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吴王 第13章 “奉天靖难清君侧”

作者:王子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1 11:47:13
最新网址:www.biquw.cc

现场安静了好一会儿,朱元璋努力收拾了精神,继续询问朱五更多的情况:

“孩儿之前说过,我本来会在至正二十八年登基,那洪武二十五年时我就六十五岁了。

“老大他当时才三十八岁就……薨逝,他应该留有子嗣吧?”

朱五想了想说:

“大哥应该是育有五子四女的……”

朱元璋叹息一声,心中稍微好受了一点,轻轻的点了点头,继续小心询问朱五:

“那你二哥呢?你能看到些什么?”

朱五有些踌躇:

“二哥……在洪武初受封秦王,于洪武十一年就藩西安府,也就是汉之长安城,唐之京兆府。

“父皇以扩廓之妹观音奴为二哥正妃,但为二哥所嫌弃,将其封锁在别院柴房。

“二哥与次妃肆意妄为,睡五爪龙床,着凤冠霞帔。

“后宫随意容留外人,买娼妓上门唱曲,留尼姑在宫中留宿,抓寡妇入宫伺候等等……

“关键是二哥他长期虐待宫人,有埋于雪中冻死者,有倒悬于井中溺死者,有用火烧死者,数量多则不可胜数……

“父皇虽屡次教诲,又令大哥去西安劝诫教导,但二哥始终不悔改。

“二哥折辱宫人之后,依旧让宫人侍奉。

“王府宫人因不堪其反复折磨,于洪武二十八年合伙将其毒死。

“父皇亲祭二哥死有余辜,亲谥二哥为愍王。

“二哥育有六子二女。”

朱元璋听到半截,就已经瞪大了眼睛,听完之后直接咆哮:

“为父者,亲斥其子死有余辜?亲谥之为愍?这个混账做的都是些什么事情啊!”

马秀英这个当娘的也忍不住惊呼:

“老二这孩子现在虽然有点调皮,但是也不至于胡作非为到这种地步吧……”

朱元璋有点气急攻心的对马秀英说:

“老五才这么大点,他还编不出这种事情来。

“只能是他真的看到了,老二他以后真的会做这些事情。

“龙床凤冠这是僭越,收买寡妇、尼姑、娼妓可以说是为非作歹。

“折辱虐待宫人却仍令其侍奉,则是愚蠢至极!”

马秀英也马上反应过来了,顿时跟着朱元璋一起抱怨起来:

“那这孩子也确实太过混账了……”

朱五安静的看着父母抱怨,不做任何直接评价,让他们自己去想。

朱元璋抱怨了老二几句,然后回过头来继续追问:

“关于你三哥呢?能看到什么?”

朱五稍微整理了一下语言:

“三哥洪武初封为晋王,洪武十一年就藩太原。

“三哥在太原鞭打厨子,所以父皇写信叮嘱警告,而后稍微有所收敛。

“三哥于边墙内外移民屯田放牧,常分牛羊给其他兄弟,常与四哥领命出塞扫荡草原。

“大哥薨逝后,三哥配合父皇收拢勋贵兵权,清理建国后新封勋贵。

“三哥于洪武三十一年二月暴卒,谥号恭王。

“三哥育有七子三女。”

这次朱元璋的表情变得更加难看了:

“太子去世……勋贵确实应当重新安置,老三能帮我做这些事情,说明其能力堪用。

“但是老三他怎么也死在了我前面!我当真是个无福之人吗?”

朱元璋得知三个儿子都不长寿,关键是都没有活过自己,就稍微就有点神经质了。

抱怨完了老三之后,就马上有些紧张的直接追问朱五:

“你四哥呢?他活到了多少岁?”

朱五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再次迟疑了一下。

朱五心中本能的考虑,要不要在这里就稍微用了一点点春秋笔法。

不提洪武三十一年之后便是建文朝。

不说朱棣靖难之后废除建文年号,将建文四年改为洪武三十五年。

而是单纯跟朱元璋说:“洪武三十五年,四哥于应天府即皇帝位,次年改元永乐。”

直接不提朱允炆的事情,让朱元璋以为他活到了洪武三十五年,让当时年龄最大的儿子朱棣继位了。

选择现有的儿子继位而不是孙子,也是历史上非常典型的传位方式。

朱元璋大概率不会怀疑。

这就是所谓的春秋笔法,不记录让人感觉不好的事情,但也不会专门去说谎。

普通人乍一听,会觉得这种记录完全正常。

但如果认真的深究起来,也会慢慢意识到其中藏着什么。

而且自己老爹可是朱元璋啊。

如果他问起他何日驾崩,何日召朱棣进京,何日封其为太子,何日下遗诏命其继位。

自己如果不说朱允炆和奉天靖难的事情,这些时间线就得纯编了。

自己这样编出来的东西,一旦被老爹朱元璋察觉异常,就会让他对自己心存疑虑,这对自己可没有好处。

实际上,朱五现在的这种迟疑,已经被朱元璋夫妻发现了。

朱元璋心情已经沉到了谷底:

“孩儿为何迟疑,你四哥又如何了?他不会也走在我前面吧?”

朱五愣了一下,觉得自己还是得照实说最为省心,对自己也没坏处:

“那倒是没有,四哥洪武初封燕王,洪武十三年就藩北平,也就是元大都。

“后多次奉命领兵出塞,追剿招降前元残部。

“洪武二十五年,大哥去世之后,父亲便立大哥在世诸子中最年长者朱允炆为皇太孙。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父亲驾崩,皇太孙朱允炆即皇帝位,以次年为建文元年。

“建文帝为父亲停灵七天后下葬,禁止父亲诸子进京奔丧,并命父皇后宫所余妃嫔殉葬。

“洪武三十一年八月,建文帝以有人告发我谋反为由,招我至应天,废我为庶人。

“建文元年,削四哥兵权,另派朝廷将领接管北平之兵。

“随后,以有人告发诸王谋反为由,招七弟齐王、十三弟代王至应天,俱废为庶人。

“随后又废十八弟岷王为庶人,将其流放漳州。

“六月,问罪于十二弟湘王,十二弟闻诸兄弟事,无以自明,遂命仆人点燃王府,骑马持弓,跃入火中,举家自焚。

“建文帝采纳文臣建议,提诸部尚书品级,并欲复井田制。

“建文元年七月,四哥闻十二弟举家自焚之事,宣布奉父皇所立皇明祖训,以奉天靖难清君侧为旗起兵。

“四哥重夺北平兵权,后经四年征战,于建文四年六月攻入应天府。

“四哥进城之时,皇宫大内起火,建文帝不知所踪。

“四哥拜谒父亲皇陵后即位为帝,宣布废建文年号,改建文四年为洪武三十五年,以次年为永乐元年。

“复我与诸弟王爵,废大哥诸子、建文帝诸子为庶人,圈禁终身,

“四哥在位期间,六次亲征草原,使漠北千里无马鸣。

“同时编撰永乐大典,组建船队,收交趾,下西洋,使得海外万国来朝。

“四哥在位期间迁都北平,改北平为顺天府。

“永乐二十二年,四哥于北征归途驾崩,庙谥为太宗文皇帝。

“四哥享年六十四岁,育有四子五女。”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