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万历:我只想保命撬江山 第32章

作者:森上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2 12:04:53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冯保的手停在了最后一张牙牌上,他擦了擦额头的汗,正准备将其翻开,李太后的声音却悠悠地响了起来。

“这最后一道题,就由哀家来出吧。”

此言一出,众人心头皆是一凛。

太后亲自出题,这分量,可就完全不同了。这不再是简单的才学比试,而是决定未来国母之位的终极面试。

陈太后原本含笑的脸上,那抹矜持的自得之色又浓了几分。

她对自己的外甥女高兰,有着绝对的信心。

李太后无论出什么题,在她看来,都不过是为高兰的胜利,再添上一份更具分量的荣耀罢了。

高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将胸中那份因焦灼而起的烦闷压了下去,重新恢复了那份端庄与自信。

她微微扬起下巴,如同一只准备接受加冕的骄傲孔雀。

而杨若瑾,只是死死地盯着李太后,那双燃烧着火焰的眸子里,唯有破釜沉舟的决绝。

李太后并没有看那两个紧张的少女,她的目光越过亭台水榭,仿佛落在了极远的地方,声音平缓,却带着一股洞察人心的力量。

“哀家不问你们诗词歌赋,也不考你们经史子集。

哀家只问一句,于帝王家,‘德’与‘功’,孰轻孰重?”

问题一出,满座哗然。

这……这哪里是考校闺阁少女的题目?这分明是殿试策论的考题!

在场的姑娘们,大多都懵了。

她们的学问,止步于女诫女训,止步于风花雪月。

德与功,这两个字她们都认得,可要论其在帝王家的轻重,这已经超出了她们的认知。

陈太后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轻轻一蹙。

她也没想到,李太后会出这样一道宏大而尖锐的题目。

但她随即又舒展开来,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越是这样的题目,越能彰显高兰的不凡。寻常女子答不上来,她的外甥女,一定可以。

果然,高兰的眼中,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光彩。

这个问题,正中下怀。

自幼,族中长辈便以未来国母的标准教导她,这类问题,她早已烂熟于心。

她从容起身,对着李太后盈盈一拜,声音清越,如玉盘落珠,每一个字都说得清晰而自信。

“回太后娘娘,臣女以为,德为立身之本,功为行事之末。

于帝王家,自当以德为先。

德不修,则心不正;心不正,则行必偏。

纵有盖世之功,亦如空中楼阁,无根之木,终有倾颓之日。

唯有厚德,方能载物,方能承天景命,泽被苍生。故,德重于功。”

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引经据典,完全是儒家最正统的观点。

在场的几位老成持重的夫人,都露出了赞许的神色。

陈太后的脸上,更是笑意盎然,那份自得,再也掩饰不住。

这,就是标准答案。

一个无可挑剔的,未来国母的答案。

李太后听完,不置可否,只是微微颔首,目光转向了那个从始至终都未曾放松过的角落。

“杨家姑娘,你呢?”

所有人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到了杨若瑾的身上。

在听完高兰那番堪称完美的回答后,几乎没有人认为,这个穿着朴素的小官之女,还能说出什么花样来。

杨若瑾缓缓站起身,她的身子依旧在微微发抖,但那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极致的专注。

她的脑海里,闪过的不是圣贤书里的教条,而是父亲那八年如一日

在户部衙门里恪尽职守,却因不善钻营而无法升迁的落寞背影;

闪过的是那个小皇帝,用冰冷的声音在她耳边说出的那句“表现好了,朕,就不罚你爹了”。

一个大胆到近乎离经叛道的念头,在她心中疯狂滋生。

她抬起头,迎着李太后那深邃的目光,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

“回太后娘娘,臣女……臣女以为,高小姐所言,是君子修身之言,是太平盛世之理。然……”

她话锋一转,声音里透出一股与她年龄不符的锐利。

“然,于帝王家,功在德先!”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陈太后的笑容,瞬间僵在了脸上。

高兰更是猛地抬头,不可思议地看着她,仿佛在看一个疯子。

杨若瑾却没有理会旁人的目光,她仿佛进入了一种玄妙的状态,将心中的块垒,尽数吐出。

“德者,内也,功者,外也。德不显,则功为无根之木;

功不立,则德为空谈之言。

于寻常百姓家,以德传家,或可福泽三代。

然于帝王家,坐拥四海,抚育万民,若无开疆拓土、安邦定国之功

若无富民强兵、扭转乾坤之功,空谈德行,何以服众?

何以镇天下?天下不安,万民流离,德,又将焉附?”

她的话,如同一柄重锤,狠狠地砸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上。

尤其是朱翊钧。

他端着茶杯的手,停在了半空中。

他看着那个在所有人惊骇的目光中,昂然挺立的少女,眼中,是再也无法掩饰的欣赏与……惊喜。

这番话,简直像是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什么之乎者也,什么温良恭俭让,在即将倾覆的大厦面前,都不如一根实实在在的顶梁柱来得重要!

李太后的脸上,终于绽开了一抹真正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她看着杨若瑾,就像看着一块未经雕琢,却已然绽放出惊人光彩的璞玉。

“好,说得好!”

她站起身,亲自从袖中取出一个绣着并蒂莲的明黄色香囊,那是她闲暇时亲手所制,寻常妃嫔都难得一见。

她走到杨若瑾面前,将香囊亲手递给了她。

“来,孩子,这是哀家赏你的。”

杨若瑾呆呆地接过那只尚带着体温的香囊,脑子里一片空白。

陈太后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

她看着那只香囊,心中警铃大作。那香囊的意义非同一般,难道……妹妹是看中了这个杨家的丫头?

李太后仿佛没有看到她的脸色,送出礼物后,又转头看向陈太后

走过去,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用眼神示意她稍安勿躁。

随即,她扬声道:“今日赏花,诸位姑娘都极尽才思,哀家与仁圣母后都甚是欢喜。

冯保,传哀家旨意,今日所有赴宴的姑娘,皆有赏赐,以彰其才。”

赏花宴就此结束。

各家小姐在太监的引领下,怀着复杂的心情,各自散去。

高兰临走时,深深地看了一眼那个依旧呆立在原地的杨若瑾,眼神冰冷。

而杨家姐妹,则是在一种近乎梦游的状态下,被人送出了宫门。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