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万历:我只想保命撬江山 第24章

作者:森上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2 12:04:53
最新网址:www.biquw.cc

文渊阁内,安静得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高拱和高仪偶尔抬头,都发现今天的张居正有些反常。

他像一尊石像般,死死地盯着手里的那本册子,一动不动

唯有那越来越急促的呼吸,和额角渗出的细密汗珠,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许久,张居正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他站起身,拿着那本册子,一言不发地走到了高拱面前。

“叔大,何事如此失态?”高拱正为辽东的军费问题头疼,语气有些不耐。

张居正没说话,只是把皇册递了过去。高拱疑惑地接过,只看了两页

他那火爆的脾气仿佛被浇了一勺热油,“嚯”地一声就站了起来。

但他没有像往常那样咆哮,而是瞪大了眼睛,嘴巴半张,那表情,活像见了鬼。

高仪也好奇地凑了过来。三人围着一张桌子,脑袋凑在一起

对着那本薄薄的册子,像是三个第一次进城的乡巴佬,研究着一件闻所未闻的西洋景。

“……好!好一个五行稽功笺!好一个岁会总览图!这他娘的是哪个混账王八蛋想出来的主意?太损了!太毒了!我喜欢!”

高拱一拍大腿,不怒反笑,笑声里满是酣畅淋漓的快意。

他仿佛已经看到那些平日里只知道打太极、和稀泥的官僚,被这五颜六色的纸条逼得鸡飞狗跳的模样。

笑完,他却猛地收声,狐疑地盯着张居正:“叔大,你跟老夫说句实话。

这玩意儿,是不是你在给万岁爷上课的时候,掰开了揉碎了,循循善诱,喂到他嘴里的?”

张居正的脸皮抽动了一下,苦笑道:“首辅,你太瞧得起我了。

我若有此等奇思,这《考成法》早就推行下去了,何必等到今日?再者,你觉得,这像是我的手笔吗?”

高拱和高仪对视一眼,都缓缓摇了摇头。

张居正的手段,是王道,是堂堂正正的碾压。

而这本册子里的东西,却充满了各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奇诡和刁钻,更像……更像是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直指人心的阴谋。

“那就奇了怪了。”

高拱摸着自己的胡子,百思不得其解,“不是你的手笔,难道真是万岁爷自己想出来的?

一个不满十岁的娃娃,能琢磨出这么一套周密狠辣的法子?”

高仪在一旁,也喃喃自语:“莫非……我们这位万岁爷,当真是天授之姿,生而知之的圣人?”

“圣人?”高拱冷笑一声,摇了摇头,“我等皆有子嗣,你我的儿子,十岁的时候在干什么?

还在跟同窗为了半块墨锭打架呢!圣人?就算是圣人转世,十岁的时候,最多也就是把四书五经倒背如流。

可这册子里的东西,哪一句是圣贤书里教的?这已经不是早慧了,这……这简直就是个妖怪!”

三位权倾天下的大明阁老,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惊惧和茫然。

他们感觉自己像是三个站在棋盘边的看客,自以为已经摸透了棋手的路数

却猛然发现,那个端坐在棋盘对面的,根本就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个懵懂稚童。

他落下的一颗颗棋子,他们看得懂,却又完全看不懂。

文渊阁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窗外,阳光正好,阁内,却有一股寒气,从三位大学士的脚底板,缓缓升起

那股莫名的寒意,在文渊阁里盘桓了许久。

最终,还是高拱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权相”,率先打破了沉默。他把那本皇册往桌上重重一拍,发出一声闷响。

“管他娘的是妖怪还是圣人!只要他屁股还坐在这大明的龙椅上,只要他想出来的法子能治得了那帮该死的官僚,老夫就认!”

高拱的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光芒,“叔大,你即刻去拟票,就说万岁爷此法,乃经天纬地之才

我内阁上下,一体遵行!老夫倒要看看,这五颜六色的纸条,能不能把那帮软骨头的腰杆给贴直了!”

张居正看了一眼高仪,见他也缓缓点头,心中便有了定数。他躬身道:“首辅说的是。此事宜早不宜迟,我这就去办。

不过,骤然推行天下,阻力恐会过大。下官以为,不若先以京城六部为试点,待有了成效,再行推开,方为稳妥。”

“准了!”高拱一挥手,大包大揽,“就先拿吏部和工部那两个烂泥坑开刀!

尤其是工部那帮饭桶,修了十年的河堤,黄河年年决口,老夫早就想把他们按在河里灌上三天三夜的黄泥汤了!”

一场足以让整个大明官场发生剧烈地震的改革,就在这三言两语间,被定了下来。

他们甚至没有去请示皇帝,因为他们知道,这本册子,本身就是一道不容置疑的圣旨。

消息很快就从文渊阁传了出去。当“五行稽功笺”的具体章程

作为内阁票拟的正式公文,下发到六部九卿的案头时,整个京城的官场,都炸了锅。

起初,大部分官员都把它当成了一个笑话。

“听说了吗?万岁爷想出来个新花样,要让咱们天天在墙上贴纸条玩儿。”

“可不是嘛,红的黄的绿的,跟咱们家闺女玩的翻花绳似的。这叫什么?稽功笺?我看是小孩子过家家。”

“嘘!小声点!这可是内阁三位阁老都点了头的。听说高首辅看了,抚掌大笑,说此乃万世良法呢!”

“嗨,高胡子那脾气,你还不知道?他就是想找个由头折腾咱们罢了。

放心,雷声大,雨点小。这玩意儿,看着热闹,真要办起来,千头万绪,不出一个月,保管它不了了之。”

嘲讽,轻视,不屑。这是官僚们面对新政时,最本能的反应。

他们在这潭死水里浸淫了太久,早已练就了一身百毒不侵的“拖字诀”和“和稀泥”神功。

他们不相信,区区几张彩色纸条,就能改变什么。

然而,他们很快就笑不出来了。

内阁的执行力,在这一次,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强硬。

高拱亲自坐镇,从都察院抽调了一批最不近人情,素有“活阎王”之称的铁面御史,组建了一个临时机构,稽功司。

这些人,不归六部管辖,直接对内阁负责,每天的工作,就是抱着个小本本,在吏部和工部两个试点衙门里四处游荡。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