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诞府邸。
刘诞的母亲殷修华气冲冲的走向刘诞。
刘诞迎上前去,看到殷修华的模样,问道:“谁惹阿娘生气了?”
殷修华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怒道:“他徐湛之居然去退你的亲,他们徐氏很了不起吗?什么东西!呸!”
“退亲?”刘诞没有生气,只是觉得疑惑。
因为历史上,徐娴就是刘诞的原配,并没有退婚这一出。
而且,原主被刘骏杀了之后,徐娴和殷修华都跟着自杀了。
说起来,他这个老妈和媳妇都是刚烈之人。
刘诞意识到,可能是他之前的行为引起蝴蝶效应了。
刘诞思索着,问得:“父皇同意了吗?”
“没有。”殷修华摇头,“你父皇若是同意了,伤的不只是你的面子,是皇家颜面。”
刘诞平静的点头。
殷修华看了刘诞一眼,见刘诞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疑惑道:“这事你不生气?”
刘诞自接受穿越事实之后,那可预见的死亡之剑就一直悬在他的头顶,他现在整个心思都在想如何夺嫡当皇帝,根本没有多余的心思去想男女之事。
而且毕竟是封建社会嘛,当了皇帝,什么样的女人没有?犯不着为了一时之气乱了方寸。
因此刘诞听了殷修华的话,微微一笑,道:“爱退不退,阿娘也不必为此生气。”
殷修华更疑惑了,问道:“你见过徐家那女郎了?”
刘诞搜寻原主记忆,回道:“那都是七八年前的事了,那时我还没出去镇藩,隐约记得她是一个四肢健全的小姑娘。”
殷修华点点头,气小了些,认真道:“人我替你见过了,模样长得很好,像画里出来的,也很聪慧,琴棋书画也都精通,性子嘛大大咧咧的,只是他们徐家,信的天师教,不知道她有没有吃丹药的习惯。”
殷修华这话倒是提醒刘诞了。
整个魏晋南北朝,信道教的非常多,像名字里带“之”、“道”这类的字,其家族都信道教。
这就是南北朝名字里带“之”字的人为什么这么多的原因。
像徐湛之他们家,往上几代,往下几代,名字里都带“之”字,妥妥的道教忠实信徒。
而此时道教的精华与糟粕并存,除了极度追求自由享受、炼丹嗑药这类的绝技,房中术也是一绝。
能绝到什么程度呢?
刘义隆之后的刘宋四个皇帝,刘骏淫乱自己的堂妹(蒸母有待考证),刘子业和自己亲姑姑刘英媚滚床单,刘彧父子喜欢和一群宫女玩裸身追逐的游戏,甚至让自己的皇后参与,此类行为,除了他们本身人格缺陷外,还因为房中术的影响。
此时的房中术,不只是一门技术,还是一种思想。
历史上对徐娴的记载很少,刘诞也不知道徐娴到底接受了多少糟粕,如果接受太多,那真是……真是包办婚姻害死人啊!
“但愿没有吧。”刘诞叹息一声。
殷修华道:“这当口,很多人都因为北伐失利被贬,你是北伐中少数几个立功被褒奖的人,风头正盛,徐湛之为何要去退婚?”
“可能是怕被我牵连吧。”刘诞思索着,“算是明智之举。”
“被你牵连?”殷修华疑惑。
刘诞点头,解释道:“太子现在看我越来越不顺眼,父皇又宠爱太子,我这前景确实不太光明。”
殷修华听了,叹了口气,问道:“你有什么打算?”
刘诞笑道:“尽快出去镇藩吧,太子看不见我,就没那么恨我了。”
殷修华道:“主上不会让你久镇雍州,今年你去不了雍州了,能去个好地方最好。”
“阿娘觉得去哪儿好?”刘诞问。
殷修华道:“我听闻刘绍病重,主上要让他回建康养病,这样一来,会稽就空出来了,会稽是个好地方,富裕,你能去那儿最好。”
“嗯。”刘诞点头,“我听阿娘的。”
殷修华道:“徐湛之这次退婚虽然可恨,不过他深得主上信任,他若肯上书主上,让主上同意你去会稽,主上多半会答应。”
刘诞听了,不由笑了笑。
刚才殷修华气冲冲的跑过来怒骂徐湛之,刘诞以为殷修华这是和徐湛之结上怨了,不过最后这话出来,刘诞便明白了,殷修华这是想替他先把气出了,然后劝他和徐湛之好好合作。
“你不愿意吗?”殷修华见刘诞没回,缓和了语气,“无论怎样,这婚事已经定了,以后就是同一条船上的人,还是应当摒弃前嫌,争取好好相处才是。”
刘诞点点头,笑道:“听阿娘的。”
“那就好。”殷修华站起身,“明日纳征,我去看看聘礼准备得怎么样了,这些官员,办事拖拖拉拉的。”
“辛苦阿娘了。”刘诞礼送殷修华离开。
次日,刘义隆安排人前去徐湛之府邸纳征。
徐湛之收了礼,思来想去,还是想和刘诞把误会解释清楚,于是来到刘诞府邸。
徐湛之一进门,看到刘诞,便行礼道:“前日退婚之事,纯属误会,我是担心徐娴配不上随王啊,绝无他意!”
“嗯。”刘诞点头,“徐公请先座。”
徐湛之放了心,依言落座。
“先前纳采、问名、纳吉时,你都没担心徐娴配不上我,怎么已经到了纳征,却突然担心起来了?”刘诞落座后,平静问道。
“这是……这,”徐湛之吞吞吐吐,陪笑道:“您刚才立了大功,徐娴自行惭遂,这才……”
“是自行惭遂,还是怕惹祸上身?”刘诞似笑非笑。
“这,”徐湛之心中一惊,一时对不上话。
看到徐湛之的表情,刘诞确定自己的猜测是对的,跟着道:“如果这是徐公的主意,前面三礼不会进行得这么顺利,是有人中途给徐公说了什么,是吗?”
“没,没有。”徐湛之连忙否定。
“我没有责怪的意思。”刘诞微微一笑,“我只是想提醒徐公,现在我们的头上只有一片天,那就是父皇,退路太多,并不见得就是好事。”
“那是,那是。”徐湛之附和。
“以后徐公就是我的丈人,还望徐公多多帮助才是。”刘诞笑道。
“随王不必见外,有事尽管吩咐。”徐湛之连忙答应,“现在随王可有什么吩咐,比如想去哪里出镇?”
刘诞摇头,道:“出镇一事,父皇自有圣裁。”
怎么去扬州,刘诞心里早有主意,他不想现在就欠徐湛之人情,先前答应殷修华会请徐湛之帮忙说镇藩的事,只是不想殷修华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