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从秦末冒充世家开始 第17章 未来道路

作者:流影烁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1 12:10:14
最新网址:www.biquw.cc

萧何的忧虑,林檎自然心知肚明。

不过在这等人杰面前,过早的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暴露出来,那就只能如同显露肚皮的狸奴一般任人蹂躏。

因此他并未过早急于回复,而是环顾了一下四周,最终落在府库门前稍远处的街景上。

几名妇人正围着石槽浣洗衣物,用她们沉重的木杵一下下地捶打着浸湿的粗布。

那砰砰的声响单调而恒定,仿佛是这座城市重新开始搏动的心跳。

巷子口,一个光着脚丫的男童正拖着一根树枝,学着士卒的模样,呼喝着驱赶一群在泥地里刨食的瘦鸡。

他的姐姐则蹲在门口,用一双小手笨拙地帮着母亲筛选着一小簸箕混杂着砂石的粟米。

偶尔有巡逻的沛县士卒持戈走过,百姓们会下意识地停下手中的活计,直到那身影走远,才又继续忙碌起来。

在他们的眼神里,有对兵戈下意识的敬畏,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因为城头变幻大王旗而带来的安宁。

百姓的期盼,并非系于天下棋局的宏大愿景,而仅仅是由米粮和布匹捏合出的,最朴素的生机。

最终,林檎目光落在了街角一家尚在营业的食肆上,对萧何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温声道:

“县丞可曾用过午饭?此处虽简陋,却也尚能果腹。

不如由子诚做东,就当酬谢此前引荐之恩,我等边吃边聊,如何?”

萧何何等精明,一听便知这是要将初见时的试探彻底翻篇,心中不禁对这年轻人的通透又高看了几分。

此刻他腹中也确有些饥饿,便笑着颔首应允:

“如此,便叨扰林功曹了。”

那是一家极为简陋的食肆,连个正经的屋舍都算不上,只是在屋檐下用破旧的茅席搭了个棚子来勉强遮蔽毒辣的日头。

棚下摆着两三张油腻得发亮的矮桌,一个面容沧桑的老丈正守着一口半旧的陶釜,用木勺搅动着釜中炖煮的杂肉。

香气算不上浓郁,却依旧是难得的荤腥。

引得路过的百姓不住地吞咽口水,伸长了脖子不愿离去。

仿佛多嗅几口,便能将这缕香味带回家中,佐着粗粮下咽。

二人寻了处还算干净的角落坐下,林檎要了两份粟米饼,又要了一碗尚算稠厚的肉羹。

上桌后用双手端着,恭敬地推至萧何面前。

此举不关乎官阶,只在于年岁长幼,是浸润在骨子里的礼数。

那粟米饼子质地粗糙,带着未脱尽的谷壳,入口剌嗓,需得用力咀嚼方能下咽。

肉羹中更是骨多于肉,几片看不出原貌的肉筋在浑浊的汤水中沉浮。

但这已经是乱世之中,寻常人难得一见的果腹之物了。

萧何对此却安之若素,他虽曾为秦吏,却也下过乡野,对此等食物倒也能安然对待。

他慢条斯理地掰下一小块饼子,在肉汤里浸了浸,待其稍微软化才缓缓送入口中。

咀嚼后咽下,将方才的话题延续了下去:

“子诚,我知你非短视之人。

那曹参、樊哙皆是沙场猛将,其勇烈固然难得一见。

然而其所见不过是眼前之敌,最多还有城中之粮。

他们的以战养战固然痛快,却如烈火烹油,看似兴旺,实则根基不稳,一着不慎,便是满盘皆输。”

他喝了一口温热的肉汤润了润被刺啦的喉咙,然后用袖口擦了擦嘴角,目光中透出一种文士特有的审慎,继续道:

“《孙子兵法》有云: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我军如今兵甲未齐,粮秣有限,何谈立于不败之地?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我等根基未稳之际,那攻城略地之愿不过是空中楼阁罢了。”

林檎听罢,咽下口中难嚼的粟米饼,这才开口道:

“县丞所言乃是万全之策,固守根基,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只是.......”他话锋一转,望向街上行色匆匆的百姓。

“如今这天下,群雄并起,四海鼎沸。

若我等一味固守,虽能自保,却也失了争先之机。

待天下大势已定,我等再想有所作为,恐怕已是处处受制,为时晚矣。”

萧何眉头微蹙,放下了手中的饼,询问道:

“那依子诚之见?”

林檎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

“县丞以为,沛公今日之举,其名为何?”

萧何一怔,随即不假思索地回答道:“自是响应陈王之召,共讨暴秦。”

“说得好!”林檎眼中闪过一丝光亮。

“可天下响应陈王者,何止我沛县一家?

于秦军眼中,我等是贼寇,可于六国旧部眼中,我等亦不过是趁势而起,无根无萍的草莽。

《尚书》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如今我等最缺的,并非一城一地之得失,亦非粮草兵甲之多寡。”

他看着萧何,一字一顿地说道:

“眼下最缺的,是一面可以为吾等所用,聚拢人心,借以成势的大旗!”

“可以.....为我所用?”

萧何低声念叨着这几个字,眼神里的困惑迅速被明悟所取代,他瞬间明白了林檎话语中那层冷酷而现实的含义。

看见萧何的举动,林檎点了点头,继续道:

“陈王虽是反抗暴秦的第一人,然其大旗已然褪色。

但我等为何不能去寻一面更鲜亮,更具分量的大旗来用?

六国虽亡,其王族遗血尚在人间,其旧臣之心依旧未死。

这便是天下最大的人心,也是天下最大的势!

若能寻得一六国遗脉,借其名号,那么我等便是复国义师,而非等闲的乡野乱匪。”

这便是拥有标准答案的好处。

在林檎义务教育的记忆中,陈胜的起义虽点燃了反秦的燎原之火。

但他“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在那个讲究出身的时代,终究难以凝聚起真正的世家与贵族力量。

最终于下城父被车夫背刺身死的结局,几乎是历史的必然。

第一个点燃反抗之火的固然是豪杰,却往往难以支撑到大火燎原后新时代的来临与最终的定鼎时刻。

这样的故事,将在未来的历史长河中不断上演。

而在秦末真正能掀起滔天巨浪的势力,如果林檎没有记错,他们此刻已在会稽郡悄然崛起。

那是由楚国名将项燕之后项梁所领衔的江东风雷,正嘶鸣着准备掀开楚人复仇的大幕。

而他的侄儿,更会在不久的将来,用无尽的鲜血与敌人的头颅为自己铸就一个威震千古的名号。

他名项籍。

不过世人更熟知的,将会是另一个称谓——

西楚霸王,项羽。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