁止打骂顾客

作者:红伟的笔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3 01:54:17
最新网址:www.biquw.cc

有了第一个客人后,很快便有了第二个,第三个。

特别到了下午的饭点时间,客人都快坐满了。

也幸好多买了几张桌子和凳子,否则客人还得排队吃饭。

这小餐馆才刚刚开业,就已经有那么好的生意,这远超张若维意料。

也说明了这个年代真的没什么可以消费的地方。

顾客想在外面吃个饭,就只能去国营的饭店。

饭店的厨师和服务员都算国有企业的员工,捧着铁饭碗,根本不把顾客当人。

有时候你在店里等了太久,只因为问了一句菜什么时候上,便遭受服务员的一顿打骂。

饭店的领导为了挽回名声,吸引顾客进店,不得不在店里挂着“本店禁止打骂顾客”的标语。

然而这样的标语反而让客人不敢进来。这说明你这店经常打骂顾客,才会写上这样的标语啊!

一家服务好的,正常的饭店,怎么会挂这样的标语呢?

每条看着离谱的规定背后,一定是曾经发生过这种离谱的事。

就好像后世羊城地铁上的那一连串奇怪的禁止标识,每一个标识后面,都一定有乘客这么干过这种离谱的事。

相比国有饭店,张若维这家卖牛杂和牛腩粉的小餐馆就好多了。

不仅用心准备食材,而且服务也非常周到。

客人刚进门就先端上一杯茶水,然后礼貌地询问客人吃点什么,热情地为客人推介菜单。

再加上张若维这牛腩粉也确实做得很正宗,符合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

因此第一天进店的顾客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

能够得到客人的肯定,张若维干起活来也更加有干劲。

当然更重要的是那不停入账的钱。

买自行车和布置这个餐馆又花了他三百多块,口袋已经没剩多少钱了。

如果这店没能短时间内盈利,他接下来的压力会非常大。

不过幸好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

这一天的营业下来,扣除各种成本,净利润就有一百多块,比单纯卖牛杂翻了一倍。

这还只是营业半天,不是全天营业。

张若维数着今天的收入,对未来的生活更有信心了。

只是今天苏棠没有过来,让他心里有点怅然若失,感觉少了点什么。

但想到人家主要任务是学习考大学,也不能总往自己这里跑,也就释然了。

由于生意比意想中要好太多,傍晚的时候就已经把食材都卖光了,不得不提前打烊。

张若维把餐馆打扫干净,跟王奶奶告别后,便骑着自行车回家。

重生前,他骑得比较多的是城市里的共享单车。

那种能够实时通过卫星定位,扫码就能够开锁,还有着便捷的电子支付……看起来充满着科技感。

即使是国外发达国家的友人,看到后都忍不住发出惊叹。

刚问世时,还被戏称为现代四大发明。

这种共享单车真的什么都好,唯一不好的是——不好骑。

作为一辆自行车,什么都好,偏偏不好骑。

就好像作为一个电饭煲,有着各种功能,就偏偏不会做饭。

还挺叛逆的。

现在,张若维骑着这辆二八大杠,才发现自行车竟然可以这么好骑。

特别是下坡的时候,仿佛奥德彪附体,一路风驰电掣,火花带闪电,很快便回到了家。

张若维回到村子的时候,天都还没有黑。

那些外出干活的村民,此时也才刚刚收工。

他们远远看到张若维骑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便挥手喊:“阿维,这是你买的自行车啊?”

“今天刚买的。”

“你这是要娶媳妇了吗?”

“没有的事,你要给我介绍吗?”

“还没结婚,你那么早买自行车干嘛?真是败家仔。”

这个年头结婚不要求给多高的彩礼,比拼的是结婚所置办的东西。

贫穷的人家可能就只有一床新的棉被,而有钱的人家最高标准是“三转一响三十二条脚”。

三转一响中的三转,指的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这三样东西有个共同点就是都会转。

“一响”当然指的是收音机。

至于“三十二条腿”,指的是大衣柜(4条腿),五斗橱(4条腿),床(4条腿),桌椅(4条长凳加桌子共20条腿)。

谁家能够在结婚的时候把这些物品都置办齐全了,那一定是当地的富豪人家。

对于普通人家来说,自行车和缝纫机这两样能够拥有一样就很不错了。

相比其他东西,这两样是最大的生产工具。

自行车就不用说了,奥德彪能够用来拉香蕉,此时的农民也能用来拉粮食。

缝纫机则可以用来做衣服。

这个年头的农民可买不起商店里的衣服,通常都只能买布匹做衣服。

张若维想到这里,突然冒起一个念头,给老妈买一台缝纫机。

家里虽然还有一块非常肥沃的好田,但他并不种地,也不打算让老妈去种地。

种地太辛苦了。

更何况老妈的身体一直不好,不适合这种体力劳动。

农村人是闲不下来的,张若维再怎么劝说,也阻止不了老妈每天往地里跑。

有了一台缝纫机之后,老妈就可以帮别人做衣服赚钱。

相比去地里干活,显然做衣服能够赚更多的钱。

至于家里那块地,张若维计划租给别人。

……

“阿哥,这是你买的车吗?”

大妹惊喜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

她明天才回学校,今天还在家。

“想不想学骑车?”张若维推着车,拍了拍车鞍。

“想。”

“快拿根扁担出来。”

“好。”大妹欢快地回家拿扁担。

扁担的作用是绑在后座上,这样车倒的时候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

相比后世那种普通自行车,这种二八大杠比较难骑。

特别是学车的时候很容易摔倒。

唯一的保护就是绑在后座的这一根扁担。

老妈从家里追了出来,急切地喊:“天黑了,看不清路,明天再学。”

“妈,没事的,我会看着大妹。”

张若维知道这个年代一辆自行车对小孩子的吸引力有多大。

不让大妹过一把瘾,恐怕她今晚都睡不着觉。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