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荆州有个李世民 第26章 意外收获

作者:下午五点到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2 17:46:26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夜色如墨,回到蔡阳扎营处的时候,已到子时!

李世民勒马立于辕门前,玄色战马不停打着响鼻。

“元俭!”李世民扬声唤道,话音未落,便见一道身影从营寨阴影中疾步而出。

廖化左臂的伤处已重新包扎,精神比起白日刚见之时也恢复了不少!

见李世民归来,廖化单膝跪地:“公子!”

李世民身后队伍中走出一人,肩头上虽裹着伤,却依旧腰杆挺直,只是原本亮银枪换作了寻常环首刀,白褐色的袍已换成了玄色劲装。

“赵将军”,廖化的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你回来了!?你不是……”

赵云下马,拍着廖化的,沉声道:“我当然要回来!”

李世民翻身下马:“元俭,守营辛苦了。”

他目光扫过营地,见百余亲兵列阵整齐,虽面带疲惫却军容未散,比之江夏大营中时不知好上多少倍。

李世民颔首,目光转向赵云:“子龙愿随我回江夏,今后便是我麾下猛将。”

赵云闻言,再次向李世民一揖:“末将既蒙公子相救,此身便已属公子麾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他的声音较之先前在刘备营中时,多了几分决绝。

廖化听闻此言,眼中精光一闪,忍不住喜道:“太好了!”

廖化顿了顿道:“我的意思是,以后可以找赵将军切磋了!”

“随时奉陪!”赵云笑道。

他与赵云虽一开始因为择路的问题有些矛盾,但经过昨夜苦战,早已视为生死之交!

李世民见两人惺惺相惜,自然也是高兴!

他笑了笑,正欲吩咐拔营事宜,忽闻帐外传来一阵骚动,伴随着卫兵的呵斥声。

有一亲兵匆匆入内禀报:“公子,门哨拿了两个形迹可疑的人。两人说是要去襄阳,自称难民,但所驱车上搜出了古怪物事。”

“哦?”李世民挑眉,“带进来。”

片刻后,王三押着一对父子走进营帐。

“他娘的,这是我们家公子,刘府君,还不快跪!”

父亲年约四旬,面容黝黑,双手布满老茧,身着打满补丁的粗布短褐,腰间系着油渍斑斑的皮围裙,一看便是手艺人,他听到王三之言,慌忙跪下。

他身后跟着个七八岁的孩童,个头不高,却生得一双滴溜溜乱转的大眼睛,只是好奇地打量着帐内的众人,丝毫不见慌乱。

“你们是何人?”李世民目光锐利地扫过二人。

那父亲连忙躬身,声音带着怯意:“小人马圭,本是雍州扶风人,平时就帮着打些农具铁器什么的,这是小儿马钧。”

“你一个扶风郡人,跑到襄阳来做甚?”廖化问道。

“小人也是逼不得已。早年因关中战乱不息,才带着妻儿逃难到荆州,谁知柴桑陷落,如今打算去襄阳投亲……”

“投亲?”李世民还未细问。

一旁的王三已冷笑一声,将手中的物事往地上一丢,“这是打弄器的玩意儿?”

李世民不明就里。

王三抖落了一下包裹,地上一下散落着几枚形状奇特的工具、一卷磨得发亮的兽皮图纸,还有一柄弓弩。那弓弩小巧,说是武器,倒有几分像小孩的玩具,但形状与军制弓弩相似,只是在弩臂处多了个凹槽,弩匣的设计也颇为古怪。

王三道:“公子不知道,俺家里以前就是打铁的,这些家伙绝不是打农具的!”

马圭见状,脸色骤变,急忙将儿子护在身后:“军爷!这、这都是小人吃饭的家伙!”

“还不说实话!”王三上去就是一脚,把马圭踢翻在地。

却听那小儿道:“我爹又没做犯法的事儿,凭什么打人!”

李世民瞪了那小孩一眼,却被反瞪回来。

有点意思!

“儿啊,快跪下!军爷饶命”

“他娘的,叫公子!”

“是,是,公子,小人本无意隐瞒,小人确实会些手艺,最近听说襄阳那边军中正在招工匠,所以过去寻个差事!”

“你会些什么?”

“打铁制甲,寻矿挖井,什么都会一点!”

李世民心头一喜,这倒是个稀奇人物!

随即点了点头,又问:“这弓弩是怎么回事?”

马圭疯狂顿首:“这只是小儿的玩物,不是杀人的玩意!”

李世民起身走近,拾起那柄弩机,虽比一般的弓弩小了一圈,但入手沉实。

工艺虽称不上精美,却处处透着巧思。

他曾见过军中的制式弩,一次只能发射一箭,填装繁琐,而这柄弩的弩匣似乎能容纳更多箭矢。

“此弩是你所制?”李世民问向马圭。

马圭慌忙摇头:“不是不是!小人只会打些农具兵器,这弩……是小儿瞎琢磨着玩的。”

这马圭却没想到,这小孩玩的东西居然让这位大人物产生的了兴趣。

“爹!”那孩童马钧忽然开口,声音清脆,“什么叫瞎琢磨?这弩明明可以装两枝箭,比他们用的快多了!”

此言一出,帐内众人皆是一惊。

廖化上前一步,拿起弩机仔细查看,果然发现弩匣内的卡槽设计竟真能并排放置两支短箭。

“小孩子家懂什么!”马圭急忙捂住儿子的嘴,向李世民连连致歉,“公子恕罪,小儿不懂事……”

李世民却摆了摆手,目光落在马钧身上,见这孩童虽衣衫褴褛,眼神却亮得惊人,遂蹲下身,温声道:“你叫马钧?今年几岁了?”

“十岁!”马钧挺着小胸脯,“但我会走路就跟着看打铁,可别小看我。。”

“你说这弩能装两支箭?”李世民拿起弩机,示意马圭,“演示一遍。”

马圭面露难色,却在李世民的目光下不敢违逆,只得从箭囊里取出两支短箭,按儿子平日教的法子,将箭矢卡在弩匣的卡槽内,然后扳动弩机尾部的扳手,只听“咔嗒”一声轻响,弩弦已然绷紧。

“看好了!”马钧在一旁提醒。

马圭瞄准帐外的一根木桩,扣动扳机,“嗖”的一声,第一枝箭应声射出,几乎在同时,第二枝箭也顺势滑入发射位,只需再次扳动扳手,便可再次发射。

整个过程比寻常弩机快了近一倍!

“好!”廖化忍不住喝彩,“果然能连发两箭!”

李世民眼中精光一闪,这等设计看似简单,却直击军弩填装缓慢的要害。

他想起前世唐军的弩阵,若能普及此等连发弩,战力必将大增。

“马钧,”李世民转向那孩童,语气郑重,“你说此弩还能改进?”

马钧昂起头,小脸上满是自信:“当然!现在用的木料太软,弩弦也不够结实,要是有好铁好料,我能让它一次装五枝箭,射得更远更准!”

“五枝箭?”赵云与廖化同时失声,便是李世民也不禁心头一震。

五连发的弩机,这等巧思出自一个八岁孩童之口,简直闻所未闻!

马圭见儿子越说越离谱,吓得脸色惨白,连忙跪倒在地:“公子饶命!小儿胡言乱语,当不得真啊!”

李世民却亲手将马圭扶起,又看向马钧,眼中满是欣赏:“小马钧,你可愿跟我去江夏?我那里有最好的铁匠炉,最硬的精铁,你想要什么材料,我都给你找!”

马钧眨了眨眼,看向父亲。

马圭愣在原地,似乎没听懂李世民的话。

“小人……小人……”马圭嗫嚅道。

“亏待不了你,襄阳给多少,我给两倍”李世民打断他,目光灼灼,“马圭,我还封你为江夏博士,专管军械制作。跟我去江夏,你们父子的技艺有大用处!”

“博士?”马圭一时竟呆住了,“这!”

他也不知道博士是什么,只知道是封了官了。

马钧却拉了拉父亲的衣角,小声道:“爹,咱本来就是去赚钱的,去哪里不是赚!”

看着儿子眼中的憧憬,又想到乱世中颠沛流离的苦楚,马圭终于咬牙,向李世民深深一揖:“小人……小人谢过公子恩典!我父子二人,愿为公子效力!”

“好!”

李世民大笑,只觉胸怀大畅,得赵云之勇,又获马氏父子之巧,此去江夏,如虎添翼!

忽听门口有人急匆匆的闯了进来。

那人几乎是撞进营帐内的,看到李世民,慌忙跪下

抬头见他面容,正是蒯祺!

蒯祺道:“府君,这是夫人的急信!”

李世民暗叫不好,难道江夏出事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