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万历:我只想保命撬江山 第34章

作者:森上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2 12:04:53
最新网址:www.biquw.cc

“爹!”杨若瑾见状,连忙上前扶住父亲,急声道:“爹,您先别急!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

她不敢再有隐瞒,从御花园的相遇,到凉亭内的问对,事无巨细,一五一十地,将今日发生的所有事情,全都说了出来。

她讲得又快又急,生怕漏掉一个细节,让父亲再生误会。

堂屋内,安静得可怕。只有杨若瑾略带颤抖的声音在回响。

杨思年从最初的惊恐,到中途的错愕,再到最后的难以置信,一张脸上的神情变了又变,精彩得如同开了染坊。

当他听到自己那个平日里沉静少言,只喜欢躲在书房里看些杂书的大女儿

竟敢在太后面前,说出那番“功在德先”的惊世之言时,他整个人都僵住了。

这不是他教的。他教女儿的,是温良恭俭,是三从四德。

这番话,太大胆,太锐利,太……不像一个养在深闺的女子能说出来的。

“若瑾,”杨思年站了起来,声音有些发飘,手也有些颤抖

“你是说……太后娘娘,最后赏了你东西?”

“啊!”杨若瑾这才想起那只香囊,连忙从袖中取了出来,捧在手心。

那是一只明黄色的香囊,绣着并蒂莲,做工精巧,还散发着一股若有若无的淡雅香气。

杨思年死死地盯着那只香囊,瞳孔猛地一缩。

他在户部为官,虽不钻营,但眼力还是有的。

这明黄色,这并蒂莲的纹样,除了两宫太后和未来的皇后,谁敢用?

他再傻,此刻也明白了。

自己的大女儿……要……要当皇后了?

这个念头如同一道天雷,劈得他外焦里嫩。

一股巨大的狂喜,瞬间冲上了他的天灵盖。

杨家要出一位皇后了!这是何等的荣耀!这是光宗耀祖,能写进族谱的大事!

可紧接着,一股更深沉的失落和惶恐,又将那份狂喜浇得冰凉。

他最清楚自己这个大女儿的性子,沉静有余,心机不足,那深宫内院,是吃人的地方,她进去了,能应付得来吗?

而且,一旦入了宫,那便是天家的人,高墙相隔,父女再想见一面,比登天还难。

杨思年心中五味杂陈,他看着眼前这个亭亭玉立,眉宇间还带着一丝稚气和惶恐的女儿,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为一声长叹。

他伸出手,重重地拍了拍杨若瑾的肩膀。

“好孩子!”

是欣慰,是骄傲,也是心疼。

三人正相对无言,福伯却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声音都变了调:“老爷!宫里来人了!说是……说是传太后懿旨!”

杨思年浑身一震,连忙整理了一下衣冠,带着一家老小,跪在了院中。

一个身穿蟒袍的大太监,在几个小太监的簇拥下,展开了黄色的卷轴,用尖细却威严的声音高声宣读。

懿旨的内容不长,大意是说,杨家有女,德才兼备,性情纯良,为太后所喜。

着即日起,由宫中派出教养嬷嬷,入杨府教导杨氏若瑾、杨氏若瑜宫中礼仪,以备将来。

杨思年恭恭敬敬地叩首谢恩,双手接过了那卷沉甸甸的懿旨。

他从袖中摸出一块早就备好的碎银,想要塞给那传旨的太监。

那太监却笑着推了回来,态度谦恭得让他心惊肉跳。

“杨大人,您这是折煞杂家了。以后,咱们都是一家人,您可千万别跟杂家客气。”

那太监说完,又意味深长地看了杨家姐妹一眼,这才转身离去。

杨思年捧着那份懿旨,独自站在院子里,彻底懵了。

大女儿被看中,要学宫中礼仪,这说得过去。

可……可自己这个不省心,还管皇上叫“小太监”的二女儿,怎么也要跟着一起学?

他看着懿旨上那并列在一起的两个名字,脑子里乱成了一锅粥。

嘶……难道?

一个荒唐的念头,在他的脑海里冒了出来。

难道万岁爷……喜欢我们家这傻丫头?还是说……太后娘娘要买一送一?

夜色渐深,杨府的灯火,却是一夜未熄。

第二日,天还未亮透,杨府那扇平日里门可罗雀的黑漆大门,就迎来了第一位访客。

来的是都察院的一位从六品监察御史,搁在往日,见了杨思年这位正五品的户部郎中

那都得恭恭敬敬地拱手作揖,口称“杨大人”。

可今日,他却是一副自来熟的模样,手里提着两盒包装精美的茶叶

笑得满脸褶子,非说自己是特地来向杨大人请教《大明律》中关于田亩税的条文。

杨思年一头雾水,但伸手不打笑脸人,只好将人请了进来。

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紧接着,工部的员外郎来了,说是探讨河工预算;兵部的武选司主事来了,说是请教俸禄核算;

翰林院的编修来了,说是交流诗词心得……

一时间,小小的杨府,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比菜市口还热闹。

那些平日里在衙门里连正眼都懒得瞧杨思年一眼的同僚,此刻都换上了一副最热忱的笑脸

嘴里说着最亲热的话,仿佛他们是失散多年的亲兄弟。

杨思年是个老实人,更是个明白人。

他看着这满屋子虚伪的笑脸,听着那些言不由衷的奉承,心里非但没有半分得意,反而生出了一股巨大的烦躁和厌恶。

他一生信奉“君子之交淡如水”,最不喜的就是这等拉帮结派、趋炎附势的做派。可如今,他自己却成了那个最大的“势”。

“福伯,送客!”杨思年终于忍无可忍,黑着脸下了逐客令

“告诉外面的人,就说我杨思年才疏学浅,当不起各位大人的请教。从今日起,闭门谢客!”

把满屋子的“亲朋好友”都送走后,杨思年疲惫地坐回堂屋,只觉得比在户部核算了一天钱粮还要累。

他看着院子里那几个由宫里派来的,正在指挥下人搬运各种绫罗绸缎、金银器皿的教养嬷嬷,心中那份失落感愈发浓重。

这个他守了半辈子的清净小院,怕是再也回不去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