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天刚破晓,百味小楼的烟囱便腾起袅袅炊烟。

刘昴星站在灶台前,正用长勺轻轻按压锅中的番茄块。

橙红色的果肉混着汁水咕嘟冒泡,与坛中捞出的酸菜碰撞出酸甜交织的香气,引得灶边的马元义直咽口水。

“掌柜的,这红果子看着像西域的‘狼桃’,真能吃?”马元义戳了戳案板上剩下的番茄,果皮上还沾着晨露,“前日市集货郎说这东西有毒,只能看不能碰。”

刘昴星舀起一勺番茄酸菜汤尝了尝,舌尖先是被番茄的清甜裹住,紧接着是老坛酸菜的醇厚酸香,最后落在牛骨汤的温润里,层次分明得像太学讲堂上的经义注解。

“放心,这叫番茄,是番地良种,我在别的地方试种过三年,熟透了比蜜还甜。”他往汤里撒了把葱花,“韩府老夫人喜清淡,用它替代辣椒,既不失风味,又多了几分温润。”

过了一会儿,门外传来沉稳的脚步声。

韩历踏入百味小楼时,正撞见吊扇在头顶悠悠转动,凉风穿堂而过,瞬间吹散了满身暑气。

他下意识后退半步,盯着那铁制扇叶喃喃道:“此器无需人力摇转,竟能生风?莫非是墨家机关术的产物?没想到这刘掌柜竟是墨家弟子!”

不过这并非是他此次前来的目的。

韩历身着锦袍走进厨房,腰间玉带随着步伐轻响:“听闻刘掌柜改良了牛肉面?”

他目光扫过灶台,见铁锅旁摆着颗鲜红的番茄,眉头微挑,“这便是你说的‘番地红果’?”

“韩公子前来,在下有失远迎,赶紧尝一尝这番茄酸菜牛肉面!”刘昴星连忙盛了碗面递过去。

“那我可就不客气了!”韩历食指大动,执筷轻搅。

面条在红亮的汤里翻涌,裹挟着翡翠般的酸菜和琥珀色的牛肉块。

他吹了吹热气,小心翼翼抿了一口,瞬间睁大眼睛:“这汤竟能把酸与甜融得这般巧妙!番茄的清鲜压得住酸菜的烈,牛肉的厚味又托得住底,比寻常牛肉面多了三分雅致,确是适合我祖母的口味。”

刘昴星刚要回话,眼前突然弹出淡蓝色的系统光幕:【寿宴菜品完成度 15%,当前进度 30%】。

他心中一喜,看来这道改良版牛肉面算是过了第一关。

“对了,不知韩公子到我这小店所为何事?”

“今日我带你去个地方。”韩历很快将碗中面吃完,意犹未尽地放下碗筷,“南市‘珍味坊’到了批新香料,或许能给你的卤味添些新意。”

两人赶到珍味坊时,粟特胡商正站在香料堆前吆喝,腰间的金镯随着手势叮当作响。

紫檀木柜台后摆着数十个陶罐,有的装着米粒大小的褐色颗粒,有的盛着树脂状的硬块,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辛香,呛得人鼻腔发痒。

“韩公子大驾光临!”胡商连忙作揖,指着个陶罐,“这是安息茴香,炖肉时放一点,香得能勾来十里外的蜜蜂!”

刘昴星的目光却被角落里的一束灰绿色叶片吸引。

他拿起一根轻轻碾过,一股混合着松针与柑橘的清香漫出来,瞬间压过了周遭厚重的香料味。“这是什么?”

“回郎君,这是迷迭香,从大秦国(即罗马帝国)辗转而来。”胡商解释道,“据说能让卤味香而不腻。”

刘昴星心中一动,这味香料用来卤豆干,既能中和豆腥味,又能添些清冽感,让卤味在醇厚中透出一丝灵动。

“我要半斤迷迭香。”他指了指胡商用来装香料的粗布囊,“我有个更好的保存法子,香料能存三个月不返潮,香气半点不散。不知到你想不想知道?”

他从怀里掏出个透明塑料袋,撑开袋口示意。

胡商看着那薄如蝉翼却不透气味的方便袋,眼睛亮得像见了西域的夜明珠:“郎君若肯教我这法子,香料分文不取!往后我商队的香料,你要多少有多少!”

“一言为定。”刘昴星笑着演示如何捏紧封口,“此法名为‘密封保存术’,用的是从东方蓬莱仙山传来的‘琉璃纸’,你且学着。”

胡商学得认真,连指节捏红了都没察觉,末了还塞给刘昴星一小罐乳香:“这个送郎君,炖肉时放一点,比十斤肉酱还香!”

“古人云:投之以李,报之以桃。既然你如此识时务,这‘琉璃纸’就送给你好了!”刘昴星大方地将手中的塑料袋交到那胡商手中。

胡商双手接过塑料袋,眼中精光一闪,忙将其捧在胸前,仿佛这塑料袋是天下罕见的宝物!

只见他深深作揖道:“公子慷慨,真乃赛过孟尝!某在西域行商十数年,见多了锱铢必较之辈,从未遇此等爽利君子。这‘琉璃纸’轻薄坚韧,实乃奇物,公子既以厚礼相赠,某岂敢白受?待某回程,必寻那波斯国的夜明珠、安息国的彩毯相报,定不叫公子吃亏!”

“好说好说!”刘昴星连忙上前握住这胡商的手。

就这样,双方均达到了双赢的结局。

回程路上,韩历忽然道:“那粟特胡商在洛阳商队里颇有分量,他的商路能通到大秦,往后你要寻稀罕食材,找他准没错。”

刘昴星点头应着,正要说些什么,刚进百味小楼。却见马元义气喘吁吁地跑来,竹筐里的鲜笋歪歪扭扭倒了一半,竹篾都磕破了好几处。

“掌柜的,‘老饕居’的人在偷偷跟着我!”马元义往灶间缩了缩,压低声音,“我绕了三趟铜驼街,还钻进酿酒坊的后院,才甩掉他们!”

他抹了把汗,指尖捏得发白:“他们肯定是想偷面引子的秘方!”

刘昴星眼神一沉。

回到后厨,他从米缸里舀出半碗荞麦粉,混进普通面粉里揉成面团。

这“假面引子”看着灰扑扑的,和真的面引子别无二致,却发不出暄软的馒头,蒸出来硬得能当石头用。

“让他们偷去便是。”他把面团放进平日里装面引子的陶罐,“等他们用这引子蒸出硬饼,定要被食客骂得关门。”

马元义看着那罐“假面引子”,忽然笑得直不起腰:“到时候咱们就去看热闹,看他们怎么圆谎!”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